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2 11:01:00作者:未知
題圖
8月7日是立秋,這也說明秋天來了。
本該是酷暑去、涼秋來的季節(jié),全國各地卻依舊陷在高溫的泥沼之中。
很多人估計做夢也沒想到,熬過了38度的夏天,等著他們的是40多度的秋天。
天氣預(yù)報
氣象臺微博
往年的7月-8月,是長江的主汛期,“汛”就是水盛的意思。
但今年主汛期的長江是這樣的——
長江流域旱情
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而長江流域旱情的影響是巨大的。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提前100天進入枯水期;
鄱陽湖枯水期
今年是1951年有記錄以來,鄱陽湖最早進入枯水期的時間
“八百里洞庭湖”更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 8月2日還有約10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8月15日就縮小了750平方公里左右;
洞庭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在南京溧水的石臼湖沿岸,往年六七月就被淹沒的“龍貓草海”再次出現(xiàn),不少人聞訊趕來打卡,殊不知這是非常反常的異象...
石臼湖草海
截至16日下午3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長江流域6省市有78.3萬人次因旱災(zāi)需要生活救助,農(nóng)作物受災(zāi)面積1764萬畝。
根據(jù)@火星數(shù)據(jù)研究所統(tǒng)計:
8月上旬,重慶的降雨量比同期的歷史平均水平減少了55%。比歷史上有記載的最低水平1966年還低13%; 長沙的降雨量僅41毫米,比同期的歷史平均水平減少了89%,比歷史上有記載的最低水平1966年還少69%; 武漢的降雨量僅7.6毫米,比同期的歷史平均水平減少了81%,比歷史上有記記載的最低水平1966年還少45%; 合肥的降雨量僅9毫米,比同期的歷史平均水平減少了78%,比歷史上有記記載的最低水平1966年還少31%; 南昌與南京8月上旬則滴雨未下。
高溫還將升級,干旱還將繼續(xù)。
一場全人類的災(zāi)難,是否已悄然降臨?
美國有28個州正在經(jīng)歷「極端高溫」的炙烤。
新聞報道
我們開空調(diào)就會知道,一般20度-25度是最適宜的溫度,但「極端高溫」所指的溫度,是51.7攝氏度。
目前受到「極端高溫」影響的美國人約為800萬,然而紐約非營利組織“第一街基金會”預(yù)測,在未來30年中,這一人群將增至1.07億人。
美國地圖
1.07億人對于美國而言什么概念?
美國人口普查局曾預(yù)測,到2058年美國人口可能將突破4億。
也就是說,屆時將有至少1/4的美國人口受到「極端高溫」的波及...
媒體報道
這與我們完全無關(guān)嗎?
恐怕未必。
南京大學(xué)的相關(guān)研究者表示,到2070年,「極端高溫」波及的范圍可能近20億人。
2070年不過是40多年后,在看文章的你那會兒大概率還健在,誰都不能說自己不是那20億人中的一個。
高溫下的民眾
因為「極端高溫」,美國西部正在經(jīng)歷120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zāi)。
美國旱災(zāi)
截至11日,美國西部約70%的地區(qū)處于干旱狀態(tài),其中近30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被認為處于“極端”或“異?!备珊抵?,這也是最嚴重的干旱類別。
媒體報道
讓我們來更直觀地感受下美國的極端干旱。
米德湖是美國最大的水庫,它為亞利桑那州、內(nèi)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鄰國墨西哥部分地區(qū)約2500萬人供水。
2000年,米德湖還是一片豐盈水美,深藍色的湖水淹沒湖岸。
2022年,曾經(jīng)滿溢的湖水變成了現(xiàn)在干裂的裂縫,水位急劇萎縮。
圖源NASA,米德湖過去22年間的衛(wèi)星對比圖
2021年7月干旱期間的米德湖。白色的“浴缸環(huán)”顯示了水位曾經(jīng)達到的高度
7月23日在美國內(nèi)華達州拍攝的米德湖干涸的湖床
水位下降得有多夸張呢?
