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03 19:40:23作者:佚名
在2009年九月一日的這一天,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新生招待處來了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往常接待新生的大部分都是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們,或者是一些年輕的輔導員們。
今年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校長竟然親自到了新生接待處,并帶領著一些高年級的學長們來到了北京的火車站上,去迎接一個十分重要的新生,這個新生是誰呢?
在來的路上,一些學生好奇的詢問過校長,但校長只說了這個新生的高考成績,他以563的高考成績成功的考入中國農業(yè)大學的。
他的分數(shù)并不是非常的高,單從分數(shù)上看,很難想象為什么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校長要來親自迎接他。
一同來迎接的師兄師姐們對他非常的好奇,當看到廖葳時,師兄師姐們都十分的震驚,因為這個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看起來竟只有十二三歲大,他竟然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
資料圖
這樣的傳奇人物不僅僅吸引到了中國農業(yè)大學的關注,也吸引到了貴州當?shù)氐囊凰久┡_集團有限公司的注意。
因為廖葳不同尋常的經歷,所以茅臺公司決定資助廖葳大學四年所有的生活費和學費。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廖葳就讀一年之后,茅臺卻突然反悔,拒絕繼續(xù)資助廖葳接下來的學費和生活費,這究竟是發(fā)生了什么呢?
這位十三歲考上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天才學子名叫廖葳。
他并不是出生于什么教育世家,而是生活在貴州一個偏遠的山村中。
父母受到的教育水平并不高,父親廖清義只是鎮(zhèn)上一所普通的務工人員,而母親郝家瓊由于要照顧年幼的廖葳,選擇在家務農。
一家人的收入僅靠廖清義微薄的工資,一家人過得十分的貧寒。
資料圖
廖葳便誕生于這樣的家庭中,在他快到兩歲的時候,一日陽光正好,郝家瓊抱著小廖葳來到家中的庭院中曬著太陽,感受著自然的氣息。
小廖葳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十分的好奇,指著庭院中的花花草草詢問著郝家瓊一些奇思妙想的問題。
這時從隔壁傳來了小孩的朗朗讀書聲“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p>
小廖葳聽著甚是有趣,便重復了一下。
郝家瓊覺得小廖葳正是對萬事萬物感到好奇的年紀,只當他在牙牙學語,沒有放在心上。
到了傍晚時分,郝家瓊想到白天發(fā)生的事情,開玩笑地問道:“小廖葳,你還記得今天隔壁哥哥背的那首詩嗎?”
本來郝家瓊是想和廖葳開玩笑,但小廖葳卻一下子就背出了那首詩,這讓郝家瓊感到十分的震驚。
資料圖
她以為這是偶然的情況,但想著自家的孩子已經兩歲了,也開始到了早教的時候,便到鎮(zhèn)上買了一本唐詩300首,想著通過學習古詩詞來引導孩子。
但沒想到的是,小廖葳的學習能力非常的強,背誦的速度非常的快,當郝家瓊朗讀過一兩遍之后,小廖葳便能完整的把整首古詩背誦下來。
背誦古詩詞一下子成了小廖葳的一個技能,每當家中有親戚朋友到訪時,郝家瓊總是興奮地讓廖葳展示他背誦古詩詞的技能。
這樣十里八鄉(xiāng)的人都知道了小廖葳的這個獨特的技能,很多老人都感慨廖家里面出了一個神童。
資料圖
當小廖葳進入正式的系統(tǒng)的學習之后,他的學習能力便完完全全地展示出來。
當班上的其他小朋友還在學習一些簡單的詞句和10以內的數(shù)字時,他已經完全可以掌握超過他年齡段所學的知識。
幼兒園時期學生學的知識大多數(shù)比較簡單,小廖葳和其他同學的差距并不大,到了小學時期,小廖葳已經不滿于老師的教學速度,開始自己購買高年級的教材自學成才。
