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讓自比袁崇煥的蘇貞昌下臺, 蔡英文要誰來參加2024年臺灣選舉?

        更新時間:2023-01-30 15:00:09作者:智慧百科

        讓自比袁崇煥的蘇貞昌下臺, 蔡英文要誰來參加2024年臺灣選舉?

        在糾結了近兩個月后,臺灣地區(qū)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月27日正式走人,留下的是硝煙再起的民進黨內派系傾軋,以及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的期待。


        資料圖

        蘇貞昌:心有不甘地走

        在去年11月的島內地方選舉中,執(zhí)政的民進黨遭遇慘敗,21個縣市中只拿下5席,綠色版圖被壓縮到臺灣南部一隅。最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贏得14席,并且獲得島內政治經濟中心臺北及人口第一大市新北市的執(zhí)政權。

        島內普遍認為,這一結果與其說是國民黨“選得太好”,不如說是民進黨“做得太爛” 所致。這些年,民進黨當局不僅在經濟領域乏善可陳,其堅持的“臺獨”政策更讓臺灣海峽兵兇戰(zhàn)危,讓島內民眾最終用選票作出選擇。

        按照島內政治邏輯,敗選的政黨需要“懲辦戰(zhàn)犯”。首當其沖的是蔡英文,她在敗選當晚即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也是她第三度因為選舉失敗而交出主席職務。

        第二個眾矢之的就是蘇貞昌,然而他在拖了近兩個月后,迫于黨內外巨大壓力,才在本月19日心不甘情不愿地宣布“內閣總辭”,之后輕描淡寫表示,“自己有一些地方做得確實還不夠好,還有很多應該再改進、再加強的地方”。

        都說民進黨是選舉機器,蘇貞昌此番因為民進黨選舉失利而走人,但4年前他卻是因為民進黨選舉失利而上臺。2018年底,民進黨在上輪地方選舉中慘敗,時任“閣揆”賴清德引咎辭職,蘇貞昌于次年1月上任。當時島內就認為,蔡英文為了挽回選舉頹勢,選擇很有政治能量的蘇貞昌出山,就是希望盡快穩(wěn)定島內局勢。

        比起蔡英文的前兩任“閣揆”林全與賴清德,蘇貞昌資格老,既是民進黨創(chuàng)黨元老,又當過黨主席、臺北縣(今新北市)縣長;他還處事強硬,即便被民意代表斥為“酷吏”仍欣欣然。在之后的4年時間里,蔡英文與蘇貞昌各取所需,強勢的蘇貞昌掌握島內行政主導權,在替蔡英文沖鋒陷陣的同時,也將自己人馬塞入行政機構,把女兒蘇巧慧培養(yǎng)成了民意代表。

        在任1466天,蘇貞昌成為島內自進行直選以來任期最長的行政機構負責人。至于其下一步去向,有分析認為,76歲的蘇貞昌已進入政治暮年。此番離職后,很難再有機會重新出山。有臺灣媒體調侃,對于其本人或許會“失意”,但對于臺灣民眾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資料圖

        賴清德:憑空多個對手

        有意思的是,就在之前蘇貞昌將走未走之時,他忽然自比為明末大臣袁崇煥,說:“袁崇煥不死,清兵怎么入關?”

        如果他是袁崇煥,那么亡國之君崇禎就是蔡英文,他口中的“清兵”恐怕暗指賴清德。這段話言下之意就是,自己這么一走,就會讓賴清德白白占了便宜。要知道,就在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不久,賴清德就以唯一的候選人參選,之后并順利當選。


        資料圖

        蔡賴二人面和心不合是島內公開的秘密。雖然賴清德目前是蔡英文的副手,但地區(qū)副領導人是個虛職,其在島內的存在感與顯示度不僅不如之前擔任過的行政機構負責人,甚至還不如賴清德發(fā)家時的臺南市市長。顯然,被視作“臺獨金孫”的賴清德不希望自己在這個虛職上止步,此番參選黨主席被島內媒體視作是爭奪代表民進黨參加2024年領導人選舉的重要信號。

        賴清德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況是蔡英文。島內《中國時報》就評論道,這次內閣改組在時機上有其極為微妙之處,因為蔡英文任期只剩1年多,目前面臨外有政黨輪替沖擊,內有如何巧妙卡住賴清德挑戰(zhàn)、又能延續(xù)民進黨執(zhí)政的雙重考量。

        因此,蔡英文找到了前地區(qū)副領導人陳建仁接替蘇貞昌。與前任強勢不同,學者出身的陳建仁性格溫和,并唯蔡英文是從。而在新內閣中,部門首長更換不到一成,即便新?lián)Q上的也都為蔡英文的英系要角。如此一番操作后,蔡英文團隊控制島內行政資源的能力,比蘇貞昌時期更勝一籌。

        因此有島內媒體直言,賴清德短期內將很難擺脫陷入弱勢主席的命運,之后恐怕不得不受制于蔡英文與陳建仁的臉色。可以想見到,未來民進黨“府”、“院”、黨三方,必然多有波折。原本自認為穩(wěn)拿民進黨2024年提名的賴清德,憑空多出了個對手陳建仁,未來變化將會如何,相當撲朔迷離。


        資料圖

        兩岸關系:繼續(xù)當“鴕鳥”

        外界注意到,在1月27日蘇貞昌與陳建仁的交接儀式上,蔡英文對行政機構提出四個期待,唯獨沒有提到島內民眾最關心的兩岸關系。

        有分析就認為,民進黨這次選舉失利的根源,就是其激進的兩岸路線和“臺獨”做法,與多數(shù)臺灣民眾的理性務實期盼兩岸交流與和平的想法,產生了嚴重的背離。

        而在其中,蘇貞昌扮演了極壞角色。他在任內極力煽動兩岸對立、惡意攻擊誣蔑大陸。2019年,他在立法機構接受民意代表質詢時表示,“如果兩岸真打起來,臺灣將絕對戰(zhàn)至最后一兵一卒,手頭就算只有掃帚也要拿起來”。2021年11月,蘇貞昌和游錫堃、吳釗燮一起被國臺辦列入“臺獨”頑固分子清單。

        “民進黨為了敗選收拾殘局,如果僅停留在‘內閣’改組以及換‘閣揆’上,顯然是不夠的?!痹谙愀壑性u社看來,島內地方選舉結果及臺灣近期多項民調顯示,“抗中保臺”越來越沒有市場。也就是說,當前民進黨當局所面臨的根本問題,不是誰上誰下的人事調整問題,而是大是大非的兩岸路線問題。

        因此,對于蔡英文當局而言,與其精于算計“讓誰來掣肘誰”這樣的小賬,還不如算算如何在余下兩年任期內,在兩岸路線問題上實現(xiàn)“迷途知返”,重新回到“九二共識”。唯有算清這樣的大賬,方能讓民進黨脫困,更能讓臺灣脫困、讓兩岸脫困。

        否則的話,未來一年多民進黨內部無論如何互相傾軋,不管最后是陳建仁、賴清德還是蘇貞昌出來參加2024年選舉,都無法給島內民眾一個確定性的未來。或者說,民進黨給出的這個確定性是島內民眾所堅決不想要的。

        畢竟,不管是愿意正視現(xiàn)實,還是繼續(xù)埋頭當鴕鳥,臺灣島內的好與壞永遠與兩岸關系發(fā)展息息相關。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洪俊杰

        微信編輯:安通

        校對: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