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3 22:54:09作者:未知
1、冬季該如何進補之進補時間
絕大部分中醫(yī)都會認為,一年一度的進補季節(jié),在冬至前后開始為佳。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另一本《易經(jīng)》中就有“冬至陽生”一說,意思就是在冬至這一天,陽氣上升,人們運化食物營養(yǎng)的能力會明顯上升,因此在這一天開始進補,效果會比較好。
不過這個時間也不是一刀切,對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長期陽虛的人,完全可以加長進補時間,從立冬就開始進補,一直補到立春結(jié)束。非此類體質(zhì)的人,就可以從冬至開始,一直補完三九嚴寒天。
2、冬季該如何進補之進補技巧
胃幫助人體消化,腸幫助吸收,胃腸有問題,進補就是白忙活。所以在進補前,先調(diào)理好腸胃,讓腸胃有個好環(huán)境,才有利于吸收營養(yǎng)。
藥補不如食補,膏方不是唯一的補,在吃藥進補前,應該先把每天的飲食調(diào)理好。煲湯、熬粥,甚至每天攝入適量堅果,都屬于進補的范圍。先花點時間咨詢醫(yī)生了解自己的體質(zhì),然后在進補季節(jié)多吃些與體質(zhì)相適的食物,就是一種很好的食補。
3、冬季該如何進補之不同人群
3.1、體質(zhì)虛弱的老年人:專家認為,“食補”永遠是“進補”的第一要義。老年人可以燉母雞、精肉、蹄筋,以增強體質(zhì)。羊肉與蘿卜同煮,至羊肉六成熟后,撈出蘿卜,再加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至肉熟。
3.2、冬天怕冷的女性:專家認為,女性怕冷多是因為貧血、血壓低,應補鐵。補鐵的食物有鴨血、蛋黃、菠菜、黃豆、芝麻、黑木耳等;補氣助陽的溫熱食物有羊肉、雞肉、鱔魚、韭菜、核桃仁、桂圓、山藥、枸杞、當歸、紅棗等。
3.3、脾胃虛的兒童:小兒應該以健脾胃為主,可食山藥、茯苓、山楂、大棗、薏苡仁等;脾胃虛消化差,可用淮山藥、芡實燉瘦肉,或者用花生、黃豆煲豬手。
3.4、學習緊張的青少年:青年學生因課程緊張、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腎虛,故而可選擇蓮子、何首烏補益。
3.5、身負重任的中年人:中年人“身負重任,不注意休息會導致氣血耗傷。冬季進補應以養(yǎng)氣血為主,可食西洋參、龍眼肉、當歸等。
1、蘿卜
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yǎng)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2、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3、豆腐
豆腐營養(yǎng)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1、羅宋蔬菜湯
材料:馬鈴薯、西紅柿、洋蔥頭、胡蘿卜、圓白菜。
調(diào)料:鹽、番茄醬、胡椒粉。
做法:首先要將馬鈴薯洗干凈去皮切成小塊,胡蘿卜也要洗凈去皮切塊,洋蔥洗凈切成片,圓白菜切成小塊,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西紅柿在開水中燙一下,撕去外皮,切成小塊備用。
熱好鍋,放油燒熱,下洋蔥片爆炒,再加入胡蘿卜塊和土豆塊,翻炒一下,然后放入卷心菜和西紅柿,炒至出水,然后加入番茄醬炒勻,加入適量的清水燒開,燒開后改成小火煮30分鐘,至濃湯,加入鹽、胡椒粉進行調(diào)味。
2、雞肉蔬菜湯
材料:土雞半只、蘑菇8朵、土豆1個、番茄1個、卷心菜4大片、姜片、鹽適量。
做法:雞切成塊,先去除血水、沖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撈出;鍋里放開水和加入姜片、雞塊,用大火燉40分鐘;將各種蔬菜一起放入鍋里燉煮,比較難熟的先放,最后入鹽調(diào)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