在短短三年時間內便學完了小學六年學的所有的知識。學習的速度不但快,而且穩(wěn)固,經常在班上的成績位列前茅。
由于家境比較貧寒,成績又很優(yōu)異,于是學校就積極地讓小廖葳去參與校上和省上省上的數(shù)學比賽。
每一次比賽他基本上都能獲得一等獎,為家庭獲得了高額的獎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庭減輕了負擔。
資料圖
在學完所有的小學課程后,在和老師的商討下,小廖葳和他的家長一致決定進入初中學習。
為此,校方專門開會研討,最后決定出一套初中難度的卷子。如果小廖葳完成了考驗,便直接申請進入中學。
果不其然,小廖葳以接近滿分的成績完成了這套試卷,以九歲的年紀進入中學學習。
在小學時,廖葳的身形與同學們差距并不大,但到了中學時期,年僅九歲的他和其他人均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便有了很大的差距。
于是乎他成了學校著名人物,盡管他的年紀比班上的其他同學都小很多,但他的學習成績要遠遠高于其他同學。
在還沒有進入中學時期,為了讓他更好地接受容納中學的學習環(huán)境,郝家瓊為廖葳購買了一些中學的學習教材,讓他提前預習,了解初中的學習內容。
于是在進入中學學習后,小廖葳的成績依舊名列前茅,在參加的校上、市上的數(shù)學競賽后也屢獲第一。
資料圖
由于他年紀較小又常常沉迷于學習,與班上的同學溝通交流的時間很少。
班上的一些同學開始對他產生不滿,認為他性格不好,有一些同學對他出于嫉妒的心理,認為他占去了其他人的獲獎名額,于是對他心中頗為不滿。
但當時的小廖葳心中只有學習,對外在的一些紛擾并沒有很在乎。
不到三年的時間,小廖葳便已經全部掌握了初中的學習知識,又一次破格進入了高中學習。
高中的難度較初中來說是呈現(xiàn)幾何式的增長。
盡管廖葳被譽為神童,但對他來說學習高中的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他并沒有像其他天才一樣驕傲自大,反而他為了能獲得更多的獎學金,每日天不亮就起來學習,然后一直學習到很晚,其努力程度并不亞于其他的同班同學。
資料圖
可以說他的成功雖離不開天賦的加持,但與其努力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
在這樣的學習情況下,廖葳在高中時期仍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
當他的競爭對手換成即將成年的高三學子后,他仍然能擊敗對方,成功地將獎杯捧回,這與其努力是分不開的。
在高中學習了快一年時到了,在廖葳跟其班主任討論之后,他們決定在這一年報考大學。
為什么他要在12歲的年紀就想要讀大學,而不是在準備得更充足下進行高考呢,原因出自于他的家庭。
他的父親廖清義在鎮(zhèn)上上班,而母親郝家瓊則在村里,夫妻倆長時間兩地分居,加上家境貧寒,家中的許多事情都會引發(fā)夫妻倆的爭吵。
資料圖
每當廖葳獲取一些獎金時,這個家庭才能平靜一會兒。
這種情況讓年幼的廖葳覺得只有賺到錢才能讓這個家更好地維持下去。
于是他便想早一步邁入大學,早一點進入社會,為家庭分擔。
在這樣的情況下,廖葳在準備得不太充分的情況下,便選擇了邁入高考考場。
意料之中的是,盡管他的學習天賦非常強大,但高中的知識對他來說還是太難了,他第一次高考僅僅考了四百多分。
雖然可以上一個大專,但對于廖葳來說如果止步于一個大專學校,他的人生將會產生很多的遺憾。
于是他準備再讀一年書,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
資料圖
盡管廖葳已經很努力地增快人生的進程,但仍沒有阻止父母危如累卵的婚姻。
在他13歲這一年,長期的爭吵和兩地分居還是使夫妻倆的感情破裂了,他們在2009年選擇了離婚。
這樣的結果廖葳很難接受,他認為只有他考上了大學去賺了很多錢,他的父母可能就會重新在一起。
而這只是孩子天真的想法。
其實除了經濟上的問題之外,廖葳的父母在對廖葳的教育方面也產生了強烈的分歧,廖葳的母親郝家瓊認為孩子學習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
而孩子的父親廖清義則認為學習是廖葳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去過多的干涉。
