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5 08:22:40作者:智慧百科
讓我們一起了解鄭成功的生平故事,探尋鄭成功真正死因是什么?
鄭成功簡介: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東寧王朝的開國君王。鄭成功原為中國南明政權的大將軍,因蒙南明紹宗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稱“鄭延平”。尊稱“延平郡王”、“開臺尊王”、“開臺圣王”等。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骨澹蔀槟厦骱笃谥饕娛铝α恐?,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zhàn)優(yōu)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tǒng)治,并大力發(fā)展生產,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后,臺灣民間陸續(xù)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臺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鄭成功生平故事介紹:
鄭成功對荷蘭殖民主義者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傳令各港,并通告東西各國,不準到臺灣與荷蘭人通商,就這樣封鎖了兩年,搞得荷蘭殖民者狼狽不堪。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鄭成功決定出兵收復臺灣。二月,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大小船只數百艘,從廈門出發(fā),渡過臺灣海峽,先后進攻荷軍據地“赤莊城”和“熱蘭遮城”。荷蘭殖民者憑借“堅船利炮”和堡壘進行頑抗,用一個詞來說就是負隅頑抗。
在高山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鄭成功擊敗了荷蘭殖民者派來的援兵,經過8個月的斗爭,收復了“赤嵌城”,龜縮在“臺灣城”的荷蘭總督揆一在1662年1月28日(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繳械投降。
1645年大明弘光朝覆滅后,鄭芝龍、鄭鴻逵兄弟于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鍵稱帝,于當年七月改元“隆武”。同年稍后,魯王朱以海亦稱監(jiān)國于紹興,改隔年為“魯監(jiān)國元年”。隆武、魯監(jiān)國兩政權雖皆“矢志恢復”,卻彼此矛盾、沖突不斷,各行其是。
隆武元年(1645年),鄭成功得隆武帝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改名“成功”、儀同駙馬;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亦受隆武帝賜國姓。這就是人稱鄭成功為“國姓爺”的由來;鄭肇基因為年紀較小,人稱“小國姓爺”。
隆武二年(1646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兵作戰(zhàn),頗受隆武帝的器重。然而真正握有軍政大權的鄭芝龍,卻無意全力抗擊清軍,甚至在清軍南下福建的時候,命令仙霞關守將施福(又名施天福,施瑯族叔)將軍隊撤回福州。此舉導致清軍攻入閩北時幾乎沒有遭受抵抗。
貳臣洪承疇為鄭芝龍同鄉(xiāng),在其承諾給予三省王爵的利誘下,鄭芝龍不顧鄭成功、鄭鴻逵等人的反對,決意帶著其他幾位兒子北上向清軍投降。鄭成功勸阻父親不成,只好帶著部分兵將出走金門。鄭芝龍本以為投降清軍之后不但得保家業(yè),還能加官晉爵。
不料清軍將領博洛背約,不但將鄭芝龍與諸子一同挾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鄭家的故鄉(xiāng)閩南南安。鄭成功之母田川氏當時已從日本搬至南安定居,卻不幸碰上此次劫難,于戰(zhàn)亂中自縊身亡;鄭成功得知母親死后,更加堅定了自己抗擊建虜的決心。隆武二年八月,清軍攻克浦城、霞浦,隆武帝出奔江西,卻在汀州遭清軍俘虜,之后絕食不屈而亡。
鄭成功是怎么死的?
鄭成功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明清之際,臺灣被荷蘭殖民者侵占。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從廈門出發(fā),經過澎湖,在臺灣鹿耳門的禾寮港登陸,對荷蘭總督所在地赤嵌城進行了圍攻。
8個月的激烈戰(zhàn)斗后,荷蘭總督終于投降,臺灣回歸祖國的懷抱。之后,鄭成功在臺灣建立了行政機構,推行屯田,極大地促進了臺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梢哉f,鄭成功對祖國統(tǒng)一所作出的貢獻是彪炳千秋的。
