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3 20:30:35作者:智慧百科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千年來不斷有城市建立與消失。一座城市、一個地區(qū)都會有一個地名,中國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取名文化。
例如寄寓治國安邦的地名:武威,靖邊,保安等;表明方位的地名:北京,南京等等。然而地名也不是一成不變,比如南京,古稱建康、江寧、金陵、應天府。
可是就有那么一些地方,千年來都沒有改過名,就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河南息縣。
網絡圖片
息縣由來
息縣被學術界譽為“中華第一縣”,如今隸屬于河南省信陽市。河南處于中原腹地,是中華文化發(fā)源地,一直是歷史文化大省。
在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在如今的息縣地區(qū),分封三十七子羽達為息侯,建立息侯國。
息國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所以歷史上對息國的國君并沒有過多的記載。息國國君是侯爵,所以其國君統(tǒng)一被稱為息侯。春秋時期,楚國滅息國,設置息縣,彭仲爽為第一任縣尹。
“息縣”之名也就由此始,且“息”字歷朝歷代都不曾變動,沿用至今。然而息國滅亡這件事當中,還隱藏著一個曲折悲痛的故事。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個女人,她就是息夫人。
網絡圖片
息夫人是息侯的夫人,秀外慧中,時常勸解息侯要愛護百姓,支持農桑,治國理政。息侯面對妻子的提醒,大受感動,發(fā)憤圖強,息國雖然小,但是百姓生活很安定。遺憾的是,如此夫妻恩愛、國家安定的日子卻沒有持續(xù)多久。
“桃花”招禍端
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陳國陳莊公的女兒嫁給息國國君為妻,被稱為息夫人。陳國本姓媯,所以息夫人又叫息媯。
傳聞息夫人出生時,庭院的桃花一夜盛開,長大后又艷若桃花,所以有“桃花夫人”的美稱。
一次,息夫人回陳國省親,需要借道蔡國。恰好息夫人的姐妹是蔡國國君的夫人,蔡哀侯得知妻妹路過,就派人留下息夫人。
網絡圖片
息夫人只想著姐妹團聚十分欣喜,但沒想到這次相見會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
會面期間,蔡哀侯見息夫人如此美麗,兩杯酒下肚就忍不住舉止放蕩,十分無禮。
息夫人羞愧萬分,當即打道回府,哭著將這件事說給丈夫聽。
息侯大怒,想要教訓蔡侯,但是自己國家力量弱小。此時的他或許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竟然派人向楚國進言:“請您佯裝要攻打我國,我就有理由向蔡國求援,蔡國肯定會出兵,您就可以在蔡國軍隊行軍途中發(fā)起攻擊,出其不意肯定會勝利?!?/p>
息侯想要借刀殺人,可他忘記了唇亡齒寒。楚文王覺得這筆買賣不虧,于是聽從了息侯的計謀。當年九月,楚軍在毫無意外地擊敗蔡軍,俘虜了蔡哀侯。
劇照
蔡哀侯被俘,心懷怨恨,定然不會讓息侯好過。他故意向楚文王進言,夸贊息夫人面若桃花,極其貌美,引起楚文王的好奇。楚文王聽到蔡哀侯之言,果然十分感興趣。
為了見到息夫人,于是打著巡游的名號經過息國。息侯按禮款待楚文王,息夫人也以待客之道出席。楚文王在宴會上大膽地打量著息夫人,心里暗暗感嘆息夫人果然貌美。
第二天,楚文王不懷好意地設宴招待息侯。席間乘機抓捕了息侯,軍隊破門,息國百姓也危在旦夕。
息夫人聞訊后,為了避免受辱,想要投井自殺。
此時楚國大將斗丹卻突然出現,他告誡息夫人,如今只有她才能救息國。息夫人十分聰明果斷,馬上想到了斗丹的意圖。為了保全息侯和息國的百姓,息夫人無奈嫁給楚文王。
網絡圖片
息夫人的屈從,只換回了丈夫的一條性命,息國國土依然被楚國吞并了。面對這樣的結局,息侯又怎會安然接受,他最終滿含著痛苦、悲憤郁郁而終。
“三年不言”
息夫人入楚三年,為楚文王生下兩個兒子。長子羋艱,次子羋惲,就是后來的楚堵敖和楚成王。
在楚宮的三年里,她從沒忘記曾經的丈夫與國家,“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息夫人從未主動說過話,侍奉楚王時永遠是不冷不熱的態(tài)度。這就是典故“三年不言”。
網絡圖片
楚王為此十分苦惱,但他又做不出苛待美人的事。一天,楚王實在忍不住了,質問她是什么緣故。息夫人痛哭著說:“我一個女人跟了兩任丈夫,又不能死,哪里有臉面同別人說話呢!”言語間也表達出對罪魁禍首蔡侯的不滿。
楚文王一聽此言,為了彌補息夫人,于是再次派兵,攻打蔡國。蔡國滅亡,蔡侯被扣留在楚國九年,直到死也沒有回國。息夫人用自己的方式,幫息國報了仇。盡管她后來成了楚王的夫人,但后人還是稱她為息夫人。
楚文王去世之后,息夫人的兩個兒子先后繼位。但是國君年幼,當時朝政大權掌握在楚文王的弟弟子元手中。子元早就覬覦息夫人的美貌,多次在息夫人住所附近跳舞,公然勾引息夫人。
息夫人十分惱怒,不勝其煩。朝中大臣本就不滿子元的權利過大,這下更是忍無可忍,于是合謀刺殺了他。楚國史上的“子元之亂”隨之結束。兩國因她滅亡,一國因她動蕩,息夫人此時已經心力交瘁,之后隱居深宮,再無音訊。
網絡圖片
結語
面若桃花,命若桃花。息夫人一生被美貌挾持,身不由己,同桃花一樣,隨風而飄搖。君王之間的博弈,野心隱藏在美色之后,女子只是一個借口。說什么西施亡了吳國,息夫人害了息國,都是空談。
王朝更替之于歷史,是必然的,絕非息夫人一個女人能夠影響的。后人提起息夫人無不惋惜,王維一首《息夫人》道出了息夫人倔強反抗的內心世界。息夫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心懷百姓、甘愿犧牲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