在這一方面他們經常產生爭執(zhí),而兩個人誰也不肯服誰,最終因為種種的原因導致了離婚的收場,并不僅簡單單的只是經濟上的問題。
資料圖
在2009年廖葳13歲的時候,他參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
當他踏入考場的時候,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當他進入考室的時候,許多考生以為他走錯了教室。
當考試開始鈴聲正式響起的那一刻,同考室的考生才發(fā)覺與自己競爭的居然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朋友。
當然,讓他們更想不到的是,這已經是廖葳第二次參加高考了。
第一次高考的時候廖葳還會被周圍的環(huán)境影響,雖然他參加了高考,但他畢竟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目光干擾。
但13歲的廖葳在經歷了第一次高考的失利和父母離異的打擊后,心志變得更加的堅定,在考場上也更加的鎮(zhèn)定。
資料圖
當成績出來的時候,廖葳和他的家人一直焦急地等待著,這時候的廖葳看起來比平時更像一個13歲的少年。
第二次的高考果然比第一次的成績高出許多,廖葳的成績也打臉了許多十七八歲的學子,他以13歲的年紀居然考了563分!
遠超當年貴州的一本分數(shù)線,他的高考成績遠遠超過了當時貴州98%的高考學子。
在多方商討之下,他報考了中國農業(yè)大學,這可是一所211院校,是很多學生夢想中的學府,也是很多學子遙不可及的學校。
而廖葳在13歲的年紀,就考上了這樣一所重點大學。
廖葳想通過考上大學更早地進入社會來獲得金錢,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在他邁入大學的途中,金錢卻仍然成為了他的一道坎。
資料圖
當時中國農業(yè)大學的學費一年是7000塊錢,對于09年的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款。
多年來廖葳的家庭將家中所有的錢財投入到了廖葳的教育當中,家中的余額已經所剩無幾,為了能湊齊這7000塊錢的學費。
廖葳的母親不惜放下臉面,帶著廖葳的通知書一家一家的走訪親戚朋友,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之后,終于湊足了學費。
廖葳的老師聽到廖葳的消息后十分的感慨,于是幾個老師商量了一下湊了一筆錢,也資助了廖葳一部分。
就這樣揣著來自親戚和老師的錢,廖葳踏上了求學的道路。
雖然家中已經非常拮據(jù),但廖葳的母親仍放心不下他一個人從貴州到北京求學。
母子倆便乘坐最便宜的交通方式——火車,經過幾天幾夜的旅途來到了北京。
資料圖
13歲便考上中國農業(yè)大學這一消息讓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校長十分的震驚,他對這個孩子充滿了好奇心。
于是想在第一時間看到這個孩子,便和學校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們來到火車站去迎接廖葳。
在看到廖葳的第一眼后,校長心中不免產生了許多凄涼感,十二三歲正是年華正好的日子,而廖葳卻穿著洗到發(fā)黃的白T恤和幾乎褪色的牛仔褲,上面還有幾個補丁,腳上的帆布鞋也是破破爛爛的。
這與旁邊穿著光鮮亮麗的師兄師姐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寒門難出貴子,所以寒門中的貴子更加惹人欽佩。
資料圖
在去學校的路上,校長和廖葳便展開了溝通。
廖葳簡單地講述了自己的學生生涯,由于他小學、中學、高中都有跳級的經歷,于是廖葳在大學也想和中學階段一樣,僅僅用兩年就完成大學的學習,然后步入社會。
廖葳的想法得到了校長的肯定,在充分了解到廖葳的家庭情況后,校長便決定通過其他的方式來幫助廖葳完成學業(yè)。
校長將廖葳的基本情況展示出去后,和廖葳來自同一個地方的貴州當?shù)匾恢髽I(yè)茅臺集團對廖葳的經歷感到十分的好奇。
在經過調研之后,茅臺集團決定提供廖葳在校期間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助他培養(yǎng)成為人才。
