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對才行,教你幾招同房技巧,提高懷孕幾率?。▋H限成年人查閱)
2023-01-24
更新時間:2022-08-02 15:07:00作者:佚名
記得女兒三歲時,我?guī)ソo外甥慶生,當(dāng)時外甥家餐桌上擺了一個大號的生日蛋糕,上面是可愛的小豬佩奇玩具和色彩鮮艷的奶油。女兒看到后迫不及待地趴到蛋糕前,那饞樣仿佛一口能把這個12寸的大蛋糕給吞掉。
“媽媽,我想要吃蛋糕?!?/p>
“不行,還沒給哥哥唱生日歌呢,等一下讓哥哥給你切一塊?!?/p>
“哇……我就是想要吃蛋糕,我就是想要那個小豬佩琪的玩具,我就是要!”一言不合就放聲大哭,讓我頓時覺得好沒面子,這么多人在場。
“給她先切一塊讓她吃吧,就她最小呢?!?/p>
“就是,給孩子吃吧,別讓她哭了?!?/p>
身邊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都在勸我讓孩子止住哭聲。
“豆豆,今天是哥哥的生日,他是小壽星,你想吃他的蛋糕,只有經(jīng)過他的同意才行,等一下哥哥許了愿后再切蛋糕,如果你還是哭鬧,那就站一邊哭夠了再過來吃。”
我蹲下來給她擦了擦淚,壓下去怒火平靜地這樣告訴她。
過了一會,女兒看沒人搭理她,都在給哥哥慶生,唱生日歌,自己擦了擦淚,也湊了過來唱歌。
我用眼神給了她一個贊!
我們常常說要給孩子“延遲滿足”,可是事實上如果運用不當(dāng),非但起不到延遲的作用,還會起到反效果。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延遲滿足”這個話題。
什么是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就是為了得到更長遠的利益而暫時犧牲短暫的利益,在經(jīng)歷等待或者層層障礙后而得到孩子想要的東西,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的意志和耐力。
比如:
1、0到3歲孩子哭鬧想吃糖的時候,讓他們哭一會,等哭得差不多的時候再給予滿足。
但是如果小寶寶餓了要吃奶,就要及時給予滿足,讓孩子得到充足的安全感。
2、3歲到7歲孩子在逛超市想要玩具哭鬧耍賴的時候,告訴他們不能買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走開,等他們情緒穩(wěn)定的時候再買別的東西進行安慰。
曾經(jīng)米歇爾教授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房間里有數(shù)十名兒童,在桌子上擺放著一盤精美的糖果,實驗人員告訴孩子們面臨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現(xiàn)在就吃掉糖果,第二種是等等實驗人員回來后吃掉糖果,如果能等到實驗人員回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糖果。
一部分孩子等待不及就立刻把糖果吃掉了,還有一部分孩子一直堅持到實驗人員返回后才吃掉糖果,作為獎勵,實驗人員把更多的糖果給了他們。
在多年的跟蹤調(diào)查后,米歇爾發(fā)現(xiàn),那些能堅持等待,延遲滿足的孩子更有毅力和抵抗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現(xiàn)出超人的適應(yīng)力和表現(xiàn)力。
延遲滿足能帶來什么益處?
在大肆渲染延遲滿足的益處時,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延遲滿足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好處?
1、孩子在表達自我需求時更充分。
延遲滿足的過程讓孩子們鍛煉了自身的忍耐力和性格,使得孩子們在追求自我需求的同時更加克制自己的欲望,在表達自我需求的時候更有耐心,不會太過倉促和急躁。
尤其在幼童時期表達自己需求的同時更能全面的感知自己的需求和克制需求,讓孩子更能培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2、孩子們更能將心比心。
在延遲滿足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比如家長正在忙著做飯洗衣服,孩子們非要家長陪他們玩,在告知孩子忙完就去陪伴他的時候,延遲滿足他的需求,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現(xiàn)在很忙,照顧家庭很累,生活不是每天吃喝玩樂,等忙完了再陪他。
這樣的延遲滿足感會讓孩子換位思考父母的不易,并且更能將心比心。
3、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有句話說得好:“除了父母在你小時候會盡量滿足你,長大后不是所有人都讓著你?!痹谠庥霰痪芙^,沒有及時被滿足的時候,孩子們需要更富有邏輯性的說辭去打動對方,才能使自己得到滿足,這就是延遲滿足帶來的邏輯思維的提升。
4、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價值。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孩童時期,當(dāng)孩子的意愿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孩子會大聲哭鬧,甚至趴地上打滾,更甚者會摔東西,大人為了不讓孩子哭鬧,就會不斷的向孩子妥協(xié),不斷滿足他們的訴求。
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們養(yǎng)成這樣的習(xí)慣,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會哭鬧撒潑。
延遲滿足,會讓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情緒價值,在想得到某種東西的時候?qū)W會等待,學(xué)會控制情緒。
孩子們的延遲滿足感如何培養(yǎng)?
培養(yǎng)良好的習(xí)慣和情緒價值,樹立良好的延遲滿足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去培養(yǎng)孩子的延遲滿足感,而不是輕易向其妥協(xié)呢?
1、獎勵法
在培養(yǎng)孩子的延遲滿足感時,要使用獎勵法的手段,讓孩子嘗到等待的甜頭。
比如:我的女兒尤其愛吃糖,在她大聲哭鬧嚷著要吃糖的時候,我拿出她最喜歡的貼畫,告訴她如果可以堅持兩個小時不吃糖,就獎勵你一個貼畫,如果再堅持兩個小時候不吃糖,我獎勵你兩個貼畫……
拿著貼畫累積到10張的時候可以給你換個棒棒糖。
女兒特別吃這一套,為了贏得貼畫,非常耐心的遵守這個約定,逐漸的,就會培養(yǎng)成延遲滿足感。
2、講故事法
在孩子的認(rèn)知能力范圍內(nèi),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要學(xué)會有耐心,學(xué)會等待。
比如:
我經(jīng)常給女兒講的故事就是豬八戒偷吃人參果,在猴哥偷來人參果后,大家都沒吃的時候,豬八戒忍耐不住一口把人參果吞掉了,甚至連味道都沒嘗出來,吃完了還問大師兄什么味道,在忍耐不住人參果的誘惑后,最后招來殺身之禍。
女兒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發(fā)誓自己一定不能像豬八戒那樣,貪吃,沒有克制欲。
需要關(guān)注的因素
龍能生九子,且各有各的不同,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培養(yǎng)延遲滿足感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并且根據(jù)孩子不同年齡段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采取良好的方式。
比如嬰兒時期,孩子餓了在想要吃奶的時候,父母若是過度的延遲滿足,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安全感,不再信任這個世界。
凡事均有度,合理的延遲滿足會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地成長,否則只會讓孩子推向深淵。
作者:等風(fēng)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zhí)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nèi)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guān)注我,持續(xù)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