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7 23:02:33作者:佚名
1、夏季高溫中暑了怎么辦
1.1、搬:迅速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電扇為他扇風,解開其衣領褲帶,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熱。
1.2、擦: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濕的毛巾或冰袋、冰塊放在患者頸部、腋窩或大腿根部腹股溝處等大動脈血管部位,幫助患者散熱。
1.3、服:感到不適時,及時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并多喝些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
2、夏季中暑的癥狀有哪些
2.1、中暑先兆: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蚵陨?。
2.2、中暑初期: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色、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 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fā)麻等,體溫正?;蚵愿?。
3、夏季如何預防中暑
3.1、衣著
外出時穿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切忌為了顯露身材穿著過于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3.2、飲食
夏天可進食含水量較高的蔬菜和新鮮水果,如生菜、絲瓜、冬瓜、黃瓜、西紅柿、桃子、西瓜、楊梅、梨等,用來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另外,飲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較好的選擇,既能補水,又能滿足營養(yǎng)之需。切忌為圖口爽而貪涼飲冷。
3.3、休息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勞。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diào)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diào)病和熱傷風。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nèi)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1、熱衰竭:由于人體持續(xù)暴露在高溫下失水失鹽過多,常表現(xiàn)為疲乏無力、極度口渴、煩躁不安、極度虛弱、食欲不振、頭疼、惡心、嘔吐和腹瀉,重癥者出現(xiàn)臉色蒼白、面容憔悴、皮膚冷而彈性差、體溫低于正常、脈搏微弱且緩慢和血壓降低等。
2、熱射病:醫(yī)藥代理網(wǎng)解析高溫使體溫調(diào)節(jié)出現(xiàn)障礙,易致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反應遲鈍、皮膚灼熱、干燥,多數(shù)人因汗腺疲勞以致功能衰竭呈無汗癥,老年體弱者更易發(fā)生。
3、熱痙攣:在高溫環(huán)境下,大量出汗損失過多的鈉鹽,發(fā)生水鹽平衡失調(diào),又因大量飲水而不補充鹽分,致使水分進入肌肉組織,產(chǎn)生肌肉痙攣性疼痛抽搐,痙攣以腓腸肌最為明顯,體溫正常或僅為低熱。
4、腎功能衰竭:藥品招商表示常由脫水、橫紋肌溶解、低灌注、溶血產(chǎn)物過多和尿酸鹽等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