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1 19:40:29作者:未知
2013年4月,努某接到表哥劉某電話的時候,其實沒想那么多。
表哥在電話里告訴她,家鄉(xiāng)有不少女孩子挺羨慕她的,覺得她運氣真好,雖然是被騙到內蒙古去的,但是居然還陰差陽錯地找了個好人家。
聽劉某這么說,努某心里還覺得挺高興,所以對于劉某接下來要說的話,她也就覺得順理成章。
劉某告訴她,家鄉(xiāng)有幾個姑娘也想到內蒙古去找對象,讓努某去成都接一下。
努某答應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她自己從一個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的一份子,當然她也受到了法律的嚴懲。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資料圖
“幸運”的努某
云南省普洱市因為盛產普洱茶而聞名,這里是普洱茶最重要的產地之一。
盡管這些年普洱市在各方面發(fā)展得已經非常迅速,但是在十多年前,山區(qū)里依然還有不少貧困地區(qū),努某就生長在普洱市一個貧困的村莊里。
在以前的許多貧困地區(qū)有這樣一個惡性循環(huán):家里貧窮——孩子們都沒怎么讀書早早回家務農——務農收入有限——讀書少沒法干別的——家里貧窮。
努某的家庭也不例外,因為家境不好,再加上她又是個女孩兒,所以家人覺得能認兩個字就已經足夠了,總共也沒讓她上幾年學。
這種事在當?shù)卦缫阉究找姂T,再加上努某也沒多喜歡上學,所以她倒也不覺得有什么委屈。
她安安心心地在家里做農活,等著父母為她找一門合適的親事,然后結婚生孩子,就跟村里的其他女人一樣。
資料圖
不過,那些年往外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都不愿待在家里辛苦勞作,想要到大城市去打工,多掙些錢。
努某看見了一些人出去又回來,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的確比在家中做農活好得多,她也就動了心,想要到外地去打工。
父母原本很不放心,覺得努某一個年輕姑娘獨自在外實在太不安全了。
但是拗不過努某堅持要出去,而且他們也想著,如果能在外面多掙些錢回來也不錯,也就讓努某跟著幾個同鄉(xiāng)出去了。
事實證明,父母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2000年,20歲的努某出去沒多久就跟同鄉(xiāng)走散了,她從小就沒到過什么大城市見過世面,而且不會說普通話,對于什么防拐防騙的常識更是一無所知。
網絡圖片
對于一個人販子來說,還有誰是比努某更好的拐賣對象呢?
很快努某就被人販子給盯上了,在探得她的口風之后,幾個人熟練地布局收網。
他們以給她介紹高薪工作為由,將她帶到了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布察市四子王旗一個偏僻的地方。
在這里,努某被人販子賣給了一戶人家當媳婦。
當努某意識到自己被拐賣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人販子已經收了錢揚長而去,她面對著全然陌生的人和環(huán)境,毫無反抗和掙扎的能力。
如果說努某一開始還想逃跑的話,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她的這個念頭也逐漸變得淡薄,直至消失無蹤。
努某的性格本來就較為軟弱膽小,當木已成舟,她覺得反抗和逃跑都沒有太大意義。
買女人這種事,其實她也曾經見過,那些女人都過得極為凄慘,不是被捆在家中不見天日,就是被打得奄奄一息。
而買她的那家人對她還不錯,從一開始就挺和氣,沒有把她綁起來,也沒有打她。
