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6 21:09:34作者:佚名
古時帝王貴族、高官顯宦死后,朝廷按其生前事跡,加以褒貶, 給予一個稱號,叫做“謚法”。如《謚法解》稱“慈惠愛民曰文”“克 定禍亂曰武” “辟地有德曰襄” “好內(nèi)怠政曰煬” “殺戮無辜曰厲” “壅遏 不通曰幽”等。那么,古代社會長期沿用的謚法,究竟始于何時?
謚法一說始于西周中后期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指出, 西周銅器遒敦的銘文,三次提到“穆王”都是“生稱”,是“穆王”在 世時已有的稱號,不是死后的謚。而且,王氏進一步闡述文、武、成、 康、昭、穆都是古代的美名,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皆號非 謚”。
于是,他斷定謚法之作,應在西周“共、懿諸王以后”?,F(xiàn)代學 者唐蘭依據(jù)他對西周銅器銘文的研究,進一步提出:“周王的生稱,最 后一個是懿王。”因而推測:“謚法興起,可能在孝王以后。”
謚法一說春秋中葉以后至戰(zhàn)國時期
郭沫若在王國維研究的基礎上, 撰寫《謚法的起源》一文,進一步列舉和考釋西周、春秋時的銅器銘 文,由此推斷:“謚法之興,當在戰(zhàn)國時代。”其主要理由是,那時學 者“慣喜托古作偽”,《逸周書》就是戰(zhàn)國時學者“偽托之結晶”,而 《謚法解》乃“其結晶之一分子也”。
謚法一說西周初期
此說認為,春秋時期有關謚法的記載相當多,不但謚法施行普遍,而且十分認真。西周時謚法的施行情況亦不乏記載, 在《國語•魯語下》《世本》等古文獻中都有明載,從而把謚法之興, 推到西周初期。
謚法一說殷商時代
持論者認為,商代一些帝王已加上文、武、成、 康等美稱,如武丁、康丁、武乙、文丁等,商湯也稱為湯或武王,這 是周代謚號的濫觴。通常看法,“周因于殷禮”,謚法也當如此。若說 有所不同,那就是周代凡王皆有謚,謚號概括其一生行事善惡,前后 王的謚號不能重復,而這些都是在商代謚法基礎上所作的進一步完善。
謚法的起源,真是一個非常有趣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更多未解之謎推薦閱讀:
先秦時期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帝王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權臣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嬪妃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美女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戰(zhàn)爭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宮廷未解之謎
古代王侯將相未解之謎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謎
民俗風情信仰未解之謎
中國古代作品未解之謎
歷史名勝的未解之謎
古代科學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