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9 15:38:29作者:智慧百科
【文/觀察者網(wǎng) 呂棟】
長期以來,全球獨立顯卡(GPU)市場被英偉達和AMD兩巨頭壟斷,英特爾雖然憑借集成顯卡占據(jù)全球最高的顯卡市場份額,但在利潤豐厚的獨顯市場卻沒什么話語權。
不過,今后英偉達和AMD二分天下的格局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英特爾已宣布全面進軍獨顯市場。這家半導體巨頭用消費者的口吻說道:如今的顯卡價格太高了,沒有必要。
英特爾發(fā)布新一代顯卡產(chǎn)品
“很長時間以來,GPU價格都是在200-300美元之間徘徊,但過去幾年發(fā)生的事情讓它們變得非常昂貴。你應該感到沮喪,因為你正在失去游戲社區(qū),而我們現(xiàn)在正在解決這個問題?!?/p>
當?shù)貢r間9月28日,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英特爾On技術創(chuàng)新峰會”上說道。他提到的“事情”,應該是指這兩年加密貨幣挖礦導致的顯卡價格暴漲。
英特爾當天在會上宣布,其高端臺式機獨顯“Arc A770”將于下個月上市,價格對標英偉達上一代的RTX 3060,性能預計會“輕松超越”后者。
實際上,英特爾并不是獨顯市場的新手,這個CPU市場的霸主早在上世紀末就推出過獨顯,但最終由于市場表現(xiàn)不佳而折戟。
在時光飛逝20多年后,英特爾為何又重返獨顯市場,僅僅是為了幫助游戲玩家們買到平價顯卡嗎?在英偉達和AMD牢牢把控的市場中,缺乏獨顯經(jīng)驗的英特爾又該如何爭奪蛋糕?
另外,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英偉達、AMD還是英特爾,都是美國公司。在嚴峻的中美關系下,我們自己的獨立顯卡發(fā)展到哪種程度了,能不能頂?shù)蒙希?/p>
英偉達CEO黃仁勛
準備以性價比立足?
從時間上看,Arc A770可以說有些“姍姍來遲”了。
就在兩天前還有媒體指出,這款顯卡并沒有像英特爾承諾的那樣在“夏天晚些時候”發(fā)布,或已推遲。
但最終,它還是在10月到來前亮相了。
Arc A770是一款臺式機獨顯,搭載16GB的GDDR6內存、2100MHz頻率和32個Xe內核。
英特爾沒有披露這款GPU芯片由誰生產(chǎn),之前的傳言是由臺積電6nm制程代工。
目前,在英特爾筆記本和臺式機獨顯的命名序列中,一共有三種型號,分別是針對主流游戲的Arc 3、性能游戲的Arc 5和硬核性能游戲的Arc 7。
與酷睿CPU的命名方式類似,后綴數(shù)字越大,代表著性能越強。
在臺式機版本的Arc 7顯卡中,英特爾又規(guī)劃了Arc A770和Arc A750。
不難看出,在英特爾自己的定義中,Arc A770已是高端中的高端。
英特爾Arc系列顯卡信息
據(jù)基辛格透露,Arc A770顯卡的起售價為329美元(約合人民幣2383元),預計將于10月12日上市。
就在上周,英偉達剛發(fā)布了新一代RTX 40系列顯卡,其中旗艦RTX 4090的起售價高達1599美元(約合人民幣1.16萬元),同樣也在10月12日上市。
故意選在同一天發(fā)售,難道Arc A770剛出道,就要硬剛英偉達新旗艦?
在《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看來,英特爾并不想在性能上直接挑戰(zhàn)英偉達的旗艦,而是希望通過價格優(yōu)勢與英偉達的上一代產(chǎn)品RTX 30系列競爭。
基辛格也坦言,英特爾將爭取那些厭倦了為高性能顯卡支付高價格的玩家。
他認為,顯卡已經(jīng)變得非常昂貴,沒有必要,該公司將解決這個問題。
這似乎也在暗示,英特爾的獨顯將走性價比路線。
實際上,英特爾在PPT中選擇的對比對象也是英偉達的中高端產(chǎn)品RTX 3060。
雖然尚未披露完整測試成績,但英特爾透露,Arc A770在1080P分辨率的光線追蹤游戲中表現(xiàn)優(yōu)于RTX 3060。該公司強調,與競爭對手相比,新顯卡光線追蹤性能將提高65%。
英特爾顯卡與英偉達顯卡對比
知名科技媒體“The Verge”援引的傳言則稱,在1440P分辨率下,Arc A770的性能可能介于RTX 3060Ti和RTX 3070之間,但真實參數(shù)需要通過基準測試得出。
“兩年前評測RTX 3070時,我們認為它是1440P分辨率下的最佳選擇。因此,如果Arc A770能以329美元的售價,提供接近RTX 3070(499美元)的性能,那將會很有趣?!痹撁襟w寫道。
上個月,英特爾曾發(fā)布48項基準測試,顯示其即將推出的Arc A750顯卡應該能在運行現(xiàn)代游戲時與英偉達的RTX 3060一較高下。
部分顯卡天梯圖(點擊可放大)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并不看好英特爾的入局。在9月28日的美股交易中,英特爾收跌0.30%,盤后下跌逾1%;英偉達則收漲1.51%,AMD也收漲1.31%。
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英特爾便宣布要重返獨顯市場,預計將于2020年推出相關產(chǎn)品。但在突然其來的疫情影響下,直到2021年8月,該公司才正式發(fā)布了高性能顯卡品牌Intel Arc,中文名為“銳炫”。
據(jù)英特爾披露,“銳炫”顯卡產(chǎn)品將涉及多代,不僅包括首代首代基于Xe HPG微架構的 Alchemist(DG2),還將包括代號分別為Battlemage、Celestial和Druid的后續(xù)幾代產(chǎn)品。
今年3月末,英特爾率先推出筆記本電腦獨顯。彼時該公司透露,首批搭載Arc 3系列獨顯的筆記本已開始預購,Arc 5、Arc 7系列也將在初夏面市。
隨后,英特爾又在6月發(fā)布首款臺式機獨顯Arc A380,定位中低端;在8月發(fā)布Flex系列數(shù)據(jù)中心獨立GPU,旨在AI等領域與英偉達A10展開競爭。
英特爾筆記本電腦獨顯信息
為何就是對顯卡不死心?