而且努某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里雖然也較為貧窮,但總的來說物質生活還比她的家鄉(xiāng)更好一些,所以努某覺得在這里過日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在老家她也是要嫁人生孩子的,在這里也沒什么不好。
就這樣努某也就安心在這里住了下來,“買主”也就漸漸成了她的“家人”。
網絡圖片
過了幾年,努某已經完全適應了當?shù)氐纳?,她也不再認為自己是被拐賣來的女人。
在取得夫家的同意后,努某聯(lián)系上了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得知她的遭遇后想要把她接回家,努某反過來勸說他們,表示自己在這里過得還不錯,現(xiàn)在也已經生兒育女,就算嫁到這里來了。
她既然這么說,父母當然也就沒有再勉強她,努某就在四子王旗生活了下去。
人販子的幫兇
2013年4月,努某的表哥劉某給她打了個電話。
在一番鋪墊后才說,老家有幾個女孩也想像她一樣嫁到四子王旗來,想請她幫著聯(lián)系合適的人家。
網絡圖片
劉某的話雖然說得好聽,但是努某還是有些懷疑。
見此,劉某在電話里信誓旦旦地保證,這些女孩真的是因為聽說努某在內蒙古過得相當不錯,所以她們也想來這里找合適的好人家,而且事成之后還會給努某“謝媒禮”。
劉某的這一番話說得努某心里相當舒坦。
在她看來,老家的鄉(xiāng)親們認為她日子過得不錯是一件相當有面子的事。
更別說還有女孩子因為這個原因也想嫁到四子王旗來,所以努某沒再多想就一口答應了劉某的請求。
過了幾天,劉某又給努某打了個電話,這一次他是讓努某到四川成都去接人。
資料圖
在電話里,努某再次詢問劉某這些姑娘是不是自愿找對象的,劉某給予了肯定的答復,而且一再保證會以重金酬謝。
努某當然也想要掙錢,盡管她自己沒怎么出過遠門,但還是鼓起勇氣與一個朋友一同前往成都。
到達約定地點后,她并沒有見到劉某,等在那里的是劉某的妹妹勞某和16歲的娜某。
四人會合后便一起回到了四子王旗,努某將兩人安排在了自己家中住下。
隨后,劉某也來到了四子王旗找努某,他還帶來了另外兩名年輕的女孩。
劉某說:“不要把最早到的娜某和他帶來的那兩名女孩安排住在一起,他擔心娜某會游說那兩個女孩不要在這里嫁人?!?/strong>
資料圖
這番舉動十分可疑,這幾個女孩真的如劉某所說是心甘情愿到四子王旗找對象的嗎?
從劉某對她們的態(tài)度和言談中,努某很快發(fā)現(xiàn)這三個女孩以為她們是來找工作的!
她們也根本不是之前劉某說想到這里來找對象的家鄉(xiāng)女孩,此時就算努某反應再慢,也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在這幾個女孩面前,劉某也已經原形畢露,他威脅她們必須乖乖聽話,要不然就算把她們打死也沒有人知道。
當然劉某也告訴了努某實話,這三個女孩是他騙到這里來的,目的就是把她們賣給這里想要娶老婆的男性。
努某意識到,這幾個女孩和她十多年前所經歷的幾乎一模一樣,表哥劉某是在拐賣婦女!
網絡圖片
目睹犯罪行為的發(fā)生,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報警。那么努某是怎么做的呢?
她沒有報警,一方面因為劉某是她的表哥,她不想讓警察把自己的表哥抓走。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錢,劉某說,這三個女孩如果順利地賣出去,他會分給努某一大筆錢。
努某沒讀過什么書,對于“法律”二字基本毫無認識,此時的她覺得自己能從這件事中得到不少好處,這就已經讓她非常動心了。
而且她認為這些姑娘就像她自己一樣,嫁到這里也沒什么不好。
從這個時候開始,她就已經從一個受害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加害者的一份子。
網絡圖片
在出發(fā)去成都之前,努某就已經告訴周圍的人說有幾個女孩子會到這里來“找對象”,現(xiàn)在人也帶來了,努某更是積極地張羅此事。
她和劉某把這些女孩視作待價而沽的貨物一樣,想要賣個好價錢。
三個女孩被他們分開控制起來,不斷有當?shù)厝藖怼跋嘤H”。
