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3-01-05 00:07:20作者:佚名
1、利濕退黃:大黃屬于苦、寒之品,歸胃、大腸經(jīng),有利濕退黃的功效,可以配伍其它中藥治療腸道濕熱積滯引起的痢疾,肝膽濕熱蘊結引起的黃疸、尿赤等病癥。
2、瀉熱通便:具有瀉熱通便功效,用于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與芒硝、厚樸、枳實等配伍。
3、解毒消癰:解毒消癰功效,用于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癤等。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4、行瘀通經(jīng)功效:用于產(chǎn)后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jīng)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于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5、大黃的禁忌:凡表證未罷,血虛氣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積滯、瘀結,以及胎前、產(chǎn)后,均應慎服。《本草匯言》:凡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并妊娠產(chǎn)后,及久病年高之人,并勿輕用大黃?!侗窘?jīng)逢原》:腎虛動氣及陰疽色白不起等證,不可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