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8 19:00:34作者:智慧百科
2014年,生日當(dāng)天,范宇拿到了一份診斷書——她的頭部長了兩顆腫瘤。
做手術(shù),風(fēng)險太大;不做手術(shù),只能活一年。
她選擇將生命最后的一年全部留給自己,不做手術(shù),寫下遺書。
最后,她不但沒有離開,反倒過得豐富多彩,甚至遇到了真愛——她的腫瘤,幾乎“自愈”了。
資料圖
從前的她十分健康,為什么會得上這種???她又是如何從死神手里溜走的呢?如今她過得怎么樣?
一、她事業(yè)有成,兒子有出息,卻突然得了絕癥
范宇是一名70后單親媽媽,是當(dāng)年北京高考的文科狀元,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穿過六年的警服。
她后來去做了央企高管,也負責(zé)過很多重大項目,甚至因為工作出色,獲得過省部級全國勞動模范的稱號。
資料圖
2014年10月25日,范宇迎來自己的43歲生日,就在前一天,她剛剛拿到長江商學(xué)院EMBA的畢業(yè)證書。
然而,沒有鮮花也沒有蛋糕,她收到的唯一的禮物,是一份來自醫(yī)院的診斷書。
診斷書上說,她的腦袋里長了兩顆腫瘤,右邊的是良性的,左邊像雞蛋那么大的,是膠質(zhì)瘤。
資料圖
膠質(zhì)瘤,通俗點講,就是腦癌。
那時的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會得了這樣的???
在生病前,她體溫一直偏低,從不發(fā)燒,雖然總是失眠頭暈,但是忍忍也就過去了。
這是北上廣都市白領(lǐng)的一個通病。
資料圖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人們經(jīng)常徹夜難眠,半夜三更入睡已是常態(tài)。
他們習(xí)慣于穿梭在鋼鐵叢林之間,神經(jīng)緊繃是他們的生活日常,“完美主義”是他們的行事準則。
以至于他們照顧到了所有人的感受,卻沒有照顧好自己。
“我那時就像是一個機器,習(xí)慣于那種方式,習(xí)慣于那種節(jié)奏,也不會覺得累,就覺得這應(yīng)該是我的生活?!?/p>
醫(yī)生告訴她,因為腫瘤的位置特殊,做手術(shù)的風(fēng)險不可預(yù)估。
資料圖
半身癱瘓、不會說話,下不了手術(shù)臺——這些都是可能的風(fēng)險。
但是不做手術(shù)的話,她只能活一年。
范宇沒有思考太久,她選擇了保守治療。
但是和作出選擇時的豁達不同,她曾和千萬個絕癥患者一樣,無法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
否定,恐懼,抑郁,痛苦,最后妥協(xié)。
資料圖
在得知病情后,范宇更是睡不著覺,她每天哭了睡,睡了哭,茫然和痛苦塞滿了她的內(nèi)心。
“為什么偏偏是我?”這樣的問題像個夢魘,纏著她度過每個夜晚。
忽然有一天,她開竅了:“難道我最后的時光都要在哭哭啼啼中過下去嗎?我不甘心!”她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她要全部實現(xiàn)。
在那之前,她還有一個牽掛——十五歲的兒子。
“我走了,兒子怎么辦?”
