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對才行,教你幾招同房技巧,提高懷孕幾率?。▋H限成年人查閱)
2023-01-24
更新時間:2022-08-15 18:05:21作者:未知
?大家好,我是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西紅柿媽媽!
兒子的幼兒園階段,我自己制作了一套字卡,卡紙上書寫一些簡單的字和拼音,還有孩子喜歡的動物和水果。認字卡用塑封機塑封,直到現(xiàn)在妹妹上幼兒園,學認字也還是用的那一套字卡,真的是超值了。
在我們小區(qū)里面,兒子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小杰,他和我兒子上的是同一所幼兒園,我們也經(jīng)常一起出去玩。在游玩的時候,兒子總有一個習慣,就是在大街上遇見認識的字,就要大聲讀出來,還會問我對不對。
小杰的媽媽對我說:“你平時不是最反對幼兒園小學化嗎?居然在家里偷偷地教孩子認識這么多的字,原來你說得不教,都是騙別人的。我家兒子那才是真正的不教,我和孩子他爸都認為應該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會給他一點點壓力,反正等孩子上小學再學唄,也是來得及的!”
我有解釋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主要是怕孩子上小學一年級跟不上,所以有時候會有意無意地教兒子認字。但她的想法還是那樣,認為他家孩子在上小學之前一定不會認!
看她篤定的態(tài)度,我也懶得和她多解釋了。后來,兩個孩子都上了小學,兩個孩子的學習差距立馬就出來了。
我兒子還是每天回家就去小區(qū)里玩,打球、騎車、奔跑嬉鬧,上學和玩都不耽誤。而小杰卻很少出來玩了,他的媽媽傍晚幾乎都被老師留下,這孩子跟不上老師的學習節(jié)奏,家長要在家輔導一下。
每天傍晚,小杰媽媽都要把孩子學過的功課幫忙溫習一遍,再把明天將要學習的預習一遍。整個一年級,孩子和大人都非常累。
我當然是反對幼兒園小學化的,認為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太多了小學的東西,會讓孩子上小學后沒有學習興趣。但是咱們孩子在幼兒園也不能不學一點東西,根據(jù)孩子的實際需要,還是要認一些簡單的字詞。不然的話,真的上小學后會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進度的!
?孩子不認字,一年級的學習會比較困難
雖然一年級的課程比較簡單,但是漢字是學習每一門課程的基礎。就好比數(shù)學題,題目要求的漢字,孩子看得懂和看不懂,他的做題效率就會差太多了,有的孩子十分鐘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有的孩子過了兩個小時了,還在那坐著發(fā)愁,數(shù)學是這樣,語文就更不用說了。
孩子在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下,慢慢就形成了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等壞習慣,影響后面的學習。
也有人說,孩子的困難就是暫時的,聰明的孩子終究會后來者居上。確實,有的孩子會克服這個不識字的障礙,在后續(xù)的學習上追趕上來。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沒有那么容易,孩子在一年級剛剛接觸學習就遭遇挫折,很多孩子就會喪失信心,就算是家長補救也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你明明知道,不識字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困難,就不要用自己的孩子做試驗品,看他能不能逆襲了。
孩子幼兒園階段識字,并不是幼兒園小學化,如果我們可以做到方法得當,還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益孩子的身心、智力發(fā)育。
我的兩個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基本上對于小學的語文課本,幼兒的繪本故事,實現(xiàn)了無障礙閱讀,學習學校的功課也是非常輕松的。我把自己教孩子識字的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家里有幼兒的父母,有一點點幫助。
①情景識字,讓孩子對漢字印象深刻。
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漢字,孩子吃的零食包裝上有漢字,衣服上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漢字,走在大街上、坐在汽車里,漢字的“教材”隨處可見。
孩子在具體的情景中識字,會更加形象生動,對漢字的印象也會更深刻,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情景,隨時隨地教孩子認識一兩個漢字,堅持下去積少成多,孩子的識字量就會多起來。
②游戲化鞏固,讓孩子愛上識字。
我為孩子們制作的識字卡,大多數(shù)都是隨著孩子識字而積累起來的,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用來復習鞏固的。
我和孩子自主設計了很多喜歡玩的識字游戲,比如“刮大風”的游戲,讓孩子說出來,“吹走”的那張卡片上,寫的是什么字。“開火車”的游戲,和孩子比賽,誰讀字卡又快又準確。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③閱讀識字,幫助孩子愛上閱讀。
我們的孩子其實對繪本閱讀都是比較感興趣的,他們喜歡繪本上鮮艷的圖片,也為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著迷。我們在為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識字,當孩子熟悉一些簡單的字以后,逐漸引導他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掌握更多的漢字。當孩子可以實現(xiàn)自主閱讀,孩子會覺得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都是不一樣的,除了我經(jīng)常用的這幾種識字方法,家長們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孩子興趣愛好去為他開發(fā)一些學習的方法。
互動話題:家長們,你會讓幼兒園小朋友識字嗎?
?Slogan:學習不一定能讓家長百分百地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但不學習一定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愿每位父母都能成為學習型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