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2 08:38:33作者:智慧百科
【文/觀察者網(wǎng) 熊超然】當?shù)貢r間10月1日,美聯(lián)社援引丹麥能源機構的說法報道稱,此前受損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中的其中一條管道,似乎已經停止泄漏天然氣。
該機構當天在推特賬號上發(fā)文稱,運營“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公司發(fā)布通知,這一條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管道,“壓力似乎已經穩(wěn)定下來”,“這表明該管道的天然氣泄漏已經停止”。
此前,據(jù)丹麥政府初步估計,“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受損的最壞情況將是泄漏7.78億標準立方米天然氣,相當于1460萬噸碳當量的排放,而丹麥在2020年的排放量約為4500萬噸碳當量,等同于該國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俄羅斯指責美西方國家制造了破壞“北溪”管道的事件,美國則聲稱俄羅斯“散布虛假信息和謊言”,雙方的“交鋒戰(zhàn)”從兩國元首回應蔓延到聯(lián)合國安理會會議,沖突仍在持續(xù)。
美聯(lián)社報道截圖
丹麥能源機構推特截圖
9月26日至28日,位于丹麥水域附近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先后被發(fā)現(xiàn)至少4處泄漏。瑞典國家地震臺網(wǎng)地震學家稱,氣體泄漏的區(qū)域發(fā)生了兩次水下爆炸,幾處泄漏點的位置都十分接近。
事件發(fā)生以后,德國、丹麥、瑞典已就事故原因展開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各方均認為“北溪”管道泄漏或為蓄意破壞所致。
俄羅斯“北溪1號”項目運營方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9月27日發(fā)表聲明說,“北溪1號”和“北溪2號”海底輸氣管道的三條管線一天內同時發(fā)生損壞的情況前所未有,目前尚無法評估維修時間。
“北溪1號”管道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維堡,經由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氨毕?號”管道去年建成,與“北溪1號”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仍有部分天然氣封存在管道內。
當?shù)貢r間9月28日,根據(jù)瑞典海岸警衛(wèi)隊公布畫面,“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泄漏處的氣泡上升到波羅的海表面,形成直徑超過1公里的“氣泡圈”。圖自澎湃影像
綜合俄塔社、衛(wèi)星社消息,當?shù)貢r間9月30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對記者稱,他們已掌握的信息表明:西方參與了對“北溪”管道的破壞活動。路透社稱,這是目前俄羅斯高級官員對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開指控。
同天晚些時候,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再次指責西方破壞俄羅斯所建造的“北溪”管道,而美國及其盟友則強烈否認俄方的這一指控。
據(jù)“今日俄羅斯”(RT)消息,普京當天在克里姆林宮發(fā)表講話回應了“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事件,他認為,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制造了這些爆炸。
普京表示,對于“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說,光制裁(俄羅斯)已經不夠用了,所以他們采取了破壞路線,對“北溪”管道組織實施了一系列的爆炸行為。普京指出,“他們實際上已經開始摧毀整個歐洲的能源基礎設施,這雖然很難令人相信,但卻是事實?!彼麖娬{:“所有人都清楚誰會從中受益,當然誰受益,誰就要為此負責?!?/p>
華盛頓方面,美國總統(tǒng)拜登同樣在9月30日對該事件作出回應。他稱這一事件是一次“蓄意破壞行為”,同時指責俄羅斯人在“散布虛假信息和謊言”,聲稱美國將與盟友合作以查明真相。
甚至還有美國官員聲稱,普京的說辭是在試圖轉移人們對其“吞并”烏克蘭部分地區(qū)的注意力。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埃德里安娜·沃森(Adrienne Watson)9月30日這樣說道:“我們不會讓俄羅斯的虛假信息分散我們或全世界對其‘吞并’烏克蘭主權領土的明顯欺詐企圖的注意力?!?/p>
美聯(lián)社報道稱,當?shù)貢r間9月30日晚些時候,聯(lián)合國安理會在俄羅斯代表團的要求下,就“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舉行公開會。會上,俄美雙方的交鋒繼續(xù)。
據(jù)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網(wǎng)站9月30日消息,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在安理會審議“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時作了發(fā)言。
耿爽表示,中方對“北溪”天然氣管線近日發(fā)生多處泄漏并伴隨強烈水下爆炸表示嚴重關切?!氨毕碧烊粴夤芫€是歐洲能源運輸大動脈,該項目向23個歐洲國家提供重要天然氣供應。泄漏事件導致管線物理中斷,使歐洲能源供應短缺問題更加突出。全球各地包括發(fā)展中國家的消費者,恐怕要承受由此引發(fā)的能源市場動蕩和能源價格上漲。目前泄漏仍在繼續(xù),事件對相關海域航運線路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仍在顯現(xiàn)。當歐洲和世界正面臨層出不窮的棘手挑戰(zhàn)之時,這實在是一件我們不愿意看到的、令人痛心的巨大災難。
耿爽強調,中方注意到,目前的信息表明此次泄漏不是意外事故,很可能是蓄意破壞造成的。如果屬實,這將構成對跨國民用設施和海底管道的襲擊,違反國際法。中方還注意到,各攸關方均認為,對泄漏事件開展客觀、公正、專業(yè)的調查十分必要。正如剛才通報者所強調的那樣,此次泄漏事件凸顯了跨境基礎設施的脆弱性。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維護好跨境基礎設施安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