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虎杖拼音:hǔ zhàng 拉丁學名: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別 稱:酸筒桿、酸桶蘆、大接骨、斑莊根、花斑竹、酸桶筍、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 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蓼目亞 目:科:蓼科亞科:蓼亞科族:蓼族屬:虎杖屬
主要產(chǎn)地
山東、河南、陜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臺灣、云南、四川、貴州、廣東、安徽
形態(tài)特征

虎杖多年生灌木狀草本,高達1m以上。根莖橫臥地下,木質(zhì),黃褐色,節(jié)明顯。莖直立,圓柱形,叢生,無毛,中空,散生紫紅色斑點。葉互生;葉柄短;托葉鞘膜質(zhì),褐色,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5-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無毛?;▎涡裕菩郛愔?,成腋生圓錐花序;花梗細長,
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輪,外輪3片,在果時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柱3,柱頭頭狀。
瘦果橢圓形,有3棱,黑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虎杖生山坡灌叢、山谷、路旁、田邊濕地,海拔140-2000米。
藥用價值

虎杖的干燥根莖和根:味微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用于濕熱黃疸,淋濁,帶下,風濕痹痛,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經(jīng)閉,癥瘕,趺打損傷,肺熱咳嗽。
虎杖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