那些曾經(jīng)被深埋于湖底的船只、甚至是人類殘骸都“得以”重見天日,暴露無遺。
湖底的船只重見天日
、
媒體報道
不只有美國被熱浪、干燥席卷。
去年加拿大的溫度飆升到了49.6度,一周內(nèi)超700人猝死,死亡人數(shù)是同期的3倍。
但人類沒有反思,還是在繼續(xù)一意孤行地破壞環(huán)境,浪費能源,宰殺動物。
于是情況愈演愈烈。
高溫下的民眾
在今年7月11日至24日期間,西班牙監(jiān)測系統(tǒng)列出了1,682例與高溫有關(guān)的死亡病例。
這個數(shù)字或許還保守了。
除去新冠病毒的致死病例,西班牙在7月11日這一周,比過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死亡人數(shù)還多了2700人。
而西班牙官方則將這些病例歸因于「高溫」。
西班牙死亡人數(shù)
與此同時,英國宣布多地進入干旱狀態(tài)。
剛剛過去的7月,是1935年以來英格蘭最干旱的7月,英格蘭所有地理區(qū)域連續(xù)5個月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氣溫卻高于平均水平。
東北部的Wanstead公園出現(xiàn)一個完全干涸的大池塘
就連泰晤士河、萊茵河、多瑙河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暮恿鳎?strong>都正在干涸。
這是以前的英國“母親”河——泰晤士河。
曾經(jīng)的泰晤士河
現(xiàn)在泰晤士河的源頭已經(jīng)干涸。
泰晤士河源頭干涸
這是以前的歐洲第二長河多瑙河。
曾經(jīng)的多瑙河
現(xiàn)在是干涸的多瑙河。
多瑙河干涸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歐洲正在經(jīng)歷的干旱可能是5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似乎已經(jīng)有了一些不好的預(yù)兆。
河流的極速萎縮,讓幾個世紀前的一塊石頭“饑餓之石”露了出來。
饑餓之石
那是祖先為了警示后人而設(shè),意為如果看到那些刻在石頭上的字,人類或?qū)⒉坏貌幻媾R干旱、饑荒等苦難。
石頭上寫著:“如果你看到我,請哭泣?!?/strong>
饑餓之石
全人類的災(zāi)難,或許已經(jīng)來臨。
高溫,讓歐美地區(qū)陷入更深的干旱,野火蹂躪了數(shù)千公頃的森林。
美國國家消防中心(NIFC)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2年8月10日,40,775起火災(zāi)已經(jīng)燒毀了5,883,577英畝土地。
1英畝=4046.86平方米。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被燒毀的是多么遼闊的一片區(qū)域。
美國山火
加利福尼亞州格林維爾的迪克西大火肆虐,一所房屋被大火吞沒
野火同樣在法國南部燃燒,一夜之間超過12,000個足球場的面積被燒毀。
一個標準的足球場面積為7140平方米,12,000個足球場就是85,680,000平方米。
一夜之間,地球上又多了一塊8千多萬平方米的黑色“傷疤”。
法國山火
而在葡萄牙,今年大火至少燒毀了30,000公頃的土地。
1公頃=10000平方米。
葡萄牙山火
自工業(yè)時代開始以來,世界已經(jīng)變暖了約1.1 ℃。
這聽上去是不是還行?
但美國一項預(yù)測顯示,氣溫每平均升高1 ℃會使某些類型的森林每年的燃燒面積增加多達600%。
而氣候的變化,創(chuàng)造了更溫暖、更干燥的環(huán)境。這種情況下更容易產(chǎn)生火災(zāi),也正因為溫度和干燥,火勢更容易蔓延,更難撲滅。
火災(zāi)產(chǎn)生的成億噸的二氧化碳,全部進入大氣,加入到了大氣循環(huán),讓天氣愈發(fā)的極端、變態(tài)。
森林
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然而,等著人類的遠不止這些。
英國《衛(wèi)報》前幾天發(fā)了一篇文章稱:
人類滅絕的風(fēng)險,還沒有被充分探索。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全球變暖可能導(dǎo)致世界末日。
媒體報道
情況可能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糟糕。
接下來我說的話可能要突破你的固有認知。
住在北極圈附近的人民,夏天需要吹空調(diào)來降暑。
“不然夏天太熱了?!?/strong>那里的居民說道。
在北極圈內(nèi)俄羅斯的Verkhojansk小鎮(zhèn),當?shù)鼐用裼涗浀搅?8°C的地表最高溫度值。
是的,你沒看錯,48°C,北極圈。
媒體報道
這里以前是“全世界最冷小鎮(zhèn)”,在1892年的冬天,這里的氣溫曾低至零下67.8°C。
全世界最冷小鎮(zhèn)
這場極端高溫,比專家預(yù)測的早了80年到來。
今年也涼快不到哪里去。今年7月,北極圈的最高溫達到了32.5攝氏。
極地氣候是一個地球變暖的放大器,這個放大器的焦點,是如履薄冰的小動物們。
這是以前的阿德利企鵝,干凈潔白,可愛呆萌,走起路來昂首闊步的。
阿德利企鵝
它們比其他企鵝待在冰雪上的時間會更長,所以他們必須學(xué)會應(yīng)對極速升溫的天氣。
但顯然,它們還沒做好準備。
阿德利企鵝
全球變暖,讓它們的主要食物磷蝦大量死亡,數(shù)量銳減80%。
而溫室效應(yīng)導(dǎo)致了冰山崩裂,這些企鵝們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最近的海岸捕食,累的累死,餓的餓死。
在6年里,有15萬只阿德利企鵝因捕食困難死亡。
媒體報道
這座冰山的崩塌后來還釀成了一樁慘劇。
冰層碎裂,融水大量入海結(jié)冰,使得2017年的夏季海冰過厚,為了捕食來喂企鵝寶寶,成年企鵝需要多走上100公里。
這就導(dǎo)致很多企鵝寶寶在等待食物的過程中被活活餓死。
最后,18000對企鵝生的企鵝寶寶,只有2只存活。
遍地都是剛出生的企鵝寶寶的尸體
過去25年來,南極半島阿德利企鵝的數(shù)量下降了65%。
曾有人預(yù)言,如果人類沒有覺醒,不到10年,阿德利企鵝將會在地球上消失。
它們所有在地球上的蹤跡,都會成為歷史,紀錄片。
下一個滅絕的,會是誰呢?
