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18:01:41作者:未知
貝母也被稱為川貝,因其形似聚貝子而得名。為多年生草本,其莖直立,不分枝,鱗莖深埋土中,外有鱗莖皮,通常由2至3枚白粉質(zhì)鱗片組成。莖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有長柄;莖生葉對生、輪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莖。按產(chǎn)地可分為川貝母、平貝母、浙貝母、伊貝母等。
川貝母是中藥貝母中藥用價值最高的類群,主要分布在橫斷山區(qū)。代表性種類有川貝母、甘肅貝母和暗紫貝母。這3個種不僅在地理分布上有重疊,特別在橫斷山區(qū)中部及北部地區(qū)3個種可同時出現(xiàn),而且生境完全一致,均生長在海拔2800–4700 m的高山灌叢或草地中。
平貝母主產(chǎn)于我國東北。原植物為平貝母。本種在東北廣泛栽培,有一定產(chǎn)量。東北產(chǎn)的另一種貝母——輪葉貝母,屬多鱗片組,化學研究表明,其鱗莖中幾乎不含生物堿,因而不宜作貝母用。植株較高大,葉多輪生或?qū)ι?;花柱具乳突等是平貝母的主要鑒別特征。
貝母栽培一般采用鱗莖繁殖,選擇富含有機質(zhì)的砂壤土,排灌性好。在生長過程中,合理施肥對促進貝母鱗莖膨大、增加貝母產(chǎn)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并用黑膜覆蓋的方法進行除草,可以大大地減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對鱗莖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