然而就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僅僅5個月之后即1662年6月23日,正當鄭成功想要在臺灣進一步有所作為的時候,他卻忽然死去,年僅38歲,留給后人無限的惋惜。由于關于鄭成功的死因沒有確切可依據的史料,也就給后人留下了深深的疑惑,以至眾說紛紜。
同時代人對于鄭成功死亡情況的記載都比較簡單。不過幾乎所有的史籍都記載鄭成功是病死的,一般是說他“偶傷寒”“感冒風寒”。同時代人李光地在《榕村語錄續(xù)集》中還提到“馬信薦一醫(yī)生以為中暑,投以涼劑,是晚而殂”。
正是由于過于簡單的記載,導致了后世人的種種猜測。于是有人說鄭成功是由于“狂怒而悶窒致死”,有的說是“身染肝郁病癥,內傷外感,又缺藥物,終致死亡”,還有人說鄭成功得肝病、肺結核病、惡性瘧疾、流感等,外國學者喬治·菲力浦甚至認為鄭成功是得了“驟發(fā)癲狂”的瘋狂病??磥磬嵆晒ψ詈蟮貌∈强梢钥隙ǖ?。
也有人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尋找鄭成功死亡的原因。當時鄭成功的兒子鄭經與乳母通奸生子,鄭成功下令將其處死,鄭經驚恐之下竟然想要和清軍妥協(xié),這使性格剛強且崇尚禮教的鄭成功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除這個外,由于清政府的海禁給糧食接濟造成了重大問題,呂宋華僑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殘酷迫害,永歷皇帝蒙難,祖墳被掘,自己的父親等10余人被處死在北京等等,如此多的事情任哪一件都足以造成對鄭成功的打擊。繼而一次急性感冒作為直接原因奪去了身體處于疲憊虛弱狀態(tài)的鄭成功的命。諸多說法中,最駭人聽聞但是也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鄭成功乃為人毒死。
夏琳的《閩海紀要》中說,鄭成功當時的病并不嚴重,病中“尚坐胡床談論,人莫知其病”。汪日升的《臺灣外紀》也有類似的記載,說在他死的當天,他還“登臺觀望”,然后回書室,請《太祖祖訓》出,邊閱看邊飲酒。如此誰會相信他是病死的?因而,林其泉先生指出,根據鄭成功臨終前的異常情況以及當時鄭氏集團內部的矛盾,可以推斷鄭成功是被人用毒藥毒死的。林先生進一步分析了鄭成功被人害死的理由。
當時鄭氏集團內部暗藏著很多危險因素。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生活失檢,對鄭成功十分畏懼;兄弟侄子輩中的鄭泰長期掌管鄭軍的財政大權,擁資數百萬,雖得鄭成功的信任,但是卻心懷叵測。鄭泰一心想讓鄭成功在困難和打擊下自敗,結果不僅沒有如愿以償,臺灣反倒在鄭成功的努力下形勢大好,這當然使鄭泰感到不安。
如此他孤注一擲,毒殺鄭成功就是有可能的了。此外,鄭成功平時紀律嚴明,賞罰分明,性情又十分暴烈,使包括他的長輩親族在內的很多人被處以極刑。這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和恐懼。人心惶惶下,最容易引起解體和離心,“其下常懼誅”,“人多思叛”。結果不少人在清政府的高官厚祿下叛逃,另一部分很可能會鋌而走險,支持和參與陰謀篡權,甚至謀劃殺害。
根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暗殺鄭成功的活動不止一次。據說,清王朝曾多次收買鄭軍內部的人來實施暗殺。有一次收買了鄭成功的廚師,計劃在食品中投放孔雀屎來毒殺鄭成功,后來此事雖然沒有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足見反對勢力對鄭成功的謀殺陰謀是存在的。
另一個疑點是馬信的死。馬信是清朝的降將,后來投靠鄭成功任都督并得到了鄭成功的信任,他在鄭成功死后神秘死亡。鄭成功去世的當天,馬信曾經“薦一醫(yī)生以為中暑,投以涼劑”,當天晚上鄭成功就死了。人們分析認為,馬信很可能直接參與了謀殺鄭成功的行動,至少了解一部分內情。謀殺的主謀者收買了馬信,事后又來個殺人滅口,以防止其泄密。
從鄭成功臨死前的狀況看,也完全可推斷他為中毒而死。汪日升的《臺灣外紀》說他“以兩手攀面而逝”,夏琳的《閩海紀要》說他“頓足撫膺,大呼而殂”,吳偉業(yè)《鹿樵紀聞》說鄭成功死時“面目皆抓破”,沈云《臺灣鄭氏始末》說他“嚙指而卒”等等。
所有的這些記載,都可以看作是毒性發(fā)作時的癥狀。《閩海紀要》還記載說鄭成功臨終前都督洪秉誠調藥以進,被鄭成功扔到了地上,然后“頓足撫膺,大呼而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可能鄭成功當時發(fā)現了有人在毒害他,只是為時已晚。
鄭成功的死在當時也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大家都認為這是一起謀殺,主謀就是鄭泰。如前文所說,鄭泰早就居心叵測,有篡權之心,很可能還與清政府有勾結,他很可能就是謀殺鄭成功的兇手??上о嵆晒Φ睦^承人鄭經在逮捕鄭泰后,發(fā)現鄭泰有大量銀款放在日本,于是就將注意力集中到銀款上,并且他原本就對父親的死存有僥幸,當然不愿意進一步追查。因此,鄭成功的死因也就沒有得到認真的追究,當然幾百年后,就更疑霧重重了。
鄭成功被毒死一說,畢竟只是在蛛絲馬跡中的一種猜測,并沒有直接的文獻記載加以證明。要破解這位民族英雄的死因之謎,還需要我們更進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