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chǎn)中介的居間合同有效嗎(房產(chǎn)中介的居間合同有效嗎知乎)
2022-12-07
更新時間:2022-12-06 16:03:06作者:智慧百科
一、偷逃稅款是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
屬于經(jīng)濟類型的違法行為,也屬于經(jīng)濟犯罪。偷稅漏稅構成違法犯罪行為的,是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故意違反稅收法規(guī)、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jīng)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稅款,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shù)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jīng)處理的,按照累計數(shù)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jīng)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nèi)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偷稅和漏稅的區(qū)分是什么?
偷稅,是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guī)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shù)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jīng)營利潤等。
1、主觀方面不同。
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jīng)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
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漏稅與偷稅的轉化。漏稅行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為偷稅。
3、法律后果不同。
偷稅達到法定結果即構成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漏稅是一種違法行為,行為人只須補繳稅款并交納滯納金。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稅務犯罪,無論行為人是偷稅漏稅還是逃稅,只要是行為人實施了稅收方面的違法行為,就會被稅收行政機關予以處罰,在嚴重情況下,行為人偷稅漏稅的數(shù)額巨大的,還會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之后由人民法院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