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5 12:22:39作者:智慧百科
明朝滅亡,一些大臣在南京又建立了一個小朝廷,后世稱之為南明,即位的皇帝是宗室朱由崧。不久,一個自稱是崇禎太子的年輕人來到了南京,使朱由崧神經(jīng)高度緊張,因為他的皇帝寶座就要不保。于是一場接一場一定要把這個年輕人說成是假太子的審問開場了。
當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進入北京城后,崇禎帝殺妻砍女,并且召來了自己的兒子讓他們各自逃命。隨著崇禎帝在煤山老槐樹上吊死,統(tǒng)治了中國277年的明王朝宣告滅亡。
崇禎帝自殺的消息傳到陪都南京,城中官員一片慌亂。一些臣僚為再樹明幟,商議擁立新君。當時思宗的從兄福王朱由崧與從父潞王朱常正避難于淮安。按世系序次,福王當立,但福王為人昏庸。鳳陽總督馬士英認為福王易于控制,遂聯(lián)合劉孔昭等,力主擁戴福王。翰林院詹事姜日廣等人認為福王品行不端,不宜擁立,主張立較賢明的潞王。雙方相持不下,各請兵部尚書史可法定奪。
史可法到南京后,提出福王有七不可立: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干預有司,他也主張立潞王。馬士英聞訊,立即密約江北各總兵,致書南京諸大臣,說已傳令將士奉福王到南京即位。馬士英等握有兵權(quán),聲勢較大,在既成事實面前,史可法無奈地同意了。
五月初一,福王至南京,百官入賀。史可法提出,崇禎太子存亡未卜,如果現(xiàn)在稱帝,太子一旦南來,打算怎么辦?他不主張福王馬上稱帝。五月四日,福王上監(jiān)國之位,建南明政權(quán)。10天后,福王改即帝位,以是年為弘光元年,史稱南明弘光政權(quán),福王為弘光帝。
弘光政權(quán)建立后,極為腐敗。他們天真地幻想清兵在消滅李自成后能停止南侵,并且派使攜帶大量金銀去酬謝清軍。弘光皇帝不理朝政,天天在宮里縱情聲色,只知道在民間選擇淑女供自己享受。
根據(jù)《明季遺聞》等書記載,1645年初,有一少年從北方南來,經(jīng)南京至杭州,住進了南明鴻臚寺少卿高夢箕的侄子高成的家中,自稱是崇禎太子朱慈。高夢箕不敢隱瞞,密奏弘光帝和大學士馬士英。弘光帝得知消息后,慌張不安,他雖然昏庸,但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怎么得來的,如果真的太子來了,必定會危及自己的皇帝寶座。于是命太監(jiān)李繼周將少年迎到南京。
李繼周在金華見到了太子,太子說:“朱由崧想把皇位讓給我嗎?”李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太監(jiān)前來迎太子,頓時在金華傳開,許多官員紛紛前去參見太子,一路上招待太子的官員接踵而至。太子到南京后,先被安置在興善寺。弘光帝十分憂慮,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他先派兩個原在北京皇宮里當差的太監(jiān)前去觀察動靜,想不到兩人一見太子就大哭起來。
見太子衣衫單薄,就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脫下披在太子身上。太監(jiān)一回來,就遭到弘光帝一頓臭罵:“太子是真是假都難搞清,就把他當成皇帝看待。就是真太子,我也不會讓位的。”兩個太監(jiān)和李繼周都被秘密處死。
太子到來的消息傳到民間,引起轟動。南京百姓爭相要一睹太子的風采,官員們也想先見上太子一面,將來能有個升遷的好機會。弘光帝一看此事已無法禁止,就傳旨太子的身份必須確認后才能見百官,把太子關(guān)進了大獄。
