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30 21:33:51作者:未知
進入夏季之后,時常會有中暑的情況發(fā)生,尤其對于室外工作的人群來說,更要多加防暑。但是很多人對于中暑的原因并不了解,而且也不知道中暑后應該如何進行施救,那么為什么會中暑呢?中暑后按什么穴位緩解不適?呢?
為什么會中暑
中暑的易感因素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是個體因素,包括本身具有感冒、發(fā)熱、胃腸炎、腹瀉、嘔吐這類的脫水情況,還有睡眠不足、缺乏熱習服訓練、肥胖,也是個體因素的指標方面之一。第二就是環(huán)境因素方面,主要是工作或者訓練場地熱負荷過重,包括有強烈的太陽直射等。第三就是組織因素方面,與體能不相適應的工作或者訓練計劃,不適當?shù)墓ぷ骱陀柧氁约靶菹⒅芷凇⒀a水不足等,都可以增加中暑的易感。易感因素的相互疊加,也增加了中暑的發(fā)生幾率和中暑的嚴重程度,并且與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
中暑后按什么穴位緩解不適?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出現(xiàn)輕微中暑癥狀時,可以通過按摩一些人體部位的穴位來緩解不適。如百會穴,位于頭頂與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其中一只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指尖在穴位上適當用力揉0.5~1分鐘,有醒腦安神,鎮(zhèn)靜除煩的作用。大椎穴,位于后頸部最突出部位的凹陷處(即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用右手中指指腹,食指和無名指附于穴位旁,中指用力按揉0.5~1分鐘,有清泄暑熱,通絡(luò)鎮(zhèn)痛的作用。中暑后應到通風陰涼地方休息,多喝涼的水和含鹽飲料。
各位除了要了解中暑的主要誘因之外,還要重點的關(guān)注中暑后的救治措施,且體弱多病、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可能在夏季時更容易發(fā)生中暑,因此要格外地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