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第一次接孩子就火了,老師一臉不信,爸爸無奈:我真是他爹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27 09:57:28作者:智慧百科
大家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卿晨。
人們常說聰明的孩子手指都靈活,手是人的第二大腦。那么孩子的手指靈活程度真的和智力相關嗎?
有研究發(fā)現:我們的每一個手指都對應著大腦的某一個腦區(qū),手指運動能夠對這些腦區(qū)產生明顯的作用,并且能夠影響和改變這些功能區(qū)的功能。
具體的對應關系如下:
大拇指:右手大拇指對應左腦前額葉皮質,主要影響人的高級精神功能,比如溝通、管理、沖動控制、計劃、判斷、決策等;而左手對應右腦前額葉,它也影響人的高級精神功能,但主要在創(chuàng)造、領導、目標、動機、保持專注等方面。
食指:右手食指對應左腦后額葉,主要影響人的思維功能,如邏輯推理、語言表達等;而左手對應右腦后額葉,主要影響空間想象、構思凝想等發(fā)明的思維功能。
中指:右手中指對應左腦頂葉,影響人的體覺功能,如體覺辨識、方位判斷等;而左手對應右腦頂葉,影響人的體察功能,如體覺感受、工藝欣賞等。
無名指:右手無名指對應左腦顳葉,主要影響人的聽覺辨析、情緒控制和記憶力等;而左手無名指對應右腦顳葉,影響著人的聽覺感受、語言理解、音調節(jié)奏等。
小指:右手小指對應大腦左腦枕葉,影響視覺功能,比如視覺辨識、觀察理解等;而左手對應右腦枕葉,影響人的視覺辨識、圖像欣賞等一類的視覺功能。
由此可見,左右手每個手指和腦區(qū)對應關系為一對一;左右手和左右腦聯系相反,右手管理著左腦,左手管理著右腦。
此外,瑞典腦科學家還發(fā)現:當手指做復雜、精巧的動作時,腦血流量就會增加到35%以上。腦血流量越增加意味著腦細胞越活躍,大腦活動越積極,思維功能越敏捷。
所以現代科學認為手指運動能夠促進所對應的腦區(qū)的分化和發(fā)育,有利于大腦功能的改善和開發(fā)。我們可以通過兒童手部精細動作的發(fā)展狀況來測評其智力的發(fā)展狀況,同時也能通過鍛煉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來促進孩子的智力的發(fā)展。
手指精細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什么
對于孩子來說手部運動就是手指精細運動,憑借手以及手指的小肌肉或小肌群運動。包括:握、捏、抓取、捻、拉、拽、對敲、對拍、折疊、捆綁、換手等約27種手部動作。
精細運動能力是發(fā)育早期兒童完成取物、畫畫、寫字、生活自理等活動的重要基礎,是反映嬰幼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著名的教育學家瑪麗亞·蒙臺梭利說“發(fā)展智力需要通過雙手的操作”。
世界級腦科學家久保田競博士指出“手是大腦的老師”,手的活動和感覺會在大腦中形成刺激和新的興奮點,產生新的聯系,改變腦循環(huán),有利于人的理解、記憶與思考。他還在書里特別創(chuàng)出了一套鍛煉手和手指的方法,幫助家長對嬰幼兒進行鍛煉。
其實孩子的手指運動發(fā)育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多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
?3~5歲:3歲的孩子會用手壓平、揉捏、敲打、搓動橡皮泥。
5歲:可以捏出小人、小動物、鳥巢或小碗。
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的手指能完成的動作越來越精細,手工活也越來越細致。這代表著大腦能更好的控制手,手部力量也更好。孩子的動手實踐是在腦的支配下進行的,手部活動越豐富,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創(chuàng)造力等思維能力就越能得到充分鍛煉。
多方面鍛煉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既然手指精細運動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那么在生活中,怎么鍛煉孩子雙手的感知,手腕、手指的靈活運用,手眼協調能力和空間判斷力呢?
1.力量訓練:手的力量指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寶寶手腕有力量,才能進行更多的鍛煉。
訓練手腕力量有握、舀、敲、拍手等動作,訓練手指力量有扣、戳、拔、插、按等動作。
比如:讓寶寶趴著,用手把住寶寶的食指,教他撥弄玩具,如小轉盤、小按鍵、算盤珠子等。讓寶寶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上下、左右、前后、交叉拍手等手部舞蹈動作。
隨著寶寶長大,就可以練習拍乒乓球、打羽毛球等運動。
2.靈活性:當寶寶6個月以后,手部的運動逐漸開始從手腕到手指。
訓練手腕靈活度的動作有拍、倒、抖、潑、搖、攪、手轉花等;手指靈活度的動作有捏、撕、擰、按、撥、抓等。
生活中讓寶寶用手拿食物自己吃,用大拇指和食指對捏抓取小物品,比如花生、米飯等。寶寶1歲左右開始練習用勺子自己吃飯,學會用勺子取物,運物等。
游戲時允許孩子撕紙、有目的的扔東西等。3歲左右讓孩子玩球、投球、拍球等運動。
3.穩(wěn)定性:孩子的手越穩(wěn),書寫、看書、游戲時能更好的完成。
1歲左右可以玩筆,涂鴉,翻書,撕紙,運物等。
3歲左右可以玩拼圖,剪紙,倒水,畫線,畫圓圈,涂色,穿珠子,搭積木塔等。
5歲左右可以進行控筆練習,讓孩子運筆更穩(wěn)、更流暢。
4.協調性:雙手的協調能力,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生活中多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脫衣服、刷牙洗臉、自己吃飯等。
游戲學習中開鎖、穿珠、拼圖、剪紙、畫畫、拼積木、玩磁力板、玩沙等。
精細動作發(fā)育對寶寶的智力與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手上的動作越復雜,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
其實鍛煉孩子的手指不只是光讓手指靈活,還要有力量、協調能力等多方面。簡單來說,就是給寶寶提供足夠多的鍛煉機會,讓孩子有多動手的機會,在動手過程中學習。
其實每個孩子一出生就擁有感覺統(tǒng)合的能力,家長要想高度、健全地發(fā)展起來,就需要做好兩件事:要在嬰幼兒時期和環(huán)境中和寶寶更多機會的互動,允許孩子更多機會動手,才能在大腦與身體不斷地順應反應下發(fā)展。
感謝閱讀
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是卿晨,一邊看書摸索育兒,一邊帶娃寫文分享經驗。關注我,分享更多的科學、實用、簡單的育兒方法,一起輕松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