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12 12:50:12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環(huán)球時報新媒體
11日,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自己此前聲稱“歐洲正與俄羅斯開戰(zhàn)”這一措辭是一個錯誤。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在社交媒體發(fā)表回應。
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
1月24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上,貝爾伯克呼吁歐洲應當團結一致,并稱“我們正在與俄羅斯開戰(zhàn)”。由于德國一直以來都沒有對俄宣戰(zhàn),且極力避免被卷入俄烏沖突,因此貝爾伯克的激進表態(tài)不僅引發(fā)了德俄雙方的外交糾紛,還在德國國內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11日,在接受德國《每日鏡報》采訪時,貝爾伯克承認自己“與俄羅斯開戰(zhàn)”的表態(tài)犯了錯誤,還引用了一句諺語辯解道:“不犯錯誤的人就活不下去。”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
對于貝爾伯克的表態(tài),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回應:“如果你相信‘每個人都會犯錯’,且真誠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應該停止升級這場危機,避免讓更多的人死于西方援助的武器之下”,扎哈羅娃還表示,若非如此,那貝爾伯克“才是真正犯下了一個不可挽回的大錯”。
此外,不少分析人士觀察到,貝爾伯克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德國新安全戰(zhàn)略等議題上常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意見相左,并在公開場合發(fā)表與朔爾茨立場不一致的言論,有人推測這暴露了德國高層出現了嚴重的意見不和。
延伸閱讀:
媒體:德國援烏坦克后成"大怨種" 朔爾茨要與普京解釋
美國在俄烏沖突中又順利完成了一個坑人設計,成功把德國推進陷阱,也讓歐洲在俄烏沖突泥潭中陷得更深。和美國的綁定程度越深,意味著歐洲與俄羅斯的關系越加無法調和。
德國總理朔爾茨
“放豹出籠”誰危險
德國總理朔爾茨一直在避免更深度地卷入戰(zhàn)爭,如他一再強調的那樣,“這是俄烏之間的沖突”,但里應外合的推動讓朔爾茨無法保持“初心”。
外有法國、英國牽頭,相繼打破德國“不首先提供”的底線,又有美國打破“德國不會單獨行動,美國給了,德國才給”的準繩,完全不給想要用拖字訣的朔爾茨機會。
內有親美綠黨,帶頭逼迫德國政府向烏克蘭援助重型武器。一個提前放話“不排除向烏克蘭交付‘豹’式坦克的可能性”的德國副總理、一個致力于涉烏稱“歐洲國家正在與俄羅斯交戰(zhàn)”的德國外長,人心都向外,隊伍不好帶。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右)
德國《明鏡》周刊也不領會朔爾茨的良苦用心,更是直接以標題表態(tài),“用更多武器締造和平”。
朔爾茨迫不得已做出了向烏援助“豹”-2式主戰(zhàn)坦克的決定,同時作為“豹”式的生產國,德國也解封了擁有“豹”式坦克的第三國的轉贈許可。
烏克蘭得此助力,自然開心,但朔爾茨笑不出來,“美動我動”似乎達成了,然而美國又玩了個小花招,拉長美制主戰(zhàn)坦克的交付期,那么更近的歐洲、更多的“豹”式將成為俄烏戰(zhàn)場的主力。再之后,誰將為戰(zhàn)場上的烏克蘭提供相應的培訓、后勤補給、維護負責?還是大怨種歐洲,怨種中的怨種德國。
而且俄羅斯對于美西方大量向烏克蘭提供主戰(zhàn)坦克的行為十分憤怒,那么隨后因“豹”式活躍而被迫充當帶頭角色的德國,又會迎上俄羅斯什么樣的怒火呢?
俄羅斯駐德國大使涅恰耶夫就此發(fā)言,德國的決定極其危險,將把沖突升級到一個“新的對抗水平”,柏林的選擇標志著“德國最終拒絕承認對在二戰(zhàn)期間納粹政權犯下的罪行的歷史責任”。
拜登 資料圖
來自美國、俄羅斯兩方的鍋重重砸在德國身上。
繼續(xù)通話有用沒
在意識到其中牽扯和嚴重后果后,朔爾茨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打算繼續(xù)與普京電話交流,“如何讓世界擺脫這種可怕的局面”。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發(fā)言人佩斯科夫對此進行了回應,“目前的日程表上還沒有商定的對話,但普京過去和現在都對接觸持開放態(tài)度?!?/p>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發(fā)言人佩斯科夫 資料圖
不過,朔爾茨對于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方案,更傾向于俄羅斯撤兵,但這顯然不會被俄方接受,也注定了德國若是不轉變觀念,雙方只會無效通話。朔爾茨為此擺出了德國“優(yōu)勢”——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德國改變了能源供應系統(tǒng),不再依賴俄羅斯能源。
德國的窘迫并沒有得到盟友的共情,烏克蘭方面在獲援主戰(zhàn)坦克后,進一步要求德國援助戰(zhàn)斗機和潛艇,再逼德國新的底線。
惱怒的朔爾茨只能警告他國,“在涉及援烏武器裝備方面,不要進入持續(xù)競爭,相互抬價的狀態(tài)”。(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