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4 17:41:53作者:智慧百科
全文共2114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進入秋季之后,全球能源危機預示著一個更冷、更難的冬天,尤其是在歐洲?!比蜃畲笫凸旧程匕⒚繡EO Amin Nasser近日說。
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下,今年許多歐洲國家天然氣使用量受限,浙江寧波慈溪市迎來了一輪取暖器“補單潮”。
歐洲大量“補單”中國取暖器
浙江寧波慈溪市是我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國三成。
往年,出口的取暖器生產旺季在9月中旬左右就結束了。但今年受俄烏沖突、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許多歐洲國家天然氣使用量受限,各種取暖器需求量持續(xù)增加,不少進口商紛紛臨時追加訂單,帶來了一輪“補單潮”。
在浙江寧波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一家企業(yè)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一批便攜式家用取暖器。企業(yè)負責人介紹說,這批產品的客戶來自德國,本來在年初簽訂的100萬美元訂單已經發(fā)貨完畢,但在今年8月,客戶要求再追加33萬美元的訂單。據了解,這家企業(yè)去年共出口取暖器150萬臺,價值約1780萬美元。而今年前8個月,企業(yè)已出口取暖器200萬臺,價值約2280萬美元,增幅接近30%。
類似的現象在其它取暖器出口企業(yè)也同樣出現,在慈溪市新浦鎮(zhèn)的一家企業(yè),去年出口取暖器約1.6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超2億元,其中客戶新追加的訂單超過2000萬元。
目前,慈溪市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產企業(yè),出口量占到全國的30%。據海關統(tǒng)計,今年前8個月取暖器出口大幅增長,其中出口歐盟的增幅超過50%。
寧波海關所屬慈溪海關查檢一科科長岑娜表示,1到8月份,慈溪取暖器出口33.5億元,同比增長26.3%,其中出口歐盟15.3億元,同比增長55.2% ,較往年同期相比,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jié),預計將延長一個月左右。
天然氣和電都不夠了
“補單”取暖器的背后,歐洲的能源危機正愈演愈烈。據報道,俄烏沖突以來,歐洲不僅化石燃料供不應求、價格飛漲,電力市場也近乎失控。
英國能源監(jiān)管機構Ofgem曾表示,從10月1日起,英國消費者的能源賬單上限將上漲80%。這意味著數百萬英國人今年冬天或無力支付煤氣費和電費。德國也將于10月1日起開始征收天然氣附加費。
除此之外,在法國,巴黎政府從當地時間23日開始執(zhí)行縮短景點夜間照明的計劃,包括巴黎市政府、各區(qū)政府、14所博物館都在23日22時關閉夜間照明。而埃菲爾鐵塔在23時45分關閉夜間照明。此前以上景觀的夜間照明關閉時間均是凌晨1時。法國電視臺23日還表示,將在旗下一些頻道實時播放“電力地圖”,顯示全國的用電情況,以及可能因用電過度而斷電的地區(qū)。
據中國新聞社,智庫Bruegel日前稱,能源危機給歐洲帶來的損失已接近5000億歐元。面對不斷飆升的能源價格,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甚至提議實行臨時“緊急剎車”,停止能源衍生品的交易。
在傳統(tǒng)能源“失控”之時,盡管歐洲各國紛紛加快推進能源轉型,但短時間內新能源也難當大任。這讓在能源轉型之路上采取“休克療法”的歐洲很難不摔跤。這個冬天,歐洲注定要面對能源“青黃不接”的窘境。
正如沙特阿美CEO Amin Nasser所說,全世界數十億人現在面臨著嚴重和長期的能源短缺和生活成本上漲。造成這種能源不安全狀態(tài)的真正原因是:石油和天然氣投資不足;替代品尚未準備好;沒有后備計劃。從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的危機應對措施來看,大多數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歐洲能源危機何去何從?
當前,歐洲能源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能源安全陷入被動之時,歐洲不得不加快調整能源策略,放緩傳統(tǒng)能源的退出進度。
事實上,能源領域存在著一個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論,即能源的綠色環(huán)保、安全穩(wěn)定和經濟廉價三者很難兼顧。
在華西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孫付向媒體表示,歐洲此前的能源導向是綠色清潔和價格低廉,對于安全一端的重視相對不足。俄烏沖突之下,能源供應越發(fā)緊張,歐洲不得不重新將能源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孫付還表示,當前歐洲化石能源占比仍高,高程度的對外依賴短期難解。預計歐洲能源價格維持高位的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雖然近期歐盟采取的限價、征稅等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遏制歐洲能源價格的飆升勢頭,但在能源對外依賴沒有明顯改觀的情況下,歐洲能源價格依然會維持高位,并持續(xù)較長時間。
同時,隨著歐洲能源“不可能三角”向安全一端傾斜,其對新能源供應鏈安全的重視程度勢必會進一步提高。
據悉,歐盟委員會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能源系統(tǒng)數字化計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此前歐盟已計劃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份額提高至45%。
那么歐洲能源危機將何去何從?
在沙特阿美CEO Amin Nasser看來,任何新的全球能源共識都應建立在“三個堅如磐石的長期戰(zhàn)略支柱”之上:一是決策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認識到充足且負擔得起的傳統(tǒng)能源供應仍然存在;二是進一步減少傳統(tǒng)能源的碳足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新的低碳能源穩(wěn)步補充傳統(tǒng)能源。
分析認為,能源轉型不可畢其功于一役。雖說歐洲向綠色能源轉型的決心篤定,但無論從保供還是低碳的角度來說,未來歐洲能源發(fā)展仍是長路漫漫。
編輯丨汪乃馨 綜合中國新聞社、央視財經、微博@國際在線、上海證券報等
圖片丨央視新聞視頻截圖、央視財經視頻截圖、視覺中國、壹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