是在俄羅斯垃圾桶里翻找人類食物的北極熊?
北極熊翻垃圾
是如果全球變暖沒有得到控制,將在世界范圍內(nèi)面臨生存威脅的60%的魚類?
海底
還是,北極的冠海豹、北極的獨角鯨、南極的帝企鵝?
南北極動物
人類總是自大地認為,那森林的野火燒不到自己頭上,極地動物們的哭聲輪不到我們憐憫,我們是萬物之主,地球之王。
但大自然才不管你的自以為是。
人類正在一點一點地因為自己的狂妄、毀滅而引火上身。
受異常溫暖的天氣影響,南極洲的“末日冰川”也正在以5500年來最快的速度融化。
之所以叫“末日冰川”,是因為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洲融化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但很顯然,融化速度還在加快。
思韋茨冰川的面積約為19.2萬平方公里(幾乎和英國一樣大),當它損失了大約5950億噸的冰后,全球海平面上升了4%。
冰川融化
與此同時,格陵蘭島北部的冰山正在極速融化。
7月15日至17日之間,格陵蘭島每天有60億噸融化的水涌入海洋,三天的冰雪融化量足以填滿720萬個標準奧林匹克游泳池。
如果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5米。
視頻截圖
到那時,最可能受到波及的,可能是我們中國。
都不用等全球海平面上升7.5米了,只要溫度再增加2度,上海就可能會被淹沒。
同樣危險的城市還有天津、深圳等。
數(shù)據(jù)圖
圖源:climate centra,圖為上海的計算機模擬渲染圖,分別增加了2℃(頂部)和4℃(底部)
不要覺得土地被淹沒是危言聳聽,印尼已經(jīng)有兩座小島因海平面上升被淹,從此渺無蹤影。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關(guān)心動物,也不住在上述的幾個城市,依舊認為全球變暖與自己無關(guān),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個。
大家知道永凍層嗎?
永凍層
永凍層是持續(xù)多年凍結(jié)的土石層,它在地球上約占陸地面積的20%,現(xiàn)約有500萬人生活在北極永凍層上的城市。
氣溫正常時,它堅硬無比,但隨著氣候變暖,永凍層正在一點點融化。
生活在永凍層上的居民隨時面臨房屋開裂、道路彎曲和管道破裂等威脅。
想象一下,生活在一塊每天都在融化的冰上是種什么感覺?但那就是那幾百萬人每天的日常。
資料圖
在俄羅斯雅庫茨克等西伯利亞城市中,永久凍土融化導(dǎo)致地基軟化,損壞了城市內(nèi)的建筑物
但這還不是最值得擔憂的。
永凍層的融化,還可能釋放出古老、神秘的未知病毒。
科學(xué)家就曾在凍土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兩種新的巨型史前病毒,其中一種名叫Mollivirus sibericum的病毒已經(jīng)沉睡了三萬年。
史前病毒
CNN曾報道稱,一些在北極永久凍土中冰凍了2.4萬年的微型“僵尸”(蛭形輪蟲),在俄羅斯的一個實驗室里被復(fù)活并繁殖出了克隆體
那些病毒只是暫時休眠,一旦有合適的溫度和宿主,它們就能復(fù)活,生命力頑強到超乎人類想象。
我們對那些史前病毒知之甚少,根本不知它威力的全貌。
我們也不清楚,凍土里究竟都沉睡了哪些病毒,但《北極報告》曾推測,天花或黑死病這樣的已經(jīng)被消滅的疾病,很可能被封凍在永久凍土中。
那些沉睡萬年的魔鬼,會毀滅人類嗎?
所以,看到這里的你還覺得全球變暖與我們無關(guān)嗎?
人類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或許從現(xiàn)在起哪怕少開一天空調(diào),點外賣選擇不要一次性餐具,都是在拯救地球母親和我們自己的生命。
不要等到最后一棵樹被砍倒,最后一條河被污染,最后一條魚被捕殺,我們才會領(lǐng)悟錢不能果腹。
讓更多人懂得:保護環(huán)境就是在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p>
ref:
現(xiàn)代快報:石臼湖“網(wǎng)紅草?!?、鄱陽湖落星墩提前“露臉”,長江流域這些湖泊還好嗎?
第一財經(jīng):北極圈穿短袖短褲空調(diào)續(xù)命,地球冷極變“全球升溫最快”地區(qū)
本文系原創(chuàng)文章發(fā)布,作者:阿美,當?shù)爻龈灞容^慢的美女。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