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13 00:08:17作者:未知
作者 | 周智宇
仿佛是對舊的燃油時代的告別,傍上了華為的小康股份,要改名為賽力斯,全力加碼智能汽車。
7月11日晚間,小康股份公告稱,公司中文名稱將改為“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也將隨之變更為“賽力斯”。
接近小康股份的人士表示,此次更名,是小康股份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新征程的必然結(jié)果。未來賽力斯也希望能夠在全球智能汽車的競賽里,成為引領(lǐng)者、推動者。
要是在2021年之前,小康股份做出更名或者提出如此宏愿,大概率會被投資者無視,那時候,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小康股份的認知,僅存在于那輛與“五菱神車”高度相似的東風小康面包車上。
即便是在2019年5月,小康股份成立賽力斯,意圖發(fā)力新能源賽道,但賽力斯的品牌市場認知度依舊很低。在此之前,小康股份股價已陰跌了三年。
直到2021年4月傍上華為,宣布與華為深度合作之后,小康股份的命運就發(fā)生了轉(zhuǎn)折。同年年底,賽力斯與華為發(fā)布全新高端品牌AITO,以及問界M5。
同步地,則是小康股份的股價從2021年4月初的22.5元/股左右,至最高90.50元/股,漲幅超過三倍,躍升為千億汽車股,截至7月12日,其以1015.89億元的市值,在A股上市的整車公司中排在第六位。
更關(guān)鍵的是銷量起來了。有著華為加持的問界汽車,也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自今年3月交付以來,問界M5的交付量不斷攀升,分別為3045輛、3245輛,5006輛和7021輛。
據(jù)華為常務(wù)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透露,問界M7開啟預(yù)售后48小時,訂單量已經(jīng)突破5萬臺。
中信建投預(yù)計,全年下來,M5、M7等車型全年累計銷量預(yù)計會達到5萬-10萬輛。有了華為的加持,問界有望成為對標“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的品牌。
目前,“蔚小理”三家在港股的市值均超過1900億港幣(超人民幣1600億元)。小康股份想要真的能夠躋身造車新勢力的前列,銷量是個逃不過的問題。
從小康股份7月2日公布的產(chǎn)銷快報看,賽力斯確實已經(jīng)成為了其銷售的主力。今年6月賽力斯銷量7658輛,同比增長524.12%,占小康股份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六成;上半年,賽力斯累計銷量21581輛,同比增長884.98%,占新能源車型的47.3%。
小康股份方面亦表示,在去年和華為合作之后,雙方彼此賦能,在核心技術(shù)、產(chǎn)品及渠道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賽力斯的產(chǎn)品力和品牌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小康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在年初的一份內(nèi)部信中透露,2022年,小康股份會將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加大資源投入研發(fā)和服務(wù),推出更多的新車型,滿足用戶實現(xiàn)智慧出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wù)。
不過對于小康股份來說,現(xiàn)在貼在它身上的標簽,是“華為造車龍頭股”,甚至業(yè)內(nèi)也將小康、賽力斯視為華為的代工廠。華為與小康股份之間的合作是智選模式,小康股份除了與華為聯(lián)合進行產(chǎn)品開發(fā),要負責完成制造和交付工作。
但像華為在打造了問界出圈之后,與長安、廣汽等廠商合作也勢必會進一步深化,此外還有與極狐的HI模式,這些都會對眼下大熱的賽力斯造成威脅。在問界不再是華為的“親兒子”,沒有了唯一性之后,市場還會為賽力斯買單么?
鳥槍換炮的賽力斯,需要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