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3-15 05:16:28作者:未知
豬價格一改6、7月份豬價的顛簸調(diào)整和高溫影響的萎靡之態(tài),陷入8月份以來呈現(xiàn)持續(xù)上漲的趨勢,但在上漲的過程中也是“跌宕起伏”的,上漲之路依然是一條道阻艱苦之路。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競價行為、屠宰場不間斷的壓價行為、養(yǎng)殖戶的惜售心理和天氣因素等均會影響生豬價格,普通而言在供需的博弈之下近期豬價并不會大漲或是大跌的情況,當前豬價上漲并不代表市場需求好轉(zhuǎn),全國均勻氣溫依然較高,市場需求疲軟依然,8月份仍將持續(xù)制約豬價的上漲,短期內(nèi)生豬價格“破八”很難!
好不簡單迎來半個月小漲的豬價近日又浮現(xiàn)了下跌的征兆,雖然目前已經(jīng)過了立秋,但氣溫下降約摸就要降臨,有豬友在問小編現(xiàn)在會是二次育肥的好時機嗎?其實好時機都是自己掌握的,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二次育肥那些事。
關(guān)于生豬的二次育肥市場上向來存在,所謂二次育肥就是某些養(yǎng)殖戶或者豬販子等利用自身的資金、人脈和銷售渠道優(yōu)勢,以市場價買進標豬,也就是200~230斤左右的肥豬,然后再次育肥一段光陰,待到豬價漲高或者達到一定的體重時候再次出售,賺取中間差價。
二次育肥的優(yōu)勢在于,購進的標豬隨時都能脫手,且這階段的豬對疫病的反抗能力強不易生病,且二次育肥用的豬會選擇臃適的肥豬;大豬對飼料不挑剔,可以說“吃啥都長個子”,飼料請求也低。所以不論豬價是高位時期還是地位時期,只要不是持續(xù)下跌二次育肥就有操作空間。
那二次育肥能掙多少錢了?利潤真的有那么高嗎?下邊簡單的估算一下:要是收購100頭標豬二次育肥,倘若豬價7元/斤,一頭標豬220斤重采購成本1540元,加10元運費計1550元。250斤左右售出,增重30斤,二次育肥階段料肉比3.5:1,大豬飼料1.2元/斤,需飼料成本30×3.5×1.2=126元,育肥光陰每頭豬分攤14元的水電、人工、保健等費用,合計出欄成本為1550+126+14=1690元,出售保本價1690÷250=6.76元/斤,也就是說在不死豬的情況下,以不低于6.76元/斤出售就不會虧本。
要是出售價提高0.3元/斤,那么能夠盈利250×7.3-1690=135元/頭,100頭就能盈利13500元;或者高豬價行情時期,還能潞傍提高出欄重賺更多錢;且二次育肥戶基本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自己就是豬經(jīng)紀,出售價格一定比市場價要高。
但二次育肥也不是普通人能夠做的,首先要有資金優(yōu)勢,100頭肥豬十幾萬現(xiàn)金壓欄里,一旦碰上疫情或者豬價暴跌就會虧損;為了保證肥豬質(zhì)量好需要找到好的標豬供應(yīng)場,疏通官方和民間渠道,時刻關(guān)注市場行情;維系與多個屠宰場的合作關(guān)系,掌握行情動態(tài),時機成熟立馬就拋售。必須具備資金、人脈、渠道、信息和資源整合分析判斷能力,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力,承受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隨著光陰推移,立秋后續(xù)“貼秋膘”的習俗、國慶中秋雙節(jié)的備貨勢必會帶來豬肉市場的高峰期,暫時打破供需平衡,豬價會呈現(xiàn)上漲之勢,但是并不具備長期性的特點,豬價雖有上漲階段,但是我們對上漲空間保持謹慎態(tài)度,豬價全線大漲模式背后有較大風險。故而并不提倡養(yǎng)殖戶一味壓欄,養(yǎng)殖戶應(yīng)做好適時出欄的準備,理性出欄,尾隨市場變幻,避免壓欄,走穩(wěn)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