資料圖
兒子在畫畫上很有天賦,那時,他剛剛作為藝術(shù)交換生,踏出國門。
在和孩子視頻通話時,范宇忍不住向兒子說了一些自己的情況,只是她挑挑揀揀,沒有說那么嚴重。
她認為,不管怎么樣,他是個男孩,需要一些承受力。
看著兒子的反應(yīng),她放下心來。
資料圖
兒子聽到母親說的話后,沒有說什么,只是滿含熱淚,不住地點頭。
范宇知道,從那一刻起,兒子開始真正地長大了。
范宇的收入本來足以支撐這個兩口之家,但是在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后,范宇打算把房子賣掉,為孩子積攢學(xué)費,為此,她甚至寫下了遺囑。
安排好孩子的事情,她開始專心于自己,范宇給自己列了一條人生清單。
有些事看開了,并與自己和解,收獲往往美不勝收。
資料圖
清單里寫著:學(xué)畫畫,做美食寫菜譜,留給兒子(和未來的兒媳),背包旅行,運動,談一場真正的戀愛,感恩他人。
這些都是范宇一直想去做,卻沒有機會去做的事。
資料圖
小時候范宇很喜歡畫畫,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列出人生清單后,她找了一位美院的老師學(xué)油畫。
更重要的是,在范宇的人生清單里,她寫下了“談一場真正的戀愛”。
這個愿望實現(xiàn)得太快,以至于所有人都不看好。
資料圖
二、向死而生,邂逅真愛
2015年,確診八個月后,閨蜜晶晶問范宇:“你現(xiàn)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范宇萬念俱灰,隨口答道:“南極?!?/p>
資料圖
因為她覺得,世界的最盡頭就是南極,那是不可能到達的地方,等自己去了那里,或許也是自己的最后一刻了。
沒想到,閨蜜居然當(dāng)真了。
資料圖
2016年底,晶晶給兩人報名了前往南極的旅行團,拉著范宇向南極啟程。
為此,范宇還寫下了一個“生死狀”。
資料圖
因為她的病情,旅游公司不可能接受她上船,醫(yī)生也不建議她走太遠。
所以發(fā)生的風(fēng)險需要她自己一力承擔(dān)。
在南極,范宇被眼前的美景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沖著冰川大喊:“我這輩子知足了!”
晶晶連忙說:“不知足,但常樂。這輩子我們要去的地方多著呢?!?/p>
資料圖
范宇滿含熱淚,站在南極大陸上,她聽到冰川斷裂的聲音,這冰川在世上已經(jīng)生存億年,她還聽到飛鳥和魚的聲音,那是一種空靈的、充滿生機的聲音。
從辦公室走出來的范宇領(lǐng)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渺小,人的那一點點痛苦又是多么渺小。
資料圖
此時,她的心中突然有了別樣的牽掛,不是父母也不是兒子,而是他。
從前的范宇,坐在摩天大廈里,和洪宏星完全不可能有交集。
洪宏星來自臺灣,是一名職業(yè)搏擊手,他常常出現(xiàn)在各大衛(wèi)視節(jié)目上,做主廚。
資料圖
洪宏星的人生信條,就是不斷地冒險,不斷地突破自己。
表面上看,兩個人大不相同,甚至洪宏星還比范宇小了九歲。
然而,人生的不可能,就這樣發(fā)生了。
從前,范宇忙于工作,就連兒子的饑餓感,也是外賣和門口的餐館解決的。
實際上,她十分熱愛美食。
資料圖
確診腦癌后,范宇給自己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她開始研究美食,還努力鉆研營養(yǎng)學(xué)的課程。
她開始研究癌癥患者的食譜,自己動手做一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而且把它們記錄下來分享到社交平臺上,順便做了個美食博主。
2016年6月,在參加一檔美食節(jié)目時,范宇遇到了正在做主廚的洪宏星。
資料圖
他們有著很多共同點:單身,獨自養(yǎng)大一個兒子,熱愛運動,熱愛美食,熱愛生活。
那時,在洪宏星的眼里,范宇的狀態(tài)非常好,一點病人的樣子都沒有。
就這樣,趣味相投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在交往的過程中,范宇無時無刻不在糾結(jié),到底應(yīng)該選在什么時間點告訴洪宏星自己的情況?
資料圖
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jīng)交往了三個月,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深。
更重要的是,范宇發(fā)現(xiàn)洪宏星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一天晚上12點,范宇一反常態(tài),開了一瓶紅酒,她一直是滴酒不沾的。
她拿著高腳杯,和洪宏星碰了一下,說了一句讓洪宏星毛骨悚然的話。
“我們談?wù)??!?/p>
洪宏星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緊張極了。
資料圖
因為即將啟程前往南極,范宇要和洪宏星分開二十多天,她決定就在此刻把自己的病情告訴他。
對于洪宏星的反應(yīng),范宇已經(jīng)做了很多設(shè)想。
“你去南極了,那太遠了,我們不如分開”“我們不合適”“我們不現(xiàn)實”諸如此類,她都能接受。
可是洪宏星的反應(yīng)卻出乎她的意料,他說的話和自己預(yù)料中的一個都沒對上號。
資料圖
“就這???我以為多大事呢,我還以為你要告訴我你是個男的。”
洪宏星的父親是一個舌癌患者,對于這類疾病,他看得很開:“我運氣比較好,又遇到了一個而已?!?/p>
在知道范宇的病情前,因為范宇會掉很多頭發(fā),每當(dāng)洪宏星掃地?zé)┝?,他就會開玩笑說:“你是在做化療嗎?為什么會掉這么多頭發(fā)?”