之所以說英特爾是“重返”獨顯市場,是因為該公司早在24年前就推出過獨顯產(chǎn)品。
1998年2月,英特爾與洛克希德·馬丁旗下的Real3D聯(lián)合打造了獨立顯卡i740。
英特爾首款獨立顯卡i740
盡管是與Real3D合作,但這款顯卡還是將性能主要放在2D輸出上,而當時已有大量3D游戲出現(xiàn),2D性能已逐漸不能滿足游戲玩家對3D畫面的追求。
彼時,顯卡市場也正處于3dfx、ATI、英偉達、S3、Trident和Matrox“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相比于3dfx的“一代神卡”Voodoo 2與英偉達GeForce的前身Riva 128,i740由于缺乏3D性能,只能在低端市場游走。
再加上,英特爾堅持自己設計并生產(chǎn)的IDM模式,使得i740的出貨跟不上競品的步伐,市場表現(xiàn)并不理想。僅僅一年多后,i740就被匆匆下架,英特爾的獨顯產(chǎn)品線也在1999年被砍掉。
與此同時,英偉達通過收購3Dfx,AMD通過收購ATI,逐步在顯卡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
但初次嘗試的受挫,并沒有讓英特爾對獨顯徹底失去信心。2008年平臺化戰(zhàn)略成功后,英特爾再次提出基于X86可編程多核心架構、代號為“Larrabee”的獨顯開發(fā)計劃。
遺憾的是,還是由于技術路線問題,在經(jīng)歷了兩年的漫長調試和準備后,英特爾在2010年坦承,推出“Larrabee”獨顯基本不可能。
先后兩次失敗,英特爾為何仍舊對GPU不死心?
其實也不難理解,進軍GPU不僅可以擴展產(chǎn)品線,降低對CPU的依賴。更重要的是,GPU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領域的核心算力硬件。
在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中,有大量的并行計算任務需要處理,這些任務的計算并不復雜,但總體數(shù)量龐大且獨立,而GPU可以容納上千個沒有邏輯關系的數(shù)值計算線程,它的優(yōu)勢就是無邏輯關系數(shù)據(jù)的并行計算。CPU則更擅長將其數(shù)量相對較少的內核集中用于處理單個任務。
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對GPU提出大量需求,當然也包括加密貨幣挖礦帶來的GPU價格上漲,推動著英偉達市值翻了數(shù)倍,并幫助其取代英特爾,登上美國最大半導體公司的寶座。
隨著GPU在深度學習、云計算、數(shù)據(jù)中心等方面的大規(guī)模應用,也將使得英偉達產(chǎn)品在這一領域直接侵蝕了英特爾的CPU市場。因此在市場看來,英特爾推出獨顯產(chǎn)品除了面向消費級市場外,可能也是對英偉達高性能計算產(chǎn)品的防御,并瞄準未來市場的需求。
但由于英偉達和AMD在GPU領域積累了大量專利,英特爾想在獨顯市場取得突破并不容易。
市調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二季度,英偉達在全球獨顯市場的份額達到79%,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AMD的份額為20%,剛起步的英特爾,份額僅1%。
圖源:Jon Peddie Research
產(chǎn)品性能沒有絕對優(yōu)勢,市場份額天壤之別,英特爾獨顯走性價比路線也在意料之中,甚至去年就有觀點認為,英特爾要想在獨顯市場尋求突破,打價格戰(zhàn)是一種必然。
但無論如何,英特爾的入局肯定會對英偉達主導的獨顯市場帶來沖擊。畢竟自此之后,AMD與英特爾都擁有了CPU+GPU的產(chǎn)品組合。
就像AMD一樣,為了推廣Arc顯卡,英特爾使用捆綁銷售的策略幾乎是板上釘釘。
因此,也有市場觀點指出,即便在DIY市場上高性能的英偉達顯卡依然是玩家首選,但是在OEM市場,英偉達可能會很尷尬。
而英特爾加入顯卡市場的競爭,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畢竟多一種選擇,自然就能擁有更強的“用腳投票”權利,廠商的溢價空間也有望被進一步擠壓。
但由于英特爾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很難對當下的顯卡市場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
AMD首席執(zhí)行官蘇姿豐
