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09 20:20:19作者:佚名
當地時間9月8日中午剛過,英國民眾都收到了一個相當突然的新聞推送,正駐蹕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健康狀況突然急轉直下,已進入醫(yī)療監(jiān)護狀態(tài),英國王室成員都在第一時間從倫敦趕向蘇格蘭。白金漢宮通告里非常謹慎的用詞,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新聞播音員紛紛換上的黑色外套和領帶,讓所有英國人都清楚,那個大家都不愿面對的事實真的要來了。
下午6點半,BBC所有頻道切斷了正在播出的節(jié)目,主播用最低沉的語氣宣讀了來自白金漢宮的訃告,96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平靜離世。她的繼承人查爾斯王子即位英國國王,名稱確定為“查爾斯三世”。新國王和王后當天會在巴爾莫勒爾城堡過夜,并將在第二天白天返回倫敦。
在查爾斯三世國王返回倫敦后,他會向全國民眾發(fā)表講話,并即刻召見剛剛上任三天的首相特拉斯以及重要內閣成員,商議敲定女王的喪事安排。本周六,英國議會也要周末加班,全體議員將循慣例向新國王宣誓效忠。同時,英國將進入十天左右的國喪期,直至女王的國葬舉行。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屏
70年的老王儲
新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全名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于1948年11月14日出生于倫敦白金漢宮,是當時的王位推定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與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的長子。在其祖父喬治六世國王于1952年駕崩并將王位傳給他的母親伊麗莎白后,時年僅僅三歲的查爾斯就成為了英國和英聯(lián)邦所有王國的第一順位王位繼承人。至今年5月,查爾斯王子正式超越了上世紀初在位的列支敦士登親王弗朗茨一世,成為世界歷史上等待王位時間最久的王儲。隨著女王去世,這個紀錄最終定格在了70年7個月零2天。
依據查爾斯的父系血緣,他擁有一個很長的姓氏: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索恩德堡·格呂克斯堡,這個姓氏繼承自他的五世祖,丹麥的格呂克斯堡公爵弗里德里?!ね?。而他的父親,原本是希臘和丹麥兩國王子的菲利普在迎娶伊麗莎白公主之后,為了避免可能的繼承權沖突,改為母姓“蒙巴頓”,因此查爾斯出生后的姓氏就是父母姓氏的合體“蒙巴頓·溫莎”。如今他即位后,英國和所有英聯(lián)邦王國也都將維持“溫莎王朝”的王朝名字不變。
自從母親登基后,當時僅三歲的王儲查爾斯,就自動獲得了一長串屬于英國王儲的傳統(tǒng)封號——英格蘭的康沃爾公爵,蘇格蘭的羅薩西公爵、卡里克伯爵和仁弗魯男爵等等。1958年,他又被母親授予屬于英國王儲的最高封銜——威爾士親王。在查爾斯7歲時,白金漢宮宣布,他們將打破英國王儲只接受私人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將王儲送往西倫敦的一間私立學校就讀。1967年,中學畢業(yè)后的查爾斯王子再次打破了英國王儲成年即參軍的傳統(tǒng),選擇去大學深造。他選擇了劍橋大學最負盛名的三一學院,就讀考古和人類學(后轉為歷史學)。在此期間,他還前往威爾士大學學院交換了一學期,學習了威爾士語。他不僅成為了第一位擁有大學學位的英國王儲,也成為了第一位能真正掌握威爾士語的“威爾士親王”。
大學畢業(yè)后的查爾斯跟隨父親的腳步,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了5年。在軍隊服役的過程中,他掌握了駕駛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技能,還曾在皇家海軍布羅寧頓號掃雷艇上擔任指揮官。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和他的弟弟約克公爵安德魯不同,作為王位第一繼承人的查爾斯王子不會被派往一線戰(zhàn)場執(zhí)行任何有危險的任務,他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學習如何做好一名王儲,以及時刻準備好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屏
王子的愛情與婚變
毋庸諱言,查爾斯王子最為世人所知的故事,莫過于他與威爾士王妃戴安娜的婚姻以及隨后的婚變。這個故事也要從王子的青年時期講起。他的舅祖父、那位著名的英軍參謀長和末代印度總督蒙巴頓勛爵曾經教導他:“以你的情況來說,在最終安穩(wěn)下來之前,你要盡可能多地播種野燕麥,盡量多接觸女人。但談到婚姻,因為你的妻子最終會登上王座,她如果有戀愛經驗,那就會很麻煩。”
需要承認,這句話放在今天,的確十分刺耳,甚至非常有損王室的形象。但必須意識到,在1960和70年代,當時貴族的道德標準、行為規(guī)范、性別平等意識,甚至包括整個社會對于王室貴胄花邊新聞的接受和容忍度,和今天相比可謂是大相徑庭。不出意料,查爾斯王子在婚前并不缺少女友,這其中有英國駐西班牙大使家的千金,有第八代威靈頓公爵家的小姐,還有戴安娜的姐姐莎拉-斯賓塞,以及后來婚變的另一位主角卡米拉-尚德,也就是今天的卡米拉王后。
1980年,時年31歲的查爾斯開始和第八代斯賓塞伯爵的小女兒、年僅19歲的戴安娜約會,兩人的緋聞很快占據了英國八卦小報的版面。起初懵懂的戴安娜對于陪伴王儲出入感到敬畏和無所適從,不過王儲的父親菲利普親王建議查爾斯,他應該盡快決定是否迎娶戴安娜,否則八卦媒體的猜測對于這位伯爵小姐的名譽將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何況,年輕且沒有情史的戴安娜也很符合蒙巴頓對于未來王妃的“建議”。
