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6 09:40:39作者:未知
食物,是人類維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沒有食物的話,人類是沒有辦法長久生存的,而肉類,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能量來源,現(xiàn)代很多時候并沒有什么禁忌,但是在古代,吃肉也有很多禁忌,在中國是這樣,古代的日本也是這樣。
古代日本人吃葷只能吃魚肉,其他的肉類都不能吃,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只能吃魚?
現(xiàn)在日本是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其文化傳播做的也比較好,日料也流行于世,比如“神戶牛肉”等還成了名品。但是,一直以來也有這么個說法:古代日本人是不吃肉類,只能吃魚的。那這是真的嗎?
其實這事還真有,古代日本的確是有肉食禁令,天武天皇統(tǒng)治期間(天武四年公布,675年),日本政府首次發(fā)布了食肉敕令,這個法令的基本內(nèi)容是,在從四月一日到九月三十日這段時間,在禁止食用牛、馬、狗、猴子和雞(“五獸”)的同時,也禁止使用鐵籠子、陷阱、機械裝置的槍、攔水捕魚的魚梁。
為什么頒布這個禁令呢?一直以來認為是佛教的影響,不過其實也有別的因素,因為狗可以用來狩獵和看門;猴子在民俗習(xí)慣中是占有特殊地位的動物,也有些地方把猴子看作神的使者;雞在彌生時代傳入日本,在神話中作為神的使者而占據(jù)重要地位;牛和馬則是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不能亂吃。
但這個禁令其實影響不大,因為豬肉什么的都能吃啊,但是日本人不吃。因為受到佛教影響,所以不吃肉的習(xí)俗越來越深入人心。
天平勝寶四年(752),在總國分寺的東大寺大佛完工之際,舉行了國家級活動——大佛開光儀式。在為紀念這一盛事的孝謙天皇詔敕中,全國全年禁止殺生,承諾向失去生計的漁民發(fā)放維持生活的米。
到了10世紀,僧侶、貴族、市民之間形成了將食肉看作罪惡的風俗,但是魚類一般情況是不禁止的。
而后來又受到神道教影響,日本人認為獸肉是不吉的,所以吃的越來越少,在一段頗長的時間里,日本人是甚少食用獸肉的,僅在日本武士在外捕獵到野獸時才會食其肉,或者當做“藥食”來食用。
日本人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習(xí)慣吃。
但是不要高估古代禁令的影響,戰(zhàn)亂時節(jié)有東西吃就不錯了,所以戰(zhàn)國時代日本人打個獵有肉吃,當然不會不吃;不過在安穩(wěn)時節(jié),日本人吃肉吃的還是比較少的,只能吃魚類。
一直到明治維新后,日本實行“文明開化”政策,在風俗上和西方看齊。
1872年1月24日,明治天皇宣布廢除肉食禁令,并帶頭親自公開食用牛肉,才終結(jié)了一般日本人不吃獸肉的歷史,之前被視為污穢的牛肉,雞蛋和牛奶甚至成了上等食品。
遠古的彌生、古墳時代,日本人是原始的狩獵、打漁部落,當然什么肉都吃,比如古墳時代的出土遺跡里就有豬骨頭。除了海里的魚、貝殼類,野地里跑的野豬、鹿、熊、猴、狗、兔,日本人幾乎無所不吃。
中國的佛教大約五世紀后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一下征服了日本貴族階層。有學(xué)問的貴族和武士,紛紛成為僧侶,他們接受《涅槃經(jīng)》等佛教教諭,認為殺生、吃肉是罪孽。
天武天皇統(tǒng)治期間(675年)發(fā)布了日本最初的禁止食肉敕令。禁食肉的對象主要為獸類,不包括魚類和禽類,另外兔肉也被視為禽類,可以食用。禁止食用和狩獵的動物是牛、馬、猿、犬、雞,而鹿與豬則不在此列。
關(guān)于禁止肉食的原因,有一個許多人贊同的說法認為,這是為了遵從《涅槃經(jīng)》的戒律?!阿倥T谵r(nóng)耕中承擔了重要的耕田工作;②馬在出行和貨物運輸中不可或缺;③狗在夜晚發(fā)出叫聲使人警覺;④猴子和人相似;⑤雞早上能報時”。
不過,從禁止肉食令在此后反復(fù)多次發(fā)布的事實看來,食肉的習(xí)慣絕非是一朝一夕就改變過來的。
就這樣,食肉行為在日本被長期禁止,除了在以取得毛皮為目的的狩獵中,作為副產(chǎn)品被一部分人食用的獸肉或鳥肉以外,純粹為食用目的進行的狩獵,僅限于阿依努等部落的人群。
從天武天皇的最初敕令(675年),到明治天皇試吃牛肉(1872年),食肉在日本從禁止到公開允許,期間竟經(jīng)過了1200年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