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22 13:00:17作者:佚名
(原標題:新版紅綠燈復雜規(guī)則引爭議,車主吐槽)
極目新聞消息,近日,各個城市開始逐步實施新版紅綠燈,不少車主表示新版紅綠燈太繁瑣,很難看懂,特別容易造成誤闖紅燈的行為,有車主吐槽說:“5天扣完了12分,連看到綠燈都不敢走了。”
8月21日,新版紅綠燈的設計者開直播,本想通過和網友互動的方式來解釋一下新版的設計,教大家怎么正確及時地辨認信號,卻遭遇網友的猛烈批評,開播10分鐘就被迫下播,可見有很多駕駛人真的對新版紅綠燈極不適應,非常不滿。
紅綠燈是交通信號燈,其主要功能是協(xié)調和疏導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所以簡明易懂,讓車主能夠快速反應,尤為重要。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由公安部組織開展了公安交通指揮系統(tǒng)標準的制定工作,其間,紅綠燈的國標經歷了2003年和2011年兩次修訂,都有較大的修改,但是卻沒有引發(fā)此次這樣的吐槽狂潮。一來大概是當時的社交網絡還未發(fā)達至此,二來是改動也沒有這次這么大刀闊斧。
新國標紅綠燈逐步開始試點使用(圖源:網絡)
這一版的紅綠燈早在2017年7月1號就已經落地,但是直到最近才逐漸開始試點使用,引發(fā)最大爭議的有兩點:其一,新國標紅綠燈有三行三列,共有8種通行規(guī)則,相比較之前,每個車道都有單獨一組信號燈,直行、左轉、右轉都有箭頭燈,新國標的直行燈只有圓燈,讓很多看慣了從前的車主,會有些迷惑,反應不過來;其二、為防止車主搶秒,新國標紅綠燈取消了讀秒,等待紅燈的時間不再那么直觀可見,也讓一些趕時間的人覺得很焦慮。
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網友覺得,原來的紅綠燈就已經挺好,為什么在設計上要化簡為繁,給車主制造麻煩,這樣真的對維護交通秩序有幫助嗎?而且,換紅綠燈是要花錢的,全國這么大規(guī)模地換,不是一件小事,難道不應該先跟公眾告知一下,商量一下嗎?
其實,理性看待新版紅綠燈,其改變并非全無依據(jù),任性而為。據(jù)公安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8億輛,其中汽車3.12億輛;機動車駕駛人4.94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56億人,路上的車流量會有多么龐大,可想而知。很多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寬,車道越來越多,而舊版信號燈的左轉箭頭指示,與對向的右轉箭頭指示、直行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之間往往會發(fā)生沖突,所以新版紅綠燈就出現(xiàn)了各自分開,獨立控制的九宮格。
新版紅綠燈設計者呼吁網友理性交流( 圖源:短視頻平臺截圖)
至于取消讀秒,是因為據(jù)交警部門統(tǒng)計,很多司機把握不準綠燈倒計時剩余的時間,以及自己車輛與紅綠燈之間剩余的距離,出現(xiàn)闖紅燈或追尾的現(xiàn)象。在日常通行中,我們也的確看到很多外賣小哥,幾乎是倒數(shù)還剩下3到2個數(shù)的時候,就開始加速通行,增加了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幾率。
總體而言,隨著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路上車輛的不斷增多,交通信號燈的更新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司機也好,行人也好,都已經對舊版紅綠燈習慣成自然,一下子要適應如此大的改變,的確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試錯空間,扣罰太多,必然會引發(fā)大家的不滿,讓更多人對新版紅綠燈感到畏懼,反而不利于其推廣,不但給百姓出行添了堵,也給政府公信力抹了黑。
網友總結的新版紅綠燈怎么看的方法 (圖源:網絡)
新事物的出現(xiàn)必然有一個磨合和適應的過程,其實,2021年9月,洛陽就已經開始采用新國標信號燈顯示方式,而近日,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試點。試點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聽取民眾的反饋,盡可能把問題窮盡,讓矛盾凸顯,從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并且將最終的原則、標準廣泛向社會宣傳。所以,現(xiàn)在這些吐槽,都是給試點提出的非常真實的意見,相關部門應該廣開渠道、積極聽取,仔細論證,認真把關,并在試點過程中逐步調整,不能讓車主們一到了路口就開始緊張,連車都不會開了。
