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燉玉米一般燉多久 排骨燉玉米燉多久才好吃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6 15:03:01作者:未知
1、小暑吃藕。在江南地區(qū)素有小暑吃藕的說法,而且早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因與“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滿,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與荷花同作為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征。每逢小暑迎來,百姓們都習慣吃蓮藕。
2、小暑食新。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種民俗活動。在小暑過后嘗新米,客家人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jù)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jié)后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3、小暑吃餃子。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三伏天就在小暑節(jié)氣前后,而在這期間對北方人來說,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而且這一天吃到的餃子多是素餡,爽口的蔬菜包裹著蕎麥的清香,有效改善了人們食欲不振的情況。
4、小暑吃芒果。在臺灣地小暑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jié),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jīng)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于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5、小暑吃黃鱔。小暑節(jié)氣正是品嘗黃鱔的最佳時節(jié)。入夏之后,黃鱔體壯而肥,進入產(chǎn)卵期,其滋味愈加鮮美,滋補功能也達到高峰期。中醫(y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6、小暑吃六面。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之所以有這個講究,跟小暑悶熱天氣有關(guān),這個時候,多數(shù)人都會胃口不好,也是借著這個機會豐富面食品種,讓人們多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