兵部有個官員上奏說,他知道此太子的底細。此人名叫王子明,高陽人,是駙馬都尉王的侄孫,外貌酷似太子。北京陷落后南奔,遇見高夢箕家人穆虎,是穆虎讓他假冒太子來到南明的。弘光帝一聽,激動萬分,因為太子是假的,他的皇位就不會出現(xiàn)任何動搖的機會。他馬上傳旨要親自審訊太子,這時他也有膽量讓見過太子的官員前來辨認。曾教太子讀書的劉正宗和李景濂被召到武英殿密談,在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后,劉正宗馬上表態(tài):“聽說太子已經(jīng)死了,這個冒出來的太子我一定能夠看出點問題的?!?/p>
大明門辨認正式開始。劉正宗拿出地圖問圖上的承華殿和坤寧宮是什么場所,想不到太子一一回答,說是自己的東宮和皇后的住所。接著劉正宗問自己以前教的課目,太子對答如流。問題問了一個又一個,都沒有問倒太子。太子笑著說:“如果你以為我是假的,我就算是假的。我本來就不想來爭皇位,是皇伯讓人接我到京的?!眲⒄谥酪矄柌怀雒?,最后對弘光帝說:“樣子很像太子,但回答的問題都不對?!?/p>
有個姓蘇的太監(jiān)忽然記起太子的脛骨上有個特別的記號,一看就知是真假,連忙向弘光帝報告。這下弘光帝就不敢讓人看了,萬一是真的,就很難收場了,與馬士英一商量覺得還是讓人辨認比較好。他們想到了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的方拱干,方當年曾為太子講過一段時間的課,如果他說不是,就很有權(quán)威了。
三月初八,刑部會審太子,方拱干前去辨認。審問官讓太子跪下,太子不答應。一個官員指著方拱干問太子這個人是誰?太子說是方先生。方拱干一見太子,既不敢說是假的,也不敢說是真的,因為這個人太像太子了,真假實在難辨。一個官員見到辨認失敗,干脆直截了當?shù)卣f:“你不是太子,你真名叫王子明?!碧诱f:“我又沒有自吹自己是太子,你們不想認也就算了,你們一年前不就是站在我父皇的朝廷上嗎,如今為什么這樣健忘,連一個人也不相認了?!贝蟪紓儽凰v得啞口無言。最后內(nèi)閣官員王鐸說:“太子肯定是假的,不要再審了。”
這時,百姓間流傳開來了馬士英和王鐸要殺太子的消息,一些大臣紛紛上疏責問。將軍黃得功說:“假冒太子的結(jié)論是官員奉承皇帝的結(jié)果。是誰下結(jié)論認為太子是假的?依據(jù)是什么?應該向天下百姓交待清楚。先帝的兒子,也是陛下的兒子,怎能關(guān)進大獄?”
弘光帝看了奏本,氣得要死,下旨燒掉黃得功的奏本,但迫于輿論只能再審太子。
這次的審問官員是左都御史李沾。李沾事先讓人告訴太子,要他自認是王子明。開審時,李沾直呼王子明,太子不應。李沾命人上刑罰,太子痛得大呼小叫。當年東宮伴讀的丘致中實在看不下去了,抱著受刑的太子大哭,當即被關(guān)入大獄。
外面輿論越傳越厲害,南明一些大臣對這件事也十分關(guān)注。弘光帝無奈之下只能作出對北來之人“好生護養(yǎng)”、“勿驟加刑”,待正告天下后再行申法的決定。太子案真假還未來得及搞清楚,南明小朝廷出問題了。先是駐守在江北前線的四鎮(zhèn)總兵為爭奪地盤互相開戰(zhàn),接著駐武昌的左良玉部以奉太子密詔“清君側(cè)”為名起兵,直指南京。弘光帝、馬士英急調(diào)各部入衛(wèi)南京,無暇再理此案,使太子案不了了之。
五月十日,清軍渡江,弘光帝、馬士英連夜逃出南京?;靵y中,有人擁太子登武英殿,群呼萬歲。清軍入南京,太子不知去向,有人說被清軍俘虜,有人說在亂軍中被殺。太子是真是假?當代有很多人進行了考證,有人說是偽太子,也有人說是真太子,雙方各說各的理由。其實,太子的真假不要說今天我們難以知道,就連當時的人們也無法搞清,這早已是一個千古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