車主們也不能一味“喜舊厭新”,有建設性的意見當然可以提,但是該學習的方法還是要學習,該遵守的規(guī)則還是要遵守,唯有民眾和相關部門一起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要求,遵循方便群眾的原則,讓新版紅綠燈發(fā)揮其智能調節(jié)的先進功能,避免各類安全隱患,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才能體現(xiàn)紅綠燈改版的良好初衷,提升交通服務的質量,讓更多人在路上走得順暢、安全。
延伸閱讀:
從新版紅綠燈熱議說起:世界第一盞交通燈曾令警察喪生
據(jù)媒體報道,近日,各個城市開始逐步實施新版紅綠燈,有關“新版紅綠燈”也成為熱議話題登上熱搜。
其實,交通信號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比機動車的普及還早。1868年,出現(xiàn)在倫敦的世界第一盞紅綠燈在當時還成為人們爭相打卡的地標,但隨后出現(xiàn)的意外也造成了一名警察殉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紅綠燈歷史上的那些事兒。
新版紅綠燈
19世紀,英國工業(yè)革命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倫敦人口急速增長,雖然當時路上主要是馬車,但交通問題開始顯現(xiàn)。
1859年10月,英國一位紡紗工人想出一個用燈光顏色控制交通的辦法,可惜此發(fā)明并未引起政府重視。過了幾年,由于英國議會大廈門口的十字路上常出現(xiàn)馬車撞人事故,人們才覺得有必要設置交通信號燈。
世界第一盞正式投入使用的交通信號燈出現(xiàn)在1868年12月10日,這盞身高7米,由英國機械師德·哈特設計的紅綠兩色煤氣燈,出現(xiàn)在了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一位警察手持長桿牽動皮帶轉換紅綠兩色:紅燈停,綠燈行。
為什么選用紅綠兩種顏色?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當時英國已婚婦女多著紅裝,未婚者著綠裝,以示區(qū)分,紅綠燈的靈感來自于此。第二個解釋更為科學,因為在可見光中,紅色波長最長,在霧氣或者塵土飛揚的環(huán)境中穿透距離最遠,紅色作為警示信號燈最合適,而綠色則象征生命,與通行有些許聯(lián)系,當時鐵路交通已大面積使用了紅綠信號燈。
這盞信號燈不僅大大減少了議會大廈門口的交通事故,也引來不少倫敦市民,以及紐約、巴黎、柏林的官員們的廣泛圍觀。有人專門出租馬車接送參觀者,賺取了不少好處,小商販們也圍著這里做生意,場面很是熱鬧。
遺憾的是,這盞交通煤氣燈只存在了23天就因為爆炸事故被拿下,事故中還有一名警察喪生。
資料圖
英國人的煤氣信號燈曇花一現(xiàn),但隨著電燈的普及,交通信號燈迎來了新的發(fā)展。1914年,美國克里夫蘭市的街頭第一次出現(xiàn)了以電作為能源的交通信號燈,依然由人工控制;1917年美國鹽湖城率先使用了聯(lián)動式信號控制系統(tǒng),六個路口的信號燈成為一個系統(tǒng),可以統(tǒng)一控制……1950年代時,計算機被應用到交通信號燈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智能化管理。
中國最早的馬路紅綠燈,出現(xiàn)在1928年的上海英租界。交通信號燈誕生之初只有紅綠兩色,一些中文資料上記載,黃燈是由中國人胡汝鼎發(fā)明的。
胡汝鼎生于1905年,早年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曾為愛迪生的高徒。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任職員時,有感于紅綠燈變化瞬間給行人過馬路帶來的危險,萌生出在紅、綠燈中間再加上一個過渡性質的黃色信號燈的想法,并得到采納。
但這種說法也有爭議,據(jù)報道,早在1920年,美國警察威廉·波茨用價值37美元的電線和控制板,制作了世界上第一組四個方向的紅綠黃三色交通信號燈,并在美國投入使用。由于當時知識產權意識不強,這項發(fā)明未申請專利。
交通信號燈給現(xiàn)代交通帶來的安全與便利不言而喻,但在有些地方,人們更傾向于取消信號燈,想依靠人類自身的道德和安全意識維護道路秩序。
2006年,作為試點,荷蘭、丹麥、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已經有7個城鎮(zhèn)和地區(qū)嘗試取消街上所有的紅綠燈和指示牌,讓司機和行人通過自我約束來維持交通秩序。司機們沒有交通燈可依靠,只有慢慢開車,注意兩旁的行人,車速變慢了,交通卻比以前更加通暢。(宗禾)
編輯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