當廖葳知道這一消息之后,壓在他身上的重擔仿佛一下子就被輕松地解決了,他不需要再考慮他的生活費和學費了,沒有金錢的壓力。
廖葳一下子覺得放松了許多。
資料圖
一開始他試圖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但他發(fā)現(xiàn)大學的課程和之前的學習完全不同。
大學的成績除了課堂上的成績之外,也會要求學生們參加一些社團活動等,以往廖葳只需要埋頭認真學習就可以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
但在大學期間,學校要求他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在社交方面,廖葳一直都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在他小學和中學時期,他便一直埋頭苦干的學習,和同學們的關系并不好,到了大學時期,他的年紀與其他同學差距越發(fā)增大。
很多學生因為他年紀很小,不愿意和他來往,并且由于年紀上差距實在過大,他的想法也和其他學生的想法大有不同,經常會和別人產生分歧。
廖葳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并沒有什么經驗,所以和別人的關系并不好,慢慢地,同學們都不太愿意和廖葳來往。
資料圖
常年位于學習成績第一的成績也使廖葳變得驕傲自大起來,自從生活費和學費被茅臺集團承包之后,他對學習便沒有緊迫感。
多年的學習經歷也使他變得非常的自信,他認為大學的學習并不算特別困難,便漸漸變得浮躁起來。
由于在大學期間他沒有什么朋友,也不再沉迷于學習,便想著通過其他的方式來打發(fā)時間。
而在大學期間,最多人選擇打發(fā)時間的方式就是沉迷于游戲。
在零幾年的時候,網(wǎng)吧剛剛興起,在學生中十分的風靡,網(wǎng)絡游戲層出不窮。
這讓從小就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的廖葳一下子深深地陷入網(wǎng)絡游戲中無法自拔。
資料圖
由于他不再需要為生活奔波,也沒有埋頭苦干的學習。
于是他將大量的時間都進入虛擬的網(wǎng)絡游戲中,一開始他還能控制住自己,但在發(fā)現(xiàn)自己沉迷于網(wǎng)絡之后,成績仍然能在班上達到前幾名的時候,他便日益的驕傲起來。
到了大二的時候,廖葳變得更加變本加厲,經常逃課去網(wǎng)吧打游戲,在考試之前甚至都沒有翻開書本。
于是在他16門考試科目中,他整整地掛了14門。
這樣的成績被茅臺集團得知后,他們不敢相信曾經這樣一個天才兒童變成了如今這個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的頹廢少年,于是在經過商討之下,茅臺集團決定終止對廖葳的資助。
資料圖
這樣慘不忍睹的成績不僅震撼到了茅臺集團,也震撼到了廖葳和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因為廖葳的成績常常以淚洗面。
她不知道曾經多么優(yōu)秀、上進的孩子,為何如今會變成這樣。
而廖葳看到自己的成績和茅臺集團的結果也是十分的后悔,他不想再過如此頹廢的生活。
在這迷茫的時候,廖葳和一開始對他抱有極大希望的中國農業(yè)大學校長進行了一次溝通。
校長雖然惋惜他沉迷網(wǎng)絡的事實,但仍覺得他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于是便詢問他在學習中的問題,發(fā)現(xiàn)廖葳并不喜歡他目前所在的專業(yè)。
為了挽救廖葳,校長將廖葳轉到他喜歡的專業(yè),并要求廖葳向他承諾,他會變來他原來上進的自己。
資料圖
到了廖葳喜歡的專業(yè)之后,他決定戒掉曾經沉迷的網(wǎng)絡游戲,專心地投入學習中。
幾年的時間并沒有讓廖葳的學習能力退化,天才仍舊是天才,在短短幾年的學習中,他便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了學校保送研究生的資格。
廖葳最終沒有成為像“仲永”那樣的人。
雖然廖葳的人生中有波折,但他最后卻仍然回到了正軌,成為了那個上進的自己。
一個人的天賦不一定會決定他的未來,但一個人的努力肯定讓未來更加的美好。
-完-
編輯丨大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