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8-18 11:31:50作者:未知
茶斑蛾是鱗翅目斑蛾科茶斑蛾屬的物種,也叫茶葉斑蛾,分布較廣,在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寄主為茶樹、油茶、青紅榆等,危害特征是幼蟲咬葉,幼蟲只吃表皮和葉肉,留下表皮,形成半透明的枯黃膜。成長幼蟲缺乏葉子,嚴(yán)重時全葉吃完,只留下主脈和葉柄。
一、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7~20毫米,翅膀展開56~66毫米。雄蛾觸角雙排齒狀,雌蛾觸角基部絲狀,上部彬彬,端部膨脹,粗如棒狀。頭、胸、腹基部和翅膀都是黑色的,略帶藍色,帶有緞紋的光澤。頭至第二腹節(jié)青黑有光澤。前翅基部有幾塊黃白斑,中部內(nèi)側(cè)黃白斑連成橫帶,中部外側(cè)有11塊斑,后翅中部黃白色橫帶寬,近外緣也有幾塊黃白斑。卵橢圓形,鮮黃色,接近孵化時變成灰褐色。成長幼蟲體長20-30毫米,圓形像菠蘿。體黃褐色,肥厚,多腫瘤突出,中、胸背各腫瘤突出5對,腹部1~8節(jié)各腫瘤突出3對,第9節(jié)腫瘤突出2對,腫瘤突出均為短毛。蛹長約20毫米,呈黃褐色。繭是棕色的,長橢圓形的。
二、生活習(xí)性
1、安徽、江西、貴州年生2代,老熟幼蟲11月以后在茶叢基部的權(quán)利處或枯葉下、土間內(nèi)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氣溫升高后,上樹取食。4月中、下旬開始繭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蟲羽化產(chǎn)卵。第一代幼蟲的發(fā)生期為6月上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下旬化蛹,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第一代幼蟲羽化產(chǎn)卵,10月上旬第二代幼蟲開始發(fā)生。卵期7~10天,幼蟲期1代65~75天,2代7個月左右,蛹期24~32天,成蟲壽命7~10天。
2、成蟲活潑,飛得好,有趨光性。成蟲有異味,驚后觸角擺動,口吐泡沫。晝夜活動,傍晚多在茶園周圍的行道樹上結(jié)束。雌雄交尾后1~2天產(chǎn)卵,3~5天產(chǎn)卵,產(chǎn)卵堆積在茶樹或附近其他樹枝上,每堆積數(shù)十至百粒以上,每雌性產(chǎn)卵200~300粒。雌蛾的數(shù)量比雄蛾多。初孵幼蟲多集中在茶樹中下部或葉背面吃,2歲后逐漸分散,在茶叢中下部吃葉子,沿葉邊咬葉子缺口。幼蟲行動遲緩,令人驚訝的是,身體背部的腫瘤突起部分可以分泌透明粘液,但無毒。老熟后在老葉正面吐絲,繭化蛹。
三、防治方法
1、結(jié)合耕作在茶叢根際培育土壤,稍加鎮(zhèn)壓,防止成蟲羽化出土。
2、人工捕捉幼蟲。
3、使用青蟲菌、殺蟲桿菌和蘇藝金桿菌每毫升0.5~0.25億孢子液單獨噴霧,或者每毫升含水量0.1億孢子和80%的敵人混合4000倍,效果好。
4、抓住低齡幼蟲噴藥,藥劑可參考茶毛蟲一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