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30 19:54:19作者:未知
1、冬季養(yǎng)生如何進補之吃蘿卜
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yǎng)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2、冬季養(yǎng)生如何進補之吃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3、冬季養(yǎng)生如何進補之吃蓮藕
蓮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將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清熱的性能,卻對脾胃有益,有養(yǎng)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將蓮藕與排骨放在一起燉湯,還能補血健脾。
4、冬季養(yǎng)生如何進補之吃豆腐
豆腐營養(yǎng)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5、冬季養(yǎng)生如何進補之吃羊肉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等功效,同時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按照現(xiàn)代中醫(yī)學觀點來看,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增加體內(nèi)消化酶,能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等作用,同時還能起到去濕、避寒、暖心胃等功效。
1、戒亂進補
首先,應該了解自己該不該補,屬于何種體質(zhì),屬于何臟何腑有虛。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要認真分析,最好在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指導下判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虛虛實實之戒。
2、補而戒膩
對于身體狀態(tài)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說,首先是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否則服再多的補物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于滋膩厚味,以易于消化為準則。
3、補而戒偏
中醫(y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又互為生長。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fā)它疾。
4、外感戒補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癥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后患無窮。
5、戒以貴賤論英雄
對于如何進補,最好能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對于補藥,不要抱著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
1、慢性病人: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節(jié),可以結合病癥,一邊施補,一邊治病,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更大。從目前臨床應用膏方的情況來看,不但內(nèi)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婦科、兒科、外科、傷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藥,氣血陰陽津液虛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過服用膏方來達到除病強身的目的。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體的各種機能,都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向衰退,而冬令進補,則能增強體質(zhì),延緩衰老。
3、亞健康者:現(xiàn)代社會中青年工作生活壓力和勞動強度很大(主要為精神緊張,腦力透支),同時眾多的應酬、無度的煙酒嗜好、長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體的各項正常生理機能大幅度變化,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就非常需要適時進行全面整體的調(diào)理,膏方療法就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