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8 07:30:27作者:智慧百科
你是否還記得那條被網友稱為“字少事大”的新聞:記者從國防部獲悉,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過于先進不宜展示的畫面來了!
視頻截圖
來源:中國軍號官微
此前報道:
攔截試驗“五連勝”后,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比美國如何?專家解讀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劉煊尊】6月19日晚,國防部發(fā)布通報稱,當晚,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這也是自2010年1月11日我國首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以來,官方通報的第五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根據此前官方通報的信息,這五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均取得成功。相關專家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是當下最為前沿的軍事技術之一,難度極大,目前僅有少數(shù)國家掌握該項技術,而“五連勝”的佳績也意味著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成功率位于世界前列。
國防部發(fā)布
“反導本身就是一項難度比較高的軍事技術,尤其是中段反導?!薄逗娇罩R》雜志主編王亞男20日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反導攔截一般包括“助推段”反導、“中段”反導、“末段”反導。而“中段”反導是在大氣層外、彈道導彈飛行速度較高的飛行中段對導彈進行攔截,它要求反導系統(tǒng)的攔截彈對于來襲導彈彈道的預測、目標的觀測和跟蹤都要相當精確。
導彈技術專家郭衍瑩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以彈道導彈為例,其在飛行中段的高度通常已達到1800公里以上,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導彈在飛行中段通常已經完成了彈頭和彈體的分離,彈頭的雷達反射面積小,而采用現(xiàn)代隱身涂層的洲際導彈彈頭雷達反射面積只會更小,大概還不到0.1平方米,且多采用誘餌彈技術,想要在高空,高速的條件下,精確地識別真正的攔截目標,這對一個國家的雷達技術要求特別高,“通常而言,一般的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僅為300-500公里左右。能夠掌握中段反導技術,說明一個國家至少已經具備了強大的雷達探測技術?!?/p>
雖然陸基中段反導技術難度很大,但這種攔截方式的優(yōu)勢也是極為明顯的。郭衍瑩進一步介紹稱,彈道導彈有大概80%的飛行時間都在飛行中段,且在該飛行段中導彈的彈道平穩(wěn),不像助推段和末段一樣軌跡多變,因此對于防御一方而言,無論從反應時間還是彈道的預判上,在該飛行段進行導彈攔截都更具優(yōu)勢。此外,一旦攔截成功,掉落的導彈殘骸也不會落入本國領土,能有效減少對防御方地面目標的毀傷,大大降低附帶傷害。
也正是在實踐中認識到中段反導更具可行性,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展相關技術研究。但目前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成功進行過類似試驗。
根據美國導彈防御局數(shù)據顯示,美國從1999年到2019年總計進行了二十余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但是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懊绹_展的陸基反導試驗中,發(fā)射的靶彈沒有采用洲際彈道導彈常用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試驗中沒有完全模擬真實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因此作戰(zhàn)效能也受到多方質疑?!惫墁撜f。
資料圖
為數(shù)不多的國家有能力開展相關技術試驗,并且成功率有限的背后凸顯的則是陸基中段反導系統(tǒng)極高的技術門檻。郭衍瑩進一步介紹稱,一個國家想要“練就”陸基中段反導技能,首先要具備陸、海、空、天等平臺的彈道導彈預警能力,能夠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排除各種自然以及人為設置的干擾,快速、準確地識別出真正的攔截目標。其次還要具有精確跟蹤目標的能力,掌握雷達跟蹤、全球衛(wèi)星導航定位、慣性、紅外等制導技術,這樣才能準確鎖定高超音速狀態(tài)下飛行的攔截目標。最后還需要具備攔截彈碰撞殺傷的能力,因為彈道導彈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為了避免高溫燒毀,通常十分堅固,因此,攔截彈碰撞時必須非常準確才能有足夠的動能將攔截目標摧毀,這就對攔截彈彈頭的制導設計和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此之前,中國國防部曾于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8年2月5日和2021年2月4日4次官宣成功進行陸基反導技術試驗或達到預期目的,郭衍瑩指出,“五連勝”的佳績也意味著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的成功率不低于美國,已位于世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防部此前官方通報中多次點明,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王亞男認為,在一些國家“蠢蠢欲動”,意圖將彈道導彈武器系統(tǒng)部署在中國周邊地區(qū)的背景下,中國需要格外重視防御能力,特別是反導系統(tǒng)的建設。
今年4月,美國陸軍參謀長詹姆斯·麥康維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陸軍準備在2023年底之前部署遠程高超音速導彈和中程地對艦導彈,“但不是在基地固定部署導彈,而是利用運輸機在離島和較遠地帶靈活使用導彈”。美媒稱,美軍設想針對中國沿“第一島鏈”部署中程導彈,不過關于平時的部署地點,麥康維爾僅表示“根據政策判斷做出決定”。
此前還有日媒報道稱,美國在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后,正在與日本商議在駐日美軍基地部署中程導彈。對此,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qū)部署中導。如果美方執(zhí)意部署,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反制。
王亞男認為,如果美國依托它的“島鏈戰(zhàn)略”,把導彈部署到多個點,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的反導壓力增加,還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所以中國目前反導試驗的規(guī)模并不算大,在未來可能還需要進行一些高階的試驗,去模擬更為復雜的環(huán)境,以提升我們的反導防御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