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燉玉米一般燉多久 排骨燉玉米燉多久才好吃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30 19:14:12作者:佚名
1、油條其實起源于杭州;
2、《宋史》記載,油條在南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那時還不叫油條,而叫“油炸檜”。南宋時期,民眾無不痛恨秦檜,但無權(quán)無勢拿他也沒有辦法。當(dāng)時在西湖附近有兩個賣早點的飲食攤販,各自抓起一塊面團,分別搓捏成了形如秦檜和其妻王氏的兩個面人,揉捏在一起放進油鍋里炸,并稱之為“油炸檜”,一時,周圍的老百姓都心神領(lǐng)會般吃了起來以解心頭之氣。
3、老百姓當(dāng)初吃“油炸檜”是為了消消心中的憤懣之情。但一吃味道真是不錯,價錢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來越多。后來因為狀如長條,就被叫成油條,至今,有些地方,仍把油條稱為“油炸檜”。在杭州,百姓幾乎每天都可以被油條的陣陣香氣喚醒,外香脆,內(nèi)松軟,色澤金黃,油而不膩,配上一杯咸豆?jié){或者米粥,簡直是打開美好的一天的必備佳品。
4、除了油炸檜,杭州還有升級版——蔥包檜。老百姓們把“秦檜和王氏”放進鍋里炸還不解恨,還把他們“碎尸萬斷、千刀萬剮”,把大卸八塊的面餅放進油鍋里煎,蔥包檜兒一定要用力壓扁,烤至兩面金黃,加上各種蔥、甜醬,出鍋之后,香氣撲鼻、蔥香可口,既好吃又解了心頭之恨。
5、如今的油條和蔥包檜早已成了老少皆宜、家喻戶曉的早餐,各種創(chuàng)新吃法也層出不窮,但史書所記載的它們的來源仍是值得我們在吃油條和蔥包檜時,去體會當(dāng)時老百姓的心境,體會他們對民族英雄岳飛冤屈的憤懣,美食里不僅僅只有味道還藏著值得深思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