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8 12:02:03作者:佚名
資料圖
作者:羽逸塵
當一個人鐵了心“坑爹”時,九頭牛都拉不住。
這不,王澄澄之后,又有人把“炫父”發(fā)揮到極致,“壕無人性”到沒朋友。
可以說,周劼以一己之力,把朋友圈炫富這事,抬高了N層門檻。
如果你想見“世面”,就看看他的朋友圈吧,那叫一個多姿多彩。
周劼今天跟單位的一把手吃飯。
周劼朋友圈
明天,就搞定父親的副局長職位,怎一個神速了得。
在下個朋友圈,周劼“不負眾望”公開恭喜父親,“應該已經定了”,說完特地謝了“家族所有人”。
周劼朋友圈
喜不自禁之下,他隨口“賦詩”:
“茍利國家生死以,家族傳承吾輩傳?!?/p>
別人都在悶聲搞“傳承”,生怕被人知道,而他要告知全天下。
或許,這就是“格局”的不同。
周劼很是自豪地說:
“兒子幫老子——嚴嵩,嚴世藩?!?/p>
底下,他還特意點明圖中煙的貴重,有錢且買不到,生怕沒人“識貨”。
炫富、炫背景兩不誤。
在保安面前,周劼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身份感”,他估計就差脫口而出:
“一個小小的保安,還敢問我是誰?”
直到出動三個保安一起把他迎進門,才露出狗眼看人低的假笑:
“謝謝,我已經來過很多次了,只是你們保安經常換。”
資料圖
一股濃濃的“豪門貴公子”的腐朽氣息撲面而來,秀人一臉。
這身份,不得配個20萬一斤的天價茶葉。
周劼朋友圈
周劼隨口一說,夠人浮想聯(lián)翩:
“大領導給了我一根煙,把我戒煙3個月打破了。這3個月,誰給我煙我都沒抽?!?/p>
周劼朋友圈
什么原則,通通都不重要了。
周劼張口就買了套別墅,還能和某領導做鄰居,令人嘆為觀止。
周劼朋友圈
周公子奢華慣了,換個華為就算“消費降低”、“樸素”。
周劼朋友圈
這張揚的氣勢,火速引來罵聲、質疑聲。
調查結果隨之而來:
#周劼已被停職#
圖片來源微博
在通報中,主要聲明的是,周劼只是江西國控集團“普通員工”。
通報
接著,再“澄清”關于周劼的夸張描述。
通報
其中“夸張”的部分,網友總結得很到位:
“他串起了一條線,他大伯,二伯,三伯,父親,母親等都是交通線的人,看來就業(yè)還有家族式的就業(yè)。”
網友評論
至于“20萬元一斤的茶葉”的虛假言論,只是小菜一碟。
通報
重點是他本人及父母名下共計6套房、總面積705平米。
通報
這,還是“普通員工”所具有的“能力”嗎?
圖片來源微博
回到問題的原點,周劼的就業(yè)與晉升,有多少“拼爹”的成分?
他的夸大,是否基于部分現(xiàn)實?
這種種疑問還在,不應草草收場。
否則,怎么給真正的“普通人”一個交代?
值得玩味的是,周劼刷屏全網的同時,沉默的“二舅”也持續(xù)刷屏,并帶火了“精神內耗”四字。
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于“二舅”的“療效”,網友分成兩撥陣營。
一方得到了鼓舞:
“看哭了,普通人面對苦難,掙扎奮斗的一生。二舅其實就是每一個不認命的你我,盡最大努力將爛牌打好。二舅的故事提醒我感恩當下的一切擁有,做具體的事,愛具體的人。”
網友評論
另一方則頗有些無奈:
“看這個視頻的時候其實哭了很久,但是看完依舊沒有覺得對我的內耗有什么用處?!?br/>
網友評論
誰對誰對?