如今,這句話他再也不敢講了。
三、從前,作為一個職業(yè)女性,范宇從沒體驗過這種生活
親戚朋友們都說,認識洪宏星之后,范宇像是變了一個人。
資料圖
從前范宇有些小潔癖,可是她不僅和洪宏星一起參加障礙賽,還穿著干凈的衣服在泥地里爬來爬去,翻越障礙。
資料圖
零下三十度,最寒冷的季節(jié),他們一起穿越內(nèi)蒙古,徒步、越野、騎駱駝,在冷極村搭建冰房子。
資料圖
還有更多范宇曾經(jīng)不能想象到的事,在認識洪宏星之后,全都發(fā)生了。
資料圖
范宇和洪宏星一起學(xué)潛水,一起從高空打開滑翔傘,一起參加戶外越野賽,他們還會花一個月的時間穿越沙漠。
資料圖
平時,兩個人會一起在廚房里“消磨時光”,做健康餐,健身餐,偶爾還會開開葷。
資料圖
范宇寫在人生清單里的每一項,都得以實現(xiàn)。
并且星宇有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吶咓。
資料圖
吶咓,在藏語里指的是巖羊,這種動物外表溫和,富有生命力,常年行在陡峭的巖壁上尋求生機,星宇覺得,巖羊像極了他們自己。
吶咓的隊伍,從開始只有他們兩個人,到如今的近兩千人。
隊伍慢慢擴大的過程,寓意著他們的生機在傳染著更多的人。
他們高喊著口號,一起運動,一起參加比賽。
資料圖
洪宏星說:“我覺得無論是外在還是內(nèi)心,她都很棒。生命的態(tài)度永遠不在它的長短,而是在于它的寬度?!?/p>
但是要問在這個世界上,洪宏星最愛的人是誰?
范宇會搶先一步回答:“他自己!”
資料圖
因為同樣的問題,范宇曾經(jīng)問過洪宏星。
他聽后,居然毫不猶豫地回答:“當(dāng)然是我自己,你干嘛要這么問?”
看見范宇眼里掩飾不住的失落,洪宏星接著說:“如果我不先愛我自己的話,萬一我出了些什么事,我又怎么能去愛你?”
原來,洪宏星一直在提醒范宇——要照顧好自己。
范宇懂了。
資料圖
范宇更加珍惜自己在世間的每一秒,每隔三個月就會進行一次化療。
在沒有經(jīng)過任何手術(shù)的情況下,范宇的惡性腫瘤面積縮小了35%。
直到2020年底,她那像雞蛋一樣大的腫瘤沒有再長大,并且靜靜地待在范宇的腦殼里,像一個休眠的火山。
資料圖
在死神無所察覺的情況下,范宇從一年的限度里走了出來。
范宇每晚睡前,還會摸著自己的腫瘤,和它聊會天。
她認為:“它在跟我相處,對我來說,它沒有長大就是一個好消息?!?/p>
2020年,范宇做了一個開顱手術(shù),將良性腦膜瘤取了出來,因為它長大了。
她的生命力,就連她的主治醫(yī)生都驚嘆不已。
資料圖
2021年,因為疫情,她待在家里,也沒有閑著。
范宇在院子里種了很多植物,靜靜地等待它們的盛開。
資料圖
究竟是哪一個因素,讓她從腦癌劃定的時間線中走出來了呢?
四、接受自己,擁抱生活
生病以后,范宇整天郁郁寡歡,在朋友的幫助下,她遇到了一個心理專家,是個以色列裔的美國人。
當(dāng)時,那位心理專家已經(jīng)69歲了,但是她看上去容光煥發(fā),溫和、沉穩(wěn),沒有一點鋒芒。
資料圖
見到范宇后,她像對待嬰兒一樣,把范宇輕輕地抱在了懷里,她告訴范宇:“沒有關(guān)系,你不必那么堅強?!?/p>
于是范宇在她的懷里大哭了一場。
她問范宇:“你這幾年是怎么過來的?你都做了些什么?”