國產(chǎn)GPU任重道遠
即便英特爾再度入局,全球顯卡市場依然被美國公司壟斷。
本月初,英偉達和AMD對華斷供GPU的消息,也再度引發(fā)市場對國產(chǎn)GPU的關注。
但需要厘清的是,英偉達被限制的A100和H100芯片,雖然也是GPU,但并不是常說的消費級顯卡,而是弱化圖形渲染功能的通用計算芯片,主要應用于大數(shù)據(jù)處理、人工智能等領域。
東吳證券2021年8月研報截圖
在通用GPU領域,國內近幾年掀起了創(chuàng)業(yè)潮,不少原英偉達和AMD中國區(qū)的高管紛紛加入這些創(chuàng)企,巨額融資頻現(xiàn),但真正實現(xiàn)落地的產(chǎn)品目前還寥寥無幾。
在一眾GPGPU創(chuàng)企中,2015年成立的天數(shù)智芯算是走的相對較快的一個,其首款7nm通用GPU“天垓100”已實現(xiàn)量產(chǎn),截至9月初,累計訂單金額超2.3億元。
但這點訂單量還遠跟不上天數(shù)智芯的燒錢速度,從去年3月到今年7月,該公司已融資超20億元。
壁仞科技是另一家國產(chǎn)通用GPU創(chuàng)企。在今年8月的發(fā)布會上,該公司宣稱其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在與英偉達在售旗艦“A100”對比時,部分指標領先,甚至與英偉達3月最新發(fā)布的H100相比,BR100也不乏性能優(yōu)勢。
圖源:壁仞科技
但BR100尚未實現(xiàn)落地,可能在今年底量產(chǎn)。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不少芯片廠商紛紛以英偉達作為對標對象進行宣傳,甚至直言“算力等指標不輸英偉達的產(chǎn)品”。
但實際上,算力只是芯片性能的一個指標,在實現(xiàn)大算力的同時能不能降低功耗,也十分重要。另外,英偉達等外企的護城河不只是性能,還有構建在基礎性能之上的一套軟件生態(tài)。
因此,國產(chǎn)芯片在追趕性能的同時,更困難的是打造自主生態(tài)。而英偉達斷供等事件的發(fā)生,也給國內芯片企業(yè)的上下游合作提供了更多契機。
今年8月底,天數(shù)智芯CTO呂堅平在接受觀察者網(wǎng)采訪時坦言,英偉達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95%,國內創(chuàng)企對標英偉達是不得已的事情。
他當時提到,國產(chǎn)芯片在性能上全面超越英偉達不可能,但產(chǎn)品的性價比是一個優(yōu)勢。
“芯片不應該盲目追求性能指標,更不應該用來迎合市場情緒。大家要知道芯片是拿來用的,通用性非常重要。”呂堅平透露,天數(shù)智芯的銷售目標是達到英偉達中國區(qū)營收的10%。
通用GPU之外,普通游戲玩家更關注的是國產(chǎn)消費級顯卡。
在這一領域,國防科大背景、以飛機圖形顯空業(yè)務起家的景嘉微,被公認是行業(yè)代表。
2014年,景嘉微首款GPU芯片JM-5400流片成功,采用65nm制程;2021年12月,該公司發(fā)布最新的JM-92系列GPU,采用14nm制程。
財信證券研報指出,景嘉微2018年發(fā)布的JM-7200系列,紙面性能與英偉達2011年的低端顯卡差不多;到2021年12月發(fā)布的JM-92系列,性能已趕上英偉達2016年的中端顯卡。
財信證券今年6月研報截圖
不難看出,景嘉微與英偉達的差距正逐步縮小,但仍十分明顯。
前面提到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有的也在涉足圖形GPU。例如,去年9月,壁仞科技宣布啟動圖形GPU產(chǎn)品線研發(fā),由該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曾任高通GPU團隊負責人的焦國方帶隊。
成立于2020年的摩爾線程更為激進。該公司去年底宣布,不到300天,首顆國產(chǎn)全功能GPU研制成功,支持3D高速圖形渲染等功能,何時量產(chǎn)落地尚不清楚。
眾所周知,GPU是一個高技術壁壘領域,進展過快難免引發(fā)質疑。
以至于有自媒體撰文直言:“看到國產(chǎn)GPU快速發(fā)展,確實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但是在振奮之余也應該有所警惕。僅僅300天就能從0開始研發(fā)出首顆國產(chǎn)全功能GPU芯片,這究竟是彎道超車還是一場騙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