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3 15:51:46作者:佚名
以東林寺為核心的廬山在東晉與長安齊名,成為當時公認的兩大佛教中心,其原因何在呢?這主要還是兩地都有杰出的佛學大師,長安有西域僧人鳩摩羅什,廬山則有慧遠。
鳩摩羅什,龜茲國人,就是今天新疆疏勒人。自幼聰敏,7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于是備受矚目和贊嘆。每年講經(jīng)說法,西域諸王都云集來聞法,并跪在鳩摩羅什的法座旁邊,讓鳩摩羅什踏其登上法座。
鳩摩羅什的名聲不僅遠播西域,也東傳至我國。前秦苻堅久仰他的大名,心中早已有迎請的想法。建元十八年,苻堅派遣驍騎將軍呂光、陵江將軍姜飛,率領七萬大軍,討伐龜茲及烏耆諸國。臨行之前,苻堅在建章宮舉行餞別宴,對呂光說西域有一位鳩摩羅什大師,深解佛法,擅長陰陽之理,是后學的宗師。如果呂光戰(zhàn)勝龜茲國,要趕快護送他返國。西征大軍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很快攻占龜茲并俘獲鳩摩羅什。在回師途中,傳來苻堅南征東晉失敗被殺,前秦土崩瓦解的消息,于是呂光自立為帝,在今天甘肅一帶建立西涼。
鳩摩羅什羈留涼國十七年,后來在后秦統(tǒng)治者的極力幫助下,得以到達長安,被賜予國師待遇,并帶領弟子三千人,翻譯了大量的佛教經(jīng)典。由于他久居西涼,對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語言文字上能運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學多聞,兼具文學素養(yǎng),因此,在翻譯經(jīng)典上,自然生動而契合妙義,在傳譯的里程上締造了一番空前的盛況。統(tǒng)治者的扶持,加上鳩摩羅什本身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因此長安成為當時的佛教中心是理所當然的。
廬山東林寺的慧遠大師,在廬山一待就是30年,他專研佛學,對于佛學經(jīng)典的整理,佛教的傳播,佛學、儒學、玄學的融合與交流,都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但他最大的成就是創(chuàng)立了白蓮社,開創(chuàng)了凈土宗一派。
東晉元興元年即402年,慧遠大師在東林寺創(chuàng)立我國最早一個念佛道場,成立白蓮社,建壇立誓,求生凈土。當時,加入蓮社的有123位名士。蓮社中供養(yǎng)西方三圣像?;圻h令劉遺民作發(fā)愿回向文,王喬之等作念佛三昧詩,慧遠大師自己作序。年近古稀的慧遠法師帶領大家舉行了佛教彌陀凈土宗的儀式,發(fā)誓要往生西方彌陀凈土世界。從此,廬山東林寺便成為中國佛教彌陀凈土宗的祖庭?,F(xiàn)在東林寺內(nèi)的念佛堂,就是當年一百多名僧徒舉行彌陀凈土立誓盟會的地方,又稱“十八高賢影堂”。對于廬山東林寺那一次法會結(jié)社的成員,國內(nèi)學者早有異議。但是,對于廬山東林寺舉行的彌陀凈土宗創(chuàng)建儀式這一歷史事件,國內(nèi)外學者至今都持肯定的態(tài)度。
廬山東林寺成為中國佛教名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白蓮社這個佛教團體的高度靈活性和極大的影響力。白蓮社實際上是以十八高賢為核心、以一百多位佛學、玄學、儒學的精英為主體的團體。這個團體吸收五湖四海的僧人,其中既有南方人,如吳人道祖、余杭人僧翼、湖南人法安等,也有北方人,如慧遠的弟弟慧持、太原人慧徹、關中人曇邕等。
白蓮社不是一個嚴格的僧人團體,而是一種松散靈活的佛教組織,既有落發(fā)出家、長住東林寺的僧人,如慧要、慧濟等;也有居家信佛、界臨東林寺的居士,如宗炳、劉遺民、周續(xù)之等。以慧遠為代表的廬山白蓮社以東林寺為據(jù)點,與北方長安鳩摩羅什的僧團遙相呼應,成為當時中國佛學研究和佛教活動的南北兩大重鎮(zhèn)。
東林寺聲名遠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慧遠在廬山期間雖然堅決拒絕出山做官,不介入政事,但是卻廣泛結(jié)交當時政治上的重要人物,也博得了上層統(tǒng)治者的敬重,這為他傳播佛教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時也保護了佛教。當時,東晉司徒王謐、護軍王默都對他表示欽慕,安帝甚至還向他致書問候,就連北方的后秦統(tǒng)治者姚興也對他大獻殷勤,不斷贈送食物禮品和佛教法器。慧遠同荊州刺史殷仲堪關系也很密切,殷仲堪曾到山上看望過他。后來,圖謀奪取王權的桓玄攻打殷仲堪,軍經(jīng)廬山,要慧遠出山相見。慧遠稱疾不出,桓玄只好親自入山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