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后如果恢復不好就會落下病根,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月子病。得了月子病以后產婦應該積極想辦法“補救”,只有早發(fā)現早治療才能更好的治療月子病。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對于月子病也僅僅停留在“聽說過”的程度,根本無法判別自己是否患上了月子病。其實,月子病是中醫(yī)的說法,是多種產后婦科疾病的統(tǒng)稱,接下來小編就教大家怎么判斷自己有沒有患上月子病,感興趣的朋友來了解下吧。怎么判斷自己有月子病月子病其實是中醫(yī)的疾病名稱,在西醫(yī)并沒有這個疾病,常??紤]是由于孕產婦在分娩的時候身體比較虛弱,內外空虛而導致風寒侵入人體引起的一種疾病。常見的表現就是在月子期間出現渾身怕冷、怕風,還有明顯的出虛汗、貧血等表現,同時可能會有關節(jié)的疼痛,在遇冷遇風以后疼痛會明顯加重,而且很多產婦還會出現情緒抑郁、頭疼等癥狀:1、關節(jié)疼:有些朋友時不時就在嘀咕,今天又腰酸背痛的了,各處關節(jié)哪哪都不舒服。之前聽媽媽講過一個朋友,當時家里窮,月子期間就到田里干活,現在只要一變天,膝蓋、肩膀就開始疼。其實,這就是月子期間吹風了,或者是關節(jié)受到壓迫所致。2、貧血:很多新媽媽生完孩子后,會感覺自己渾身乏力、經常頭暈,還老是出虛汗,其實這就是產后貧血的癥狀。生孩子本來就已經消耗了新媽媽大部分的心血和體力,加上有的新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沒有多攝入一些幫助補充氣血的食物,從而導致產后貧血眩暈的癥狀。3、頭疼:頭疼,也是很多新媽媽都會遇到的月子病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做月子的時候,用涼水洗頭了或者是跑到室外吹冷風了。4、冒虛汗:即使是在天氣不熱的情況下,寶媽會出現稍微動一下就出一身汗的情況,這要是放在生孩子之前肯定不會這樣的。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傷了氣血,冒虛汗就是因為氣血虛造成的,主要是寶媽在坐月子期間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如何預防月子病1、小心寒氣:產婦在產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風或是喝涼水,飲食方面也不能吃量或刺激性的食物。產婦平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身體勞累或精神刺激。正常分娩的產婦,剖腹產、自然流產后的產婦,都有患月子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注意。2、不要過度活動關節(jié):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會出現小問題,產后2-3周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jié)。3、服用產后補藥:中藥中的產后補藥對補充產婦氣血、幫助產婦產后快速恢復、預防產后病效果顯著,但必須在惡露排凈后服用,堅持寧遲勿早的觀念。因為在惡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補藥反而會誘發(fā)產后風??梢栽卺t(yī)師指導下,煎服具有補充體力之功效的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黃之類的藥材。4、食用適當的補養(yǎng)食品:預防產后風的食品有鯉魚、豬蹄、南瓜等。但補養(yǎng)食品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種。月子病怎么調理1、日常飲食:生產后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產后要多多補充能量,為了提供因為哺乳消耗的能量,但是生產后的頭兩天一定要吃的清淡點,容易消化,以后的飲食就要富于營養(yǎng)、能多提供熱量為主要原則。2、靜養(yǎng)的同時做些簡單運動:當剛剛生完后,產婦的身體非常的疲勞,所以頭兩天要好好的臥床休息,雖然說是臥床休息,但也是要多翻身,可以起床洗漱和上廁所等,打算要起床的時候,要先起來坐上片刻,不會覺得頭暈的時候才能下床,如果平時身體比較好,疲勞感已經沒有了,可以在生產后的二十四小時就下床活動。3、要做到心情愉快:不要動不動就發(fā)怒不安,要做到心胸開闊,不要給自己心理負擔,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能太過于勞累,在月子期間經常仰臥和胸膝臥位能有效的預防子宮前傾,也要多加強盆底肌肉彈性的縮肛運動,可以做產后健美操。產后恢復期如果出現上訴4種月子病表現就需警惕月子是否坐好了,如果觀察一段時間癥狀仍在持續(xù),建議到婦幼醫(yī)院做個檢查,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