查爾斯王子采納了父親的建議,在1981年年初向戴安娜求婚,當年7月,兩人的世紀婚禮在倫敦圣保羅座堂舉行。青春美麗的戴安娜成為威爾士王妃,在全世界傳為佳話。第二年,兩人的長子威廉出生,1984年,次子哈里出生。戴安娜王妃也憑借她美麗的形象和優(yōu)雅的舉止,成為了英國王室的一張名片。
但近13歲的年齡差,讓兩人的婚姻很快出現了裂痕。婚后五年,查爾斯和當時已嫁為人婦的卡米拉舊情復燃,而同時戴安娜也先后與其保鏢和騎馬教練傳出外遇緋聞。1992年,兩人正式分居。1995年,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最出名的《廣角鏡》節(jié)目中,戴安娜說出了那句著名的“這段婚姻中有三個人,所以有點擁擠”。轉過年來,感情已經徹底破裂的兩人正式離婚。1997年,戴安娜與新歡多迪-法耶德在巴黎遭遇致命車禍,香消玉殞,原因至今難解:躲避狗仔隊、司機酒駕毒駕甚至陰謀論猜測,不一而足。在這一“時代悲劇”過后,王室永遠為戴安娜保留了“已故威爾士王妃”的頭銜,卡米拉則只能獲得“康沃爾公爵夫人”這個低一級的封號。
不過,自從2005年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結婚后,這對伉儷的確做到了遠離緋聞并慢慢修復了王儲因婚變破壞的形象。時隔20多年后,查爾斯和卡米拉在英國民眾中的認可度一直緩慢提升。2022年,伊麗莎白女王在她的在位70周年白金禧慶典御旨中,明確表示“真誠希望”在她身后,卡米拉可以獲得“王后陛下”的尊號,從而解決了原本十分令人困擾的“王后”還是“伴妃”的身份難題。
資料圖:查爾斯王 圖源:新華社
最繁忙的使節(jié)和慈善家
英國君主作為英國的國家元首和英聯(lián)邦的元首,無疑擁有尊崇的地位,但其作為“立憲虛君”,又不能實際承擔政治上的決策職責。而且根據英國傳統(tǒng),女王本人對于英國國內的很多大小俗務都有責任參與、聽取和簽署,公務極為繁忙,不可能經常抽出時間外訪。于是,作為英國王儲,也是英聯(lián)邦的元首繼承人的查爾斯王子,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承擔代表英國和英國王室出訪的職責。其中最為中國人所知的出訪,就是他代表女王出席了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的典禮。
近十幾年來,由于女王和菲利普公爵年邁,查爾斯王子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王室禮儀性職責。2008年,《每日電訊報》形容查爾斯是工作最勤奮的王室成員。此言不虛,2008年,查爾斯出席了560場官方活動,2010年是499場,2011年更突破了600場。而且,僅從2014年至今,查爾斯王子的官方外交出訪活動就超過了百次,說他是英國最繁忙的“使節(jié)”也絕不為過。
除了出席國內外的活動,查爾斯還是眾多英國國內和國際慈善公益組織的贊助人,他贊助了超過400間慈善組織和機構。1976年,查爾斯建立了“威爾士親王信托基金”,新成立了16家慈善組織并擔任全部的主席。如今,這些慈善組織每年都能募得超過一億英鎊的款項,用于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筑環(huán)境、商業(yè)責任等等領域。作為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王儲,查爾斯也在這兩國復制了“親王基金”模式,并運轉良好。
查爾斯對于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與環(huán)境的關系有著特別的關注,他致力于通過建設或者翻新能效更高、環(huán)境更友好的建筑,來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親王信托基金為重建遭受地震的海地太子港、翻新戰(zhàn)火蹂躪的阿富汗喀布爾歷史建筑等項目都投入過大筆資金。同時,查爾斯和他贊助的公益項目對于環(huán)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救助難民等等事業(yè)也都參與頗深。
今年五月,由于女王健康的狀況已經不允許她穿著華麗的王室禮服參與國會開幕大典,查爾斯王子第一次代表母親主持了國會開幕典禮。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一些年里,他仍將在每年五月履行這項重要的王室職責。只不過,以后他出席的身份,就不再是威爾士親王查爾斯,而是聯(lián)合王國國王、英聯(lián)邦元首——查爾斯三世陛下。屆時,英國的卡米拉王后陛下也將會伴隨在他的身邊。
無可否認的是,由于伊麗莎白二世女王70年的超長執(zhí)政,不止英國人,恐怕絕大多數世人都不會習慣英國的君主是“國王”而不是“女王”。女王的猝然離世,勢必會引發(fā)外界,尤其是英國以外的國家對于英聯(lián)邦體制甚至英國君主制度的疑慮。
而且查爾斯三世現在也已年事不小,他的在位時間必定會短于他非凡的母親。如今世界正處在數十年未有的變局的十字路口,過去幾年,英國王室也不缺新聞甚至丑聞。英國和英聯(lián)邦能否保持君主制的穩(wěn)定,對于查爾斯國王和整個英國王室來說,都是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和挑戰(zhàn)。女王離世,的確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作為元首的查爾斯三世國王,又將會帶領英國和英聯(lián)邦走向何方,仍需觀察和期待。
(作者系政治評論人,劍橋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作者:曲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