努某的夫家當然也知道這件事,但是就連努某也是他們買來的,所以他們也不認為這樣做有什么問題。
他們不但沒有阻止努某,還幫著她到處宣傳,尋找買家。
在接待了幾撥來“相看”的人之后,劉某和努某的第1筆“生意”成交了。
網絡圖片
當?shù)厝宋淠诚嘀辛?6歲的娜某,劉某開價8萬元,但是武某家里也不算寬裕,所以一時拿不出那么多錢。
武某找到努某,希望她從中斡旋,讓劉某把價格降一些。
于是努某就成了買賣雙方的“中間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劉某同意以6.2萬元的價格讓武某帶走娜某。
武某湊夠了錢就來到努某家中,16歲的娜某跑不了也無法反抗,只能絕望地哭泣起來。
隨后劉某分了1萬塊錢給努某,努某心里十分高興,她已經完全忘記自己當初也是被拐賣到這里來的,也忘記了自己當年的無助和恐慌。
現(xiàn)在,她只看得到手里那厚厚的一摞人民幣,而且她覺得劉某還給少了,在她提出要增加報酬后,劉某又給了她1000塊錢。
資料圖
努某覺得這11000塊錢掙得實在非常容易,她喜滋滋地把這些錢揣進了自己兜里。
此刻她還沒有意識到,她已經和劉某成為了眾人都十分厭惡的人販子。
努某自己因為人販子而改變了一生的道路,在親眼目睹罪惡的發(fā)生后,她不但沒有對那些受害者伸出援手,而且就連自己也成為了幫兇。
違法的代價
在娜某被帶走之后,劉某陸續(xù)將另外兩個女孩賣掉,不過這兩次交易努某沒有參與其中。
對于拐賣婦女兒童的罪惡,公安機關從來是嚴厲打擊,只要有一絲線索,民警都會全力以赴地去調查。
能夠找回一位被拐賣的受害者,就能重新恢復一個家庭的完整。
網絡圖片
所以隨著法律的健全和打擊的力度增大,越來越多的人販子已經無處藏身。
劉某這一次拐賣三位婦女,也未能逃脫法律的懲治。
2014年12月,公安機關通過詳細的調查偵破了這件拐賣案。
劉某被抓獲判刑,三位被拐賣的姑娘也成功解救出來,回到了他們的家人身邊。
在處理這樁案件時,調查人員發(fā)現(xiàn),原來努某也曾經是被拐賣的婦女之一。
本來她也應該是這次打擊活動中被解救的對象之一,但由于她和劉某沆瀣一氣,為了一己私利而將拐來的婦女賣與他人并從中獲利。
網絡圖片
這種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所以努某也從受害者成為了罪犯,被警察抓了起來。
最終努某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以及1萬元罰金。
這一案件曝光后,有記者曾經前往采訪努某。
努某十分后悔,她一邊痛哭一邊告訴記者,自己當時什么也不知道就做了一件糊涂事。
其實,像努某這樣的人并非單一現(xiàn)象,大家從很多新聞上都可以看到,一些被拐賣的婦女也會成為拐賣別人的人販子。
她們不但沒有從自身的遭遇中吸取教訓,反而還通過這種手段來為自己牟利。
網絡圖片
這當然與她們的文化層次有聯(lián)系,因為接受教育太少,見的世面太少,所以往往目光短淺,只為眼前的蠅頭小利就可以放棄做人的底線。
至于法律法規(guī),在她們心目中更是一片茫然,就算多少知道一些也沒有當回事。
這也與他們本人的人品和素質有關,很多就算沒有接受太多教育的人,也是有基本的道德觀念。
努某知道自己被拐賣的時候不敢反抗不敢逃跑,滿足于稍好一點的物質生活,在別人恭維奉承時還頗為自得。
如果不是這樣,她又怎么會被劉某輕易說動,最后成為了幫兇呢?
很多被拐賣的婦女都極為不幸,她們不但就此遠離家人朋友,而且往往淪為生育工具。
網絡圖片
還有不少人會被轉手倒賣幾次,如果稍有反抗,人販子或者買家就會對她們一頓毒打。
她們也因此被打傷、打殘,甚至打死,一些人終生無法與親人再見。
盡管努某很后悔,但是后悔也沒有任何用,她已經觸犯了法律,就必須付出代價。
結語
努某被判刑5年是咎由自取,不過我們也應該反思,如果提高貧困地區(qū)的教育水平、遵紀守法的宣傳到位,那么像她這樣的人是不是就會少一些呢?
-完-
參考資料
張生全精彩歷史:《女子本是受害者,被拐賣到內蒙古十多年,為何最終被判刑5年》
編輯 | 不誤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