沒有對錯,只是選擇不同罷了。
我想起了《三聯(lián)生活周刊》刊發(fā)過一篇文章,叫《那些“努力把頭露出水面”的年輕人》,其中一位畢業(yè)生說:
“一切都在改變,我只是想努力把頭露出水面?!?/p>
這就是普通人的真實寫照:
拼盡全力,也不及周劼們的十分之一。
這是我們反感周劼式炫富的最大原因:
占盡資源,享受幾代人積累下來的“便利”,還要對普通人冷嘲熱諷,甚至對他們踩兩腳。
生活很難嗎?
如果你問周劼,他會不屑于回答,并留給你一個白眼。
對他來說,什么“小鎮(zhèn)做題家”,題做得再好,也不過是一群傻子。
資料圖
他曾在朋友圈放下“豪言壯語”:
“我怕你會讀書??!名校研究生都別想那么容易進我單位?!?br/>“這個人當年仗著自己會讀書,看不起我們這種靠父母的人。呵呵,社會會教他的?!?br/>
我們甚至可以推斷,有周劼們在,一部分“小鎮(zhèn)做題家”的路也會堵住。
上不去,下不來,才華、能力施展不開,從而變得患得患失。
于是,“精神內耗”再次占領高地,擺爛也就不足為奇。
所以說,“二舅”很好哭,可哭過之后呢,還能保持樂觀的精神嗎?
太難了。
我們治好的精神內耗,都會被周劼們“打回原形”,再次“犯病”。
網友評論
努力過后,再無努力,不是悲觀,而是認命。
最近,一個27歲的小伙讓我感到莫名的心酸。
他長了一張“娃娃臉”,正面看像是才12歲,充滿稚嫩。
資料圖
可你再看他的背影,佝僂而又滄桑,分明有47歲。
資料圖
可以說,兩代人的縮影,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了。
天氣很熱,小伙兩天沒找到工作了,急得滿頭大汗。
他和記者的對話,充滿了無奈。
“吃飯了沒有?”
“沒有吃飯?!?br/>“沒錢吃飯嗎?”
“沒多少錢了,舍不得,還剩一百多塊錢。”
對于自己的狀況,他不敢告訴父母,更不敢伸手要錢。
一問,原來是他的父親中風了......
這對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也許,家里早已入不敷出,欠了不少錢。
小伙也很清楚,他不能再給父母增添哪怕一丁點負擔。
對小伙來說,父母既沒有能力給他鋪好“康莊大道”,讓他少走幾十年“彎路”。
他也沒能力讓父母過上無憂無慮、吃喝不愁的生活。
網友評論,“這才是最真實的老百姓生活,老弟,加油!”
回頭再看周劼的“普通”,諷刺感十足。
7月19日,湖北武漢,一男子在90歲母親面前痛哭不已,長跪不起。
資料圖
90歲的母親也哭成了淚人。
男子年輕時外出打工,可一直沒“混出名堂”,沒臉面回家。
這一走,就是11年。
他所有的偏激和心結,不過是個很樸素的愿望:讓母親安享晚年。
可就是這么“簡單”的事,他都自覺完不成,于是一直逃避不敢回家。
可悲,可嘆!
回到二舅和周劼的事情上。
我們大可以為二舅的故事感動,卻不能忘了更重要的事:
避免更多人成為二舅。
資料圖
怎么避免?
當然是阻止周劼們制造不公平現(xiàn)象,讓普通人的拼搏恢復意義。
試想,周劼們的存在,會形成一堵圍墻,擋住普通人的視野,踐踏普通人的努力。
那么,所謂普通人的努力,就改變不了現(xiàn)狀,改善不了家庭條件。
有再多“二舅”,也治愈不了內心的創(chuàng)傷。
俗話說,“強者只論輸贏,弱者在乎公平?!?/p>
而徹查像周劼這樣的人,讓他們不再仗勢欺人,普通人才有與周劼公平競爭的機會。
那么,“咸魚翻身”不再是一場笑話。
年輕人處于“精神內耗”的“毛病”,也就得到完全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