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16 23:00:22作者:智慧百科
2018年,美國科學院公布了一批院士名單。
著名華人科學家高華健的名字赫然在榜。
消息傳來,國內(nèi)學術界罵聲一片,紛紛指責高華健是“賣國賊”。
面對這一切,高華健只是淡淡回應:“我有自己的計劃?!?/p>
這位被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高知科研人員,咋就成了美國院士?
他為什么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布朗大學終身教授?他所說的計劃到底是什么?
網(wǎng)絡圖
今年59歲的高華健是個厲害人物。
憑借著在固體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美德中三個國家使出渾身解數(shù)搶奪他。
他是個天才。
高華健15歲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用1年時間從哈佛大學攻讀完碩士學位,成為哈佛大學博士的時候只有24歲。
高華健是成都人,求學經(jīng)歷一直很順利,但家中卻十分貧困。
這樣的出身,讓高華健早早就知道,上學是他唯一的出路。
為了不辜負父母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大學的決心,高華健在學校拼命學習。
高華健
他天資聰慧,學習成績一直穩(wěn)居年級第一。
物理和數(shù)學題目幾乎沒有能難住他的。
在老師的鼓勵下,他連連跳級,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學霸。
1977年,高考恢復第一年,15歲的他想試著參加高考。
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高華健在60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消息傳到他的家鄉(xiāng),整個村莊都沸騰了。
鄉(xiāng)親們絡繹不絕的上門祝賀,父母臉上掛著掩不住的笑意,雙眼中卻含著淚水。
他們知道這份通知書,對兒子來說有多么的不容易。
當?shù)孛襟w聽說他的傳奇事跡,紛紛趕來采訪他,高華健成了人人口中的“神童”。
來到大學校園,高華健雖然是最小的學生,但他天生性格開朗,自理能力也很強。
他和老師、同學的關系相處的都很好,讓父母親那顆懸的心放了下來。
走進知識的海洋,高華健如魚得水。
學業(yè)方面,高華健絲毫沒有放松,圖書館成了他的第二個宿舍,實驗室是他最愛的地方。
小小年齡,如此自律,成績出類拔萃,提到高華健,各科老師都贊不絕口。
網(wǎng)絡圖
別看人小,志氣卻很高。
那個年代,大學畢業(yè)后,完全可以得到一份保障一輩子的工作。
高華健的目標卻在更高的地方。
當時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沒有地位,更沒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技術。
他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出國深造、學成報國。
他在西安交大研究的工程力學方向,雖然已經(jīng)是國內(nèi)權威,但離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高華健想出去學習最前沿的科技,當他被哈佛大學錄取的消息傳來時,在國內(nèi)轟動一時。
進入世界頂尖校園,高華健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如果說西安交大將高華健領進力學的大門,那哈佛大學將是高華健筑高樓的殿堂。
擁有世界頂尖師資和科研成果的哈佛,讓高華健如饑似渴,貪婪的吸收著這里的養(yǎng)分。
他憋著一股勁拼命學習,在學術的世界中遨游,享受突破一個又一個學術難題的快樂。
他的學術論文開始在專項科研領域中嶄露頭角,這個黃皮膚的中國學生,漸漸得到世界的認可。
高華健僅用1年時間就攻下哈佛大學研究生學位,對于學術極其嚴謹?shù)墓饋碚f,高華健是個奇跡。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4年后,他又順利拿下博士學位。
網(wǎng)絡圖
這期間,他發(fā)表的論文高達400多篇,他的論點被引用上千次。
這個僅有25歲的中國小伙子,成了國際力學研究的領跑者,讓世界刮目相看。
如此高的學術成就,高華健再次成為國人的焦點,他的事跡被國內(nèi)各大媒體報道,稱他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轉(zhuǎn)眼間,在異國求學的日子就要結束,高華健已經(jīng)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科學家。
期待他回國報效祖國的聲音不絕于耳。
這個時候,美國和德國的著名大學都向他拋出橄欖枝,開出了高薪、綠卡、先進的實驗室……等優(yōu)厚條件。
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學在中國,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高華健會選擇回國發(fā)展時。
高華健
高華健卻成了一個“離經(jīng)叛道者”,他接受了美國學校的邀請,甚至還放棄了國籍,成了一名美國人。
一夜間,曾經(jīng)讓人羨慕的“神童”跌落神壇,成了人人喊打的“賣國賊”。
面對鋪天蓋地的罵聲,高華健一言不發(fā)。
他說:“我不會在乎這些,我有自己的計劃。”
國人不吃這一套,大家紛紛指責他:
“有什么計劃,能比國家對你的期盼還重要?”
“高華健是個白眼狼,拿著公費留學不回國,他就是貪戀美國綠卡”
面對這一切,本就不善言談的高華健,越發(fā)沉默。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搞研究上。
已經(jīng)放棄國籍的他,有了更多接近重要資料的機會,還得到許多科研方面的扶持,這對他的事業(yè)猶如天助。
高華健
他不知疲倦的將自己在美國的科學研究,變成一篇篇高價值的論文。
這期間,他獲得美國、德國、中國5個院士的稱號,還多次得到國際科研大獎。
高華健取得的成績越厲害,國內(nèi)對他的罵聲就越厲害。
有國人不甘心,悄悄研究了高華健奔赴三國講學的行程。
他在國外的近20年,來中國講學的時間是在美國、德國的總和。
他的助手說,高華健回國的每一次學術演講,他都無比用心,恨不得將自己畢生所學都教給臺下的學生。
在他管轄范圍內(nèi)的研究合作機構,一大半都給了中國。
也是在他的推動下,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合成純氮的國家。
有心人終于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端倪。
身為美國人的高華健,不僅給國內(nèi)學生“開小灶”,還給他們教授最先進的科研技術。
他在國外做教授期間,他的中國學生回國率也非常高。
有人統(tǒng)計過,高華健培養(yǎng)的博士、博士后學生中,先后有20多個回到祖國,全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
他的學生王翔,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我國空間站系統(tǒng)的總指揮,曾參加了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相關工作,是我國奇缺的航天人才。
突然之間,我們好像明白了高華健的良苦用心。
他不是不喜歡祖國,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國。
他放棄國籍的背后,原來是有一個天大的秘密。
高華?。ㄗ蠖?br/>
如果當時選擇回國,高華健會在國內(nèi)擁有一份各方面都很不錯的職位。
但當時的國內(nèi)學術環(huán)境,會讓他的研究無法再深入下去。
他需要用美國國籍,來獲取更多國內(nèi)沒有的資源,讓自己的學術成果成功,最終用于祖國的發(fā)展。
高華健本有機會去美國條件更豐厚的企業(yè),但他心中早有了目標,當教授。
只有做了老師,才能有機會為中國留學生教授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將他們培養(yǎng)成國之棟梁。
有人說高華健是“斷尾求生”,用自己的一世聲譽,來為國家換取高精人才。
2015年,功成名就的高華健終于回國,任職于清華大學,這時,發(fā)生在他身上的種種謎團才逐漸解開。
高華健
高華健忍辱負重20載,直到美國將西安交大列入危險限制名單,才道破這其中的天機。
他一邊持續(xù)自己的科學研究,一邊為國家不斷輸送優(yōu)秀的人才。
美國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高華健的“不良”動機,卻已無可奈何。
原來他依然是我們心目中的“神童”,那個將國家利益一直放在心中的天才。
他吞下所有委屈,改變中國科研被卡脖子的時代,他的學生們都成為當代中國的脊梁。
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所做的一切。
也正是有無數(shù)像高華健這樣的愛國前輩,中國的后輩,才會有更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