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31 10:40:35作者:未知
資料圖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倒還不足以形容人心險惡。過度貪婪的一顆人心,就如同一個深淵,這顆人心的主人會因為貪婪做出數(shù)不盡的壞事,自己跳入深深的心牢,也使別人陷入泥沼。
老農的祖?zhèn)鲗毜?/p>
上世紀七十年代是一段傳奇的年歲,許多可稱得上是歷史的事情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而就在七十年代,國家進行了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目的是統(tǒng)計我國民間存在的文物數(shù)量、地點等,然后將其分類,并劃分級別。
那時全國各地還是人們共同勞動,吃同一鍋飯,因此團結性和榮譽感都非常強。
人們家中若有遺存下來的文物,一般會選擇上交給國家,因為對他們來說,捐贈文物后獲得的那一張獎狀比把文物賣掉獲得的金錢更具價值,有幸的話,還能得到一場表彰大會,國家給全村甚至全鎮(zhèn)的人都予以獎勵,那么那個捐贈文物的人便成了集體中的明星,走到哪都受人愛戴。
資料圖
但就是在這個時期,發(fā)生了一場“騙局”。
故事發(fā)生在農村一位陳姓老人身上。陳姓老人一輩子務農,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老人子嗣不多,勞動力少,這就意味著能賺到的工分少,家中貧苦,偏偏兒子又自小體弱多病。
隨著兒子年齡增長,疾病不但沒有好轉的趨勢,還有惡化的危險,生命就如同一盞在風中苦苦掙扎的殘燈。
老人年紀大了,擔心自己某一天若干不動了,家中其他人會過得更加辛苦,而如果遲遲不給兒子治病,怕是要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了。家里本就貧困,錢要從哪兒來,成了一個難題。
思來想去,老人決定把祖?zhèn)鞯囊话褜毜顿u掉。原來,陳姓老人的父親原是清朝末代宣統(tǒng)皇帝溥儀的貼身帶刀侍衛(wèi)。
清朝滅亡之初,溥儀還是紫禁城中的皇帝,老人的父親也還是在溥儀身邊任職。直至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榮光不在時,他便賞賜了老人的父親一把寶刀,作為多年忠心保衛(wèi)皇帝的報答禮物。
資料圖
老人的父親便逃往鄉(xiāng)下,不敢表明自己曾經的身份,隱姓埋名做起了耿實的農民。寶刀在動蕩的歲月中沒有流落到別處,作為傳家之寶,到了陳老手里。
這把御賜的寶刀,怎么說都是珍貴的文物,整個刀身鑲金,紋路鮮明優(yōu)美,頗有收藏價值。
專家強制其上交?
陳老一時間迫在眉睫,四處尋找買家,并對比價格,只希望所得的錢能夠治好兒子的病。
這把刀價值不菲,許多文物愛好者得到消息,都想要購買,一位收藏家甚至愿意出八百塊錢的高價。
八百塊錢放在現(xiàn)在不值一提,但要知道,那可是七十年代,廠里的正規(guī)工人、學校里的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二三十塊,更何況是農民。八百塊錢對于陳老一家來說就是個天價,足以給兒子治病,還能過上幾年富足的生活。
資料圖
正當陳老要以八百元的價格賣出寶刀時,有一位自稱是文物調查組的專家找到陳老,勸其不要賣掉寶刀,而是上交給國家。
畢竟這是清朝的文物,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捐贈文物也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這個專家還說道,如果上交給國家,他會向組織提出申請,給老人發(fā)放十元的獎金,這可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事。
專家不斷給老人“說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老人差點就要動搖了,這確實很光榮,十塊錢也是老人一家?guī)讉€月的收入。
但陳老看了看生病的孩子,孩子的病不是十元錢能夠治好的,于是陳老拒絕了專家的要求。他也不是不想交給國家,但生活所迫,現(xiàn)實宛如一道溝,他需要那八百塊錢。
然而,這個專家仍堅持每天都到陳老家里,這種行為引起了當?shù)卮甯刹康膽岩伞<蚁袷且獜娖汝惱仙辖粚毜?,按理說國家進行文物普查,主要目的是調查文物,而不是強迫人民交出文物。
資料圖
寶刀是陳老家中祖?zhèn)鞯?,屬于個人所有,該怎樣處理,都應該由陳老來決定。并且,聽專家話里的意思,像是要用十塊錢把寶刀買下來。
村干部察覺到了不對,集合村里人一起去盤問專家,這個專家卻支支吾吾,還準備撤退,這更引起人們的懷疑,村里人于是設法不讓此人溜走,并報了警。
警察來之后,對此人進行了仔細的盤問,才得知,這個人確實是文物調查組的工作人員,但要求陳老把寶刀上交給國家并給予十塊錢的獎金,并不是調查組的意思。
這個所謂的“專家”得到消息后,便起了貪念,來到陳老家里,借國家的名義,騙陳老交出寶刀,他便可以用區(qū)區(qū)十元獲得一件文物,轉手賣掉便可以賺一筆不義之財,絲毫沒有良心可言。
最終,這個“專家”被公安機關帶走審查,陳老也以八百塊的價格把祖?zhèn)鲗毜顿u給了收藏家,治了兒子的病。
資料圖
謹防人心
這個故事被淹沒在歲月長河中。陳老沒有上當受騙,壞人也及時得到了處置,是個好結局,但人心的惡就像陰影無處不在,幾十年前就有這種騙局,何況是現(xiàn)在這個復雜的社會。受騙者也不僅僅是老人,而是各個階層的人都有。層出不窮的騙局令無數(shù)人落入陷阱中,無數(shù)家庭破碎,悲痛之處,無數(shù)生命隕落。
這就需要我們時刻提起警惕,謹防騙局:
一、 保持一顆防范之心。“防人之心不可無”,時刻警惕,便能大大減少上當受騙的幾率。
二、 切莫貪小便宜。世上沒有掉餡餅的事,許多騙局都是以賺錢為誘餌,誘使人們一步步上當。原本是想賺些外快,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三、 不要輕信陌生人。人心隔肚皮,你永遠也不知道一個隨便跟你攀談的人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盤,在無人的地方更要多加注意。
資料圖
以上只是大概的防止受騙的方法,要記得帶著小心,才能較穩(wěn)妥地步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