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一句話改命的東北首富,也不好收割了

        更新時間:2022-09-16 08:20:43作者:智慧百科

        ?一句話改命的東北首富,也不好收割了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jīng)

        全球最貴的奶粉,其實是一家國產(chǎn)品牌。

        對,不是荷蘭、新西蘭,甚至不是內(nèi)蒙古,而是來自東北的中國飛鶴(6186.HK),一度市值超過2000億,董事長冷友斌憑著飛鶴,登上了黑龍江首富的寶座。

        但是最近,這個千億乳業(yè)巨頭,下坡路走得有點太順了。

        一方面是股價持續(xù)探底,9月8日達到了近期的新低5.77港元,而它的歷史最低是它上市后的第7個交易日的5.47港元,兩個低點,僅有0.3港元之差。

        而它的巔峰,則是在2021年1月的25.24港元,最高市值2245億港元,而這一高一低,蒸發(fā)1732億港元,差不多1528億人民幣,77%的市值,沒了。



        也難怪,銷量真的不行,上半年飛鶴的營收同比下滑16.2%,毛利下滑22.7%,凈利潤下滑39.7%。

        而在此之前的5年,飛鶴可以說是爆發(fā)式的增長,2016年營收還只有37.24億,到了2021年,已經(jīng)達到了227.76億,復合增長率達到43.65%,這個增長水平放在哪兒都是很不錯的。

        不過,2021年的高點同時,也有點尷尬,那就是增收不增利,營收大增達到了227.76億,而凈利潤則同比下滑了7%。

        連此前一向看好飛鶴的機構(gòu),都開始看空,業(yè)績壓力太大了,索性下調(diào)了目標價,而一旦出現(xiàn)了下滑趨勢,那么下滑就不可避免。

        現(xiàn)狀比他們預(yù)測的還差,股價早就擊穿了機構(gòu)給出的目標價。

        當然,東北首富的身價,也岌岌可危。

        如果往前回溯,飛鶴已經(jīng)有60年的歷史了。

        1962年,黑龍家農(nóng)墾總局下屬的趙光農(nóng)場,成立了一個乳品廠,在那個年代,“北大荒”精神還是非常有感召力的,農(nóng)場希望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對奶的需求,做奶,也做奶粉。

        小廠不大,不溫不火,1984年,乳品廠注冊了飛鶴商標,才有了正式的品牌,而直到1996年,黑龍江飛鶴才正式注冊成立,此時的冷友斌已經(jīng)在乳品廠歷練多時,后來更是成了廠長。

        90年代末,轟轟烈烈的國企改制開始,農(nóng)墾總局在此時整合了旗下的乳制品企業(yè),成立了完達山,當然了,趙光農(nóng)場也是被合并的對象。

        不過,合并之后,完達山是主戰(zhàn)場,飛鶴基本上被放棄了,而且,完達山只要資產(chǎn),百十來個員工得自謀出路,對飛鶴有感情的冷友斌最終決定,花700多萬,把負債1000多萬的飛鶴買下來,從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另起了爐灶。

        別說,冷友斌確實有兩下子,在他的手里,飛鶴煥發(fā)了生機,2001年,完全獨立的飛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還是很大的。

        這個時候的飛鶴,最需要的其實是錢。

        咋搞錢呢?自然就是上市了。

        這過程一波三折。

        2003年,飛鶴先進入了納斯達克的場外柜臺交易系統(tǒng),但畢竟還是非主流,想要真正接近資本市場,還得轉(zhuǎn)板,2005年,又轉(zhuǎn)入了紐交所高增長板,不過距離紐交所主板還差點。

        最終到了2009年6月,飛鶴正式轉(zhuǎn)到了紐交所的主板交易,昔日的農(nóng)場乳品廠,成為了上市公司。

        融到了錢,飛鶴的規(guī)模確實也擴大不少,但這次主板上市,飛鶴也簽了對賭協(xié)議,結(jié)果盈利、股價都不及預(yù)期,不過好在他們只是回購了股份,沒像太子奶一樣死掉。

        各種情況都不順,2013年,飛鶴干脆私有化了,隨后開始謀求在港股上市。

        努力了五六年,2019年,終于如愿進入了港股市場,結(jié)果剛上市10天就被機構(gòu)做空,破發(fā)、瞬間暴跌,但是做空對飛鶴并沒有傷筋動骨。

        因為那時飛鶴還有“神通護體”。

        2008年,中國乳業(yè)最黑暗的時刻來了,三聚氰胺的事件,可以說是中國乳業(yè)的滅頂之災(zāi)。

        這事兒讓中國的奶粉行業(yè)直接洗牌,外資產(chǎn)品開始霸占中國市場,當然飛鶴也不好過,資金鏈緊張,本就不多的市場份額,雪上加霜。

        眼瞅著日漸艱難,這個時候,一句話救活了整個公司。

        銷售壓力山大,怎么能把中國父母牢牢的拿捏住呢?

