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5 22:40:27作者:未知
2019年12月,一艘巨大的海上工程船“開拓精神”號正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附近的波羅的海水域工作。據(jù)悉,這艘船正忙著把深海之中的天然氣管道接在一起,這條管道正是在歐美一些國家間引發(fā)外交角力的“北溪2號”。
據(jù)悉,圍繞“開拓精神”號的航行之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引發(fā)了一場俄烏雙方耗費數(shù)千萬美元的“游說戰(zhàn)”。這本是一場“司空見慣”的全球政治斗爭,但沒人能料到,這場“斗爭”最終會與一場“歐洲二戰(zhàn)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沖突”交織在一起。
↑資料圖。2018年8月16日,一艘管道鋪設船在德國盧布明附近的波羅的海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
據(jù)報道,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烏克蘭說客一直“瘋狂地”在華盛頓進行游說,“努力塑造美國對該國的積極反應”。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近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分析了俄烏兩國在沖突爆發(fā)前的“游說之戰(zhàn)”,并表示“事實證明,烏克蘭早期的游說努力至關重要,促使美國做出了有利于烏克蘭的決策”。
圍繞“北溪2號”的“游說之戰(zhàn)”
當“開拓精神”號正加速鋪設“北溪2號”管道的最后部分時,遠在4000英里之外的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家名為“約克鎮(zhèn)解決方案(Yorktown Solutions)”的小型美國游說公司與“開拓精神”號展開了“爭分奪秒”的比拼。
據(jù)報道,該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丹尼爾·瓦迪奇被稱為烏克蘭在華盛頓的“代理人”,他是一名說客和“全面策劃者”,他的公司負責了烏克蘭91%以上的游說活動。隨著“開拓精神”號距離完成目標越來越近,瓦迪奇的客戶們,即以烏克蘭國有能源公司領導的烏克蘭石油天然氣產(chǎn)業(yè)雇主聯(lián)合會(UFEOGI)成員的擔憂愈演愈烈。一旦“北溪2號”項目落地,俄羅斯與歐洲的交易將完全繞過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烏克蘭每年將因此損失數(shù)十億美元。
↑“北溪1號”與“北溪2號”線路圖
更讓烏克蘭人擔心的是,如果該國不再是天然氣運輸通道,會讓他們處于“弱勢地位”,“更容易遭受俄羅斯的襲擊”。最重要的是,這將使歐洲與俄總統(tǒng)普京更加“親密”。因此,基輔希望他們在華盛頓的人徹底扼殺“北溪2號”。
據(jù)報道,為此,瓦迪奇精心設計了一套“話術(shù)”:叫停這條天然氣管道符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并阻止俄總統(tǒng)普京在遍布美國盟友的歐洲大陸將其能源“武器化”。在瓦迪奇和烏克蘭利益團體的游說下,“阻止普京的輸氣管符合美國利益”的主張逐漸占據(jù)了上風。
2019年12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批準了針對“開拓精神”號等深水鋪設管道船只的制裁。第二天,“開拓精神”號的瑞士所有者AllSeas公司宣布停止鋪設“北溪2號”管道。隨后,瓦迪奇和烏克蘭“再下一城”:2021年初,他們將制裁范圍擴大至了“北溪2號”的融資和供應公司。
不過,在這場“游說戰(zhàn)”的另一端,前康涅狄格州議員文·羅貝蒂及前美國眾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副主任沃克·羅伯茨等華盛頓最知名的說客也在代表俄羅斯為“北溪2號”努力。
據(jù)報道,面對烏克蘭方面的攻勢,羅伯茨等俄羅斯說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在2021年5月推動拜登政府解除對了“北溪2號”的制裁。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都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化為虛有”。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曾有傳聞稱“北溪-2”項目申請破產(chǎn),但項目公司未予以證實。圖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公司瑞士總部
一年13541次“政治游說” 烏克蘭有三大“任務”
圍繞“北溪2號”展開的“游說戰(zhàn)”,僅僅是俄烏在華盛頓的其中一場“對臺戲”。
據(jù)報道,在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達到沸點之際,烏克蘭說客對華盛頓發(fā)起了一場“空前的圍攻”。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研究員本·弗里曼對美國官方的信息分析顯示,2021年,烏克蘭的說客用13541次“政治接觸”淹沒了美國國會辦公室、智庫還有媒體機構(gòu)。
