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1 09:40:44作者:未知
關于鄭成功收復臺灣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正史,另一種說法是野史和傳說。讓我們看看野史和傳說是如何記載他收復臺灣。
鄭成功敗退南京、退據(jù)廈門一帶時,前有大海,后有清兵,軍逢新敗,士氣低落。以后的發(fā)展如何,鄭成功心中無數(shù),長吁短嘆不已。有一天晚上,當鄭成功在海灘上踱步時,一個飄欲神仙的道士來到他的跟前,說:“將軍獨步沙灘,莫非心有所難?”鄭成功見是出家人,人也不猥瑣,就直言相告。
道士道:“將軍志在興明,忠義貫日月,貧道欽仰。但水順則清,勢所必然。大明氣數(shù)已盡,將軍無力回天。如要為三軍前途和子孫考慮,唯有一法?!闭f著,對鄭成功說出八個字:“攻不離門,退不出灣?!币嵆晒σ詮B門、金門為前哨基地,把臺灣作為大后方根據(jù)地,進可攻,退可守。
鄭成功是很有軍事頭腦的人,立即認識到這是使自己擺脫困境的惟一選擇。一旦目標已定下,他立即召開各級官員和將領的會議,大修船只,備辦糧食物品。在軍事會議上,鄭成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形勢,說:“北伐已成無望,反清復明之志未泯。為當今計,進攻臺灣以為根本之地是為上策,可以生聚教養(yǎng),積蓄力量,再圖光復大明之業(yè)。同時也可以安頓將士家屬,解除后顧之憂?!比妼⑹柯犃?歡呼踴躍,士氣十分高漲。
明永歷帝十四年1660年三月二十三日,鄭成功率文武官員及將士兩萬五千人,大小船只數(shù)百艘,從金門島的料羅灣出發(fā),浩浩蕩蕩向臺灣海峽開去。三月二十四到達澎湖列島,遇上逆風大浪,無法繼續(xù)前進,只好停船待風停了再走。這一停就是好幾天,原以為路上不過數(shù)日就可到達臺灣,未多帶糧食。
眼看糧食將盡,決定向當?shù)匕傩战杓Z,可島上山多,百姓以捕魚為業(yè),農作物也只以蕃薯大麥為主。但當?shù)匕傩章犝f大軍缺糧,就各家一斗一升地進獻,總數(shù)不過百余石,還不夠全軍一餐之用。而用兵宜貴神速,不能耽擱太久??墒乾F(xiàn)在風大浪急,船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險;但退又不能退回金門,否則前功盡棄。
鄭成功急得汗毛倒豎,決定不等風停,冒風前進。他傳令全軍:三十日晚上開船。軍中將領聽了,紛紛提出意見,認為這樣太冒險了。鄭成功堅定地對將領們說:“我們收復臺灣,要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這一點風浪算什么?如果因風不走,還要造成更大的損失。這一行動是冒險,險中求生,唯此一舉!”
三月三十晚,收復大軍拔錨起航。此時風大浪高,洪濤撲船,幾百只船在大海上像一片片飄浮不定的樹葉,隨時有覆滅的危險。鄭成功的部隊盡管都是與大海久經搏斗的勇士,但這次也堅持不住了,不時有暈倒或被掀到海里的事故發(fā)生。鄭成功為穩(wěn)住軍心,拔劍在手,站在船頭,仰天長嘯:“大明如不當滅,蒼天應須助我,令風停浪平,順抵臺灣?!?/p>
說也奇怪,到了后半夜時,忽然云收雨散,滿天星斗,由逆風轉為順風。在船上的將士見了,精神煥發(fā),齊呼萬歲!立即扯起篷帆,借順風之勢,向臺灣駛去。
第二天清晨就到達臺灣的鹿爾門港。守港的荷蘭守兵見明軍敢于逆風而來,都嚇呆了,放不了幾槍就棄械而逃,鄭成功順利地占領了鹿爾門港這個灘頭陣地和前進基地。之后,鄭成功組織將士在禾寮港登陸,手下大將周全斌率領一萬多人登上臺灣土地,指揮部隊奮勇沖殺前來迎戰(zhàn)的荷蘭軍隊,斬首上千。荷蘭軍不敵,只好退守赤嵌樓,然后,鄭成功命部隊把赤嵌樓團團包圍起來。
荷蘭殖民者在臺灣已統(tǒng)治三十八年,實行殘酷的剝削和血腥的壓迫。所以,鄭成功在臺灣一登陸,受到了臺灣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紛紛獻糧獻物支持登陸大軍。登陸后,鄭成功還親自深入內地,訪問高山族的頭人,高山族同胞也熱烈歡迎鄭成功的軍隊。史書上說鄭成功登陸之后,“士民男婦,壺漿迎者塞道。”連荷蘭人也承認:“鄭成功之來,深得民心。”
陷于孤立無援的荷蘭守軍不得不派人請降。四月五日,荷蘭總督揆一派人與鄭成功談投降條件:每年向鄭成功納租稅銀五萬兩,進貢各種土特產,并送勞師銀十萬兩,以保留荷蘭在臺灣的統(tǒng)治。
鄭成功一聽,嚴詞拒絕,命令他們立即投降。四月七日,鄭成功指揮大軍包圍了臺灣城,由于城防堅固,直到二十四日還未攻破。鄭成功采納參軍肖拱宸的建議:圍三闕一。實行長期圍困,留幾條路口出入,以防敵作困獸之計。同時,隨時打擊出來搶糧、搶水的荷蘭人。兩個月后,荷蘭人彈盡糧絕,只好派人到爪哇去求援。
爪哇的荷蘭殖民者派甲板船十余只,水兵數(shù)百名來犯,被鄭成功的水師打得大敗而逃。到了十二月,荷蘭統(tǒng)治者實在支持不下去了,揆一又派人請降,同意退出臺灣,讓其歸國。鄭成功接受了揆一的投降,讓其率手下殘兵敗將兩百人,離開了臺灣回到荷蘭,從此永遠結束了臺灣的殖民統(tǒng)治。
鄭成功光復臺灣是一歷史壯舉,在歷史上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