        在各種腦力激蕩之后,于是就有了那句很多人都知道的話,“飛鶴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zhì)”。

        不過,如果僅靠一句話就能打動消費者,顯然是不夠的,“打蛇還是得打七寸”,那時候,冷友斌看到即便是洋奶粉賣出天價,也有人買,為孩子買最好的,是中國家庭的傳統(tǒng)了,內(nèi)地媽媽為了買奶粉,搬空香港奶粉貨架,讓香港都不得不“限購”,多帶奶粉甚至入刑。

        觀察到這個細節(jié),冷友斌果斷撤掉低端產(chǎn)品線,專攻高端市場,而且從三四線城市入手,寶媽們用高價求一個放心。

        這策略果真有效,渠道從商超轉(zhuǎn)鋪到了母嬰店,一看形勢良好,冷友斌又燒了一把火。

        2018年,飛鶴找來章子怡代言,2020年,飛鶴又官宣吳京成為其形象大使,同時在渠道瘋狂打廣告,勢頭很猛。

        不過給偶像捧場的代價還是不小的,畢竟那是飛鶴是真的貴。

        有多貴呢?

        2015年,飛鶴嬰幼兒奶粉的價格大約10.6萬元/噸,約合106元/kg,到了2018年,價格就上漲到了折合175元/kg,后來噸價不再公布了,但是飛鶴依然是國產(chǎn)奶粉的價格天花板。

        2020年,冷友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飛鶴奶粉折合成公斤價,全世界最貴”,而這一年,飛鶴也超越了雀巢,成為中國市場老大。

        具體價格,冷友斌倒是沒說,但是從其官方旗艦店的售價來看,其“星飛帆”一段奶粉折合463元/kg,而另一“星飛帆卓?!币欢文谭?,折合509元/kg。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此前新加坡競爭局做過測算,中國奶粉消費均價278元/kg,比什么英國日本的都貴不少,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7元/kg,換句話說,中國寶寶在奶粉上的花銷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66%。

        高價也確實有效,飛鶴的毛利率在70%以上。

        那現(xiàn)在為啥賣不動了呢?原因也簡單。

        1. 孩子少了。

        從2016到2021年,0-3歲的嬰幼兒由5090萬下降到3710萬,奶粉主要消費群體,千萬級地掉,銷售能大幅增長才怪。

        未來的大趨勢是“不生孩子”,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天花板就越來越近。

        2. 短期內(nèi)想找新的增長點也不容易,無論是中老年奶粉還是羊奶粉,效果都一般。

        3.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對飛鶴的好印象少了不少。

        在一檔節(jié)目中,冷首富曾說,“嬰兒奶粉里我們的研發(fā)費用投入絕對是全世界第一”。



        沒上市的時候,自然是隨你說,上市了,一看報表,好家伙,2021年全年的研發(fā)成本4.25億,占總營收的1.8%,這個絕對值還是最近幾年最高的,而再往前看三年,分別是1.71億、1.09億、0.15億,絕對算不上大手筆。

        再看看銷售成本,67.7億,這對比也就不用說啥了,大家終于反應(yīng)過味兒來了,合著這高價全是靠營銷堆起來的,一罐奶粉價格,三分之一是廣告費,真正花在研發(fā)上的,沒幾個錢。

        連寶媽們都坐不住了,飛鶴的高端奶粉又是一個“智商稅”產(chǎn)品?

        是不是智商稅并不好說,但是奶粉確實不好賣了,畢竟,洋奶粉仍然緊咬住中國市場不放,而中國的乳企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塊肥肉的,客戶越來越少,對手越來越狠,銷量沒壓力不正常。

        最重要的是,父母們手里的錢也越來越不湊手了,大家都在有意識的節(jié)約開支,降級消費,小娃又那么能吃,比飛鶴便宜的奶粉,喂不大孩子嗎?能差多少?

        在上升期、泡沫期,掙錢容易信心高漲,對于高溢價商品有接受度,在下行期,預(yù)期不好,追求的是性價比,再鼓吹全球最高價,只能讓消費者覺得被收割了。

        新時代,飛鶴可能要換個玩法了。

        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各有態(tài)度”特色內(nèi)容

        本文標簽: 冷友斌  飛鶴  乳業(yè)  奶粉  完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