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供應”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4-10 19:12:44作者:佚名
戴森球計劃星際送電好用嗎?游戲種跨星球送電性價比高不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吧,下面小編就帶來戴森球計劃星際送電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1,星際送電
我是飛出去找潮汐鎖定的地方鋪滿太陽能發(fā)電供電給能量樞紐充電。基本實現(xiàn)在任何星球的電力自由的。(其實還外加了一個小太陽遍布的星球。大概,能維持總共5g左右的電能供給。
2,挖礦供電
一個礦配一個樞紐。
事實上,挖礦的地方對于電力的需求肯定少于45mw,即便你連上物流塔(不排除你點滿了運輸船速度)。
相比于燃料的優(yōu)點:
1 沒有消耗,只要你有一個制造臺在造電池,你電池大概率就夠用,設置起送量1%可以緩解初期電池少。
2 可以弄這種在一個星球集中發(fā)電供給其他星球。而燃料擴大電力只能拉產(chǎn)線。
3 一個星球需求的電量其實真的只需要很少的能量樞紐就能供給。(我一般都是直接放十個,450mw)
4 操心事情少,不會出現(xiàn)產(chǎn)物短缺停電的事故。(火電和核電大戶用過的都知道。
相比于燃料的缺點:
1 對運力的需求雖劣與燃料,但是在過剩的運力下幾乎忽略不計。
2 外太空開采礦物的時候操作繁瑣(需求曲翹滿電池,供給礦物蓄電池,搭建能量樞紐)一定程度增加肝度
3 能量樞紐的45mw功率上有75w小太陽,下面有8mw
的核電,感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其實45mw是個很舒服的功率。
4 星際運電池感覺好low,沒有夢想)
我個人喜歡星際送電池的原因更多的是從一個純發(fā)電星球獲取電能的操作。我在中后期開新星球做新產(chǎn)線的時候直接原地拍10個能量樞紐,絕大部分都夠用,不夠繼續(xù)拍。而且這時候,你大概率沒有小太陽,核電我心疼藍馬達,功率相比于樞紐還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