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25 11:06:41作者:佚名
伊河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zhèn),流經(jīng)嵩縣、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伊河、洛河撐起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贊為“東方的兩河文明”。
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zhèn),流經(jīng)嵩縣、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水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4.88公里,流域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
伊河、洛河撐起了河洛文化的一翼厚重,“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歷史學家稱贊為“東方的兩河文明”。中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龍門石窟就在伊河兩岸。
河道上下形態(tài)各異,從源頭到廟底,彎曲多,落差大。從廟底至廟子,由西向東流向,形成40公里長的寬谷地帶,至廟子兩河口,出現(xiàn)直角轉(zhuǎn)折,改為由南向北流向,至潭頭古城,形成長50公里的峽谷地帶,兩岸山坡陡峻,河槽狹窄,遷回曲折,水勢湍急,有多級跌水出現(xiàn)。過古城后,又直角轉(zhuǎn)折為由西向東流向,水勢平緩,形成潭頭寬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