相較之下,以“在華盛頓有最大的游說團體”而聞名的沙特說客在2021年僅報告了2834次的“接觸”和“聯(lián)系”,還不到烏克蘭說客的四分之一。
↑昆西研究所統(tǒng)計的2021年烏克蘭、俄羅斯、沙特、日本四國在美游說次數(shù)
本·弗里曼表示,在2021年的外國游說團體中,烏克蘭的影響力最為突出,其在華盛頓的政治活動是前一年的三到四倍。于是,他決定仔細看一看烏克蘭在華盛頓都干了些什么。
經(jīng)過分析,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烏克蘭說客最主要的三個“任務”是:破壞“北溪2號”管道,推動美國對烏的軍事支持以及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
報道稱,其中,300多名國會參眾兩院職員和國會議員共收到了8000多封來自烏克蘭游說集團的電子郵件、電話、見面請求等。烏克蘭最大的能源企業(yè)聯(lián)盟——烏克蘭石油天然氣產(chǎn)業(yè)雇主聯(lián)合會(UFEOGI)的說客還在國會大廈發(fā)布了“烏克蘭人要求美國參議院制裁普京的天然氣管道武器”“俄羅斯認為讓步是軟弱的表現(xiàn)”等新聞。
同時,他們還將重點放在了此前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的外交關系委員會成員身上。據(jù)悉2021年,他們至少被聯(lián)系了100次,且在多個場合讓工作人員直接會見了烏克蘭說客。
↑烏克蘭在華盛頓的說客“軍師”丹尼爾·瓦迪奇
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夕,隨著駐扎在烏邊境的俄羅斯軍隊數(shù)量增加,駐扎在美國的烏克蘭說客也在努力確保美國和北約的軍事支援,在這一過程中,美國智庫發(fā)揮了核心作用。
據(jù)統(tǒng)計,2021年間,烏克蘭說客與美國智庫進行了1100多次“接觸”,其中一半以上是專門針對“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大西洋理事會”隨后推出了“烏克蘭警報(Ukraine Alert)”系列報道,每天發(fā)布“有關威懾俄羅斯的”文章。
↑“大西洋理事會”推出的“烏克蘭警報(Ukraine Alert)”系列報道截圖
不僅如此,他們還多次“接觸”了一直主張在危機期間對俄羅斯采取“更軍事化”行動的“大西洋理事會”學者、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約翰·赫布斯特。
僅次于“大西洋理事會”的,是被視為鷹派的“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一直以來,該基金都在推進“俄羅斯-烏克蘭問題”的軍事化解決方案。據(jù)統(tǒng)計,2021年期間該基金與烏克蘭說客進行了180次接觸。
此外,《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的記者在2021年期間至少接觸了烏克蘭說客147次,包括安排與UFEOGI領導層的會面。
除了“贏麻了”的烏克蘭 美軍火商也獲得“超額回報”
上述報告顯示,通過密集的游說活動,烏克蘭說客成功“擴大了那些要求美國對俄烏危機做出更積極回應的人的聲音”。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烏克蘭說客的主要目標變成了獲取軍事支援。
據(jù)統(tǒng)計,烏克蘭迄今已獲得了美國500多億美元的經(jīng)濟和軍事支持,以及他們“希望得到的每一種武器”,包括數(shù)千枚反坦克和防空導彈,裝甲車、無人機、直升機、榴彈炮、反火炮火箭系統(tǒng)等等。
↑美國游說團體集中的華盛頓K街
最終,這份報告總結(jié)道,烏克蘭多年的游說努力,都在2022年得到了“回報”,他們顯然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事實證明,烏克蘭早期的游說努力至關重要,促使美國做出了有利于烏克蘭的決策?!?/p>
不過,烏克蘭利益集團遠不是這場幕后游說戰(zhàn)的唯一參與者。
據(jù)統(tǒng)計,俄羅斯2021年在游說和公關上花費了4200萬美元,相較之下,烏克蘭只有200萬美元。分析稱,俄羅斯的大部分開支(約3800萬美元)都花在了俄羅斯在美國駐站的媒體上,比如“今日俄羅斯(RT)”等。扣除這部分開支外,他們的開支仍是烏克蘭的兩倍多,但在同一時期俄羅斯說客只進行了21次“政治接觸”。報告稱,但很顯然,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他們的努力都成了一場空。
除了“贏麻了”的烏克蘭外,美國國防生產(chǎn)商在2021年的游說支出超過了1.17億美元,這些軍火商認為烏克蘭動蕩的局勢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商機。顯然,他們的這筆支出得到了“超額的回報”,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美國武器制造商通過向烏克蘭及歐洲盟友出售武器賺了數(shù)百億美元。
如今,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xù),華盛頓“親烏克蘭游說團體”的注冊數(shù)已經(jīng)擴大到了2021年的兩倍多。一些此前代表俄羅斯利益的游說和公關公司開始為烏克蘭客戶服務,甚至是提供無償服務。比如,此前代表俄羅斯銀行的水星公共事務公司(Mercury Public Affairs),現(xiàn)在正為烏克蘭的“全球區(qū)域發(fā)展機構(gòu)”進行免費游說,以“凈化”自己的公眾形象。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