范宇把得病前后的經(jīng)歷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工作壓力,得病的焦慮,旅行,戀愛,運動和冒險,還有對別人的鼓勵。
資料圖
心理專家靜靜地聽完,對范宇說:“你做的對?!?/p>
經(jīng)過心理上的釋放,范宇知道了:真正的堅強,是承認并且接受自己的軟弱和無助。
在出色地完成了人生清單上的事后,范宇發(fā)現(xiàn),她不是變了,而是最真實的自己被釋放了出來。
“人生其實沒有什么界限,那種界限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設(shè)定的?!?/p>
在接受病魔的過程中,范宇的正能量事跡鼓勵了很多人,她也得以接觸到很多病友和他們的家人。
她切身體會到,癌癥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藥物和醫(yī)院。
資料圖
很多時候,病人們內(nèi)心的傷痛和無助很難得到幫助。
這種感覺范宇親身經(jīng)歷過,她懂。
于是她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拍成了短視頻,分享了出去。
并且她還會常常參加一些正能量的訪談節(jié)目,宣傳自己的故事。
“很多人因為我們,開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他們開始去相信愛情,這才是我們倆故事的意義?!?/p>
2021年12月初,范宇進了手術(shù)室,做了個伽瑪?shù)妒中g(shù),頭頂留了四個洞。
資料圖
因為定期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xiàn)她腦子里的腫瘤和血管已經(jīng)貼合,血管壁上會殘留腫瘤。
這個手術(shù)就是為了清除那些殘留的腫瘤。
范宇說:“我要帶著這個病,跟它相處一輩子,就像一場超級馬拉松一樣,我已經(jīng)做好準備了!”
做完手術(shù)后,看到兒子的一幅版畫,范宇非常震撼。
資料圖
母親得了這個病,兒子雖然從沒說起過,但是恐懼一直像個陰影一樣,籠罩著他,他一直都不敢面對。
因此,范宇還帶他去看過心理醫(yī)生。
醫(yī)生說,等到哪一天他可以主動談起這個病,你就可以放手了。
這一天,她等了七年。
資料圖
兒子偷偷要來母親大腦核磁腫瘤的照片,仔細研究后,畫下了這樣的版畫。
他逼著自己盯著照片,直面母親的痛苦,和自己的恐懼。
等到畫成,他終于也學(xué)會像母親那樣,對疾病釋懷,最后接受它。
2021年底,母子倆因為疫情原因已經(jīng)有兩年不能相見。
他在視頻里笑得靦腆,認真地看著母親說:“我希望您可以更為自己著想一些,在帶給別人希望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自己,有時候一定要任性一些。”
聽到他接下來的話,范宇再也壓抑不住,哭了出來。
資料圖
兒子已經(jīng)在外留學(xué)近七年,他一直把母親寫給自己的信帶在身邊。
他撫摸著那些信,說:“我希望六十歲的時候,您還可以和我一起跑步畫畫聽音樂,肯定有這一天,兒子永遠愛你。”
五、生命的意義,在于它的長度,還是它的寬度?
生病前后,范宇的人生是兩種狀態(tài)。
從前的她是個都市白領(lǐng),忙于生計,行走在車水馬龍的現(xiàn)代都市中。
如今的她,樂觀開朗溫柔,醉心于擁抱自己、擁抱大自然。
資料圖
有些事時間久了等不到,比如說“有朝一日給兒子好好做頓飯”,再比如說“等我有時間了一定要去哪里玩”。
所以洪宏星和范宇從來都是想到了一件事,就趕緊去完成它。
資料圖
很多時候,癌癥并不可怕,很多人是自己把自己給嚇死了。
內(nèi)心深處的驚嚇,遠比癌細胞更可怕。
最難的,是接受自己生了這場病,以及接受生病的自己。
范宇認為,自己從來沒有戰(zhàn)勝過癌癥,而是實現(xiàn)了與它的共存。
人生,除了生死,別無大事,想做就去做,無需等待。
參考資料:
《向幸福出發(fā)》身患腦癌向死而生,擊退病魔邂逅真愛
《幸福賬單》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