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燉玉米一般燉多久 排骨燉玉米燉多久才好吃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4 15:21:33作者:未知
1、面條
立夏時節(jié),正是小麥登場的時節(jié),老北京講究吃面,意在慶祝小麥豐收。據(jù)說,立夏吃面這個習(xí)俗源于晉代。那時,吃面是為紀(jì)念北方麥?zhǔn)蘸蟮南矐c嘗新,又寓意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有句話說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強健體魄,為人們帶來好運。
老北京喜歡吃炸醬面。炸醬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和蛋白質(zhì),營養(yǎng)很飽滿。但是炸醬面的豬肉脂肪含量過高,常吃者易發(fā)胖,容易造成油脂攝入超標(biāo)。建議在食炸醬面時,可少放點瘦豬肉,多放點黃瓜,蘿卜絲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醬面所含的熱量。
除了炸醬面,北京人最愛吃的還有打鹵面。做打鹵面要先把黃花、木耳、口蘑用熱水發(fā)開,洗凈后,不要倒掉發(fā)蘑菇的水,濾出后打鹵用。取湯鍋加蔥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與黃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鍋里加入煮肉的湯和發(fā)蘑菇的水,加入鹽、醬油調(diào)味后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雞蛋,取出倒入湯盆,鹵就做好了。在起鍋之前,用鐵勺炸點花椒油,趁熱往鹵上一澆,嘶啦一響,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2、夏餅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現(xiàn)代多以海蠣餅代替。而夏餅經(jīng)常用于母親送給已出嫁的女兒。在立夏吃夏餅,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說。
制作夏餅并不復(fù)雜,有甜、咸兩種,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咸的,則更為豐盛,伴以鹽、韭菜、肉末、蝦米、香菇、胡蘿卜、雞蛋等。
夏餅是將和好的面壓成薄餅,里面包上肉絲、韭菜等,放入鍋中煎炸制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面餅,話豐收,其樂融融。
3、春卷
春卷分餅和菜兩部分,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得的燙面薄餅,講究圓、薄、滑。搟好的餅一定要再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著卷在里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味一流。
春卷里卷的蔬菜一般都是隨您喜歡來選擇,大多數(shù)家庭中會選擇簡單的豆芽菜、韭菜等。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級的春卷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制作而成。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xí)俗演變而成。春盤始于晉代,初名五辛盤。據(jù)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yīng)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制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卷筒形,既當(dāng)飯,又當(dāng)萊。這種小吃后來定名為春卷,并逐漸流行于城鄉(xiāng)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