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9 17:20:23作者:智慧百科
(原標題:外交部:“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是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
10月9日,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昨天特斯拉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有關臺灣的言論引發(fā)廣泛關注,發(fā)言人也介紹了中方立場。臺灣“陸委會”稱馬斯克言論不可接受。發(fā)言人有無進一步評論?
資料圖
毛寧首先表示,昨天我介紹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當前引發(fā)臺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只有堅決遏制“臺獨”分裂、反對外部勢力干涉,才能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
毛寧強調,“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前提下,臺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qū)實行高度自治,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中國的統(tǒng)一不會損害任何國家的正當利益,只會給各國帶來更多的發(fā)展機遇,給亞太地區(qū)和世界繁榮注入更多的正能量。我們希望并樂意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士理解和支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毛寧最后說:“至于你提到的民進黨當局的有關言論,根本不值一駁。無論民進黨當局說什么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基本事實。”
(總臺央視記者 申楊 楊毅)
馬斯克公開發(fā)表涉臺灣問題言論,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發(fā)推文回應
另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特斯拉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發(fā)表涉及臺灣問題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8日已作出回應。北京時間9日凌晨,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也在推特上發(fā)文,回應了馬斯克的言論。
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道稱,馬斯克在接受該報記者采訪時就解決臺灣問題“提出建議”?!拔业慕ㄗh……就是為臺灣設置一個合理且可行的特別行政區(qū),但這可能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事實上,我認為,他們可能會達成比香港更為寬松的協(xié)議?!瘪R斯克稱。
馬斯克 資料圖
北京時間9日凌晨,秦剛在推特上轉發(fā)了《金融時報》這篇報道,并發(fā)三條推文,回應馬斯克的言論,全文如下:
“我想感謝埃隆·馬斯克,感謝他對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的呼吁,以及他關于建立臺灣特別行政區(qū)的想法。事實上,‘和平統(tǒng)一’和‘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最佳途徑?!薄?/p>
“在保證中國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前提下,統(tǒng)一后的臺灣將成為享有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qū),并擁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p>
“臺灣人民的權利和利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兩岸將共享民族復興的榮光。中國的和平統(tǒng)一也有利于亞太地區(qū)和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p>
延伸閱讀
馬斯克:臺灣“特別行政區(qū)”,比香港更……
臺灣到底是誰的領土?西方各媒體各自所在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度,是如何在建交時向中國政府莊嚴承諾的。把這些實情告訴各自所在國家人民,有那么難嗎?
文 | 海上客
“臺灣可以成為一個‘特別行政區(qū)’?!边@是英國《金融時報》所披露的埃隆·馬斯克所言。
馬斯克還表示:“可能不會讓所有人都滿意。事實上,我認為,他們可能會達成比香港更寬松的協(xié)議?!?/p>
臺灣可以成為一個“特別行政區(qū)”(見紅框),“可能達成比香港更寬松的協(xié)議”(見紅色劃線部分) 圖: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截屏,紅框、紅線為編輯所加
10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刊登了一篇該報生活與藝術版記者與馬斯克餐敘后的訪談稿件。其中談到了臺灣問題。
當然,這位太空探索公司和特斯拉的首席執(zhí)行官,并不僅僅與《金融時報》記者聊臺灣問題。他還聊到了美國總統(tǒng)拜登,說他老邁,“和美國平均人口年齡差兩代人”;聊俄烏沖突,稱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且就該讓克里米亞歸入俄羅斯,而烏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該在聯(lián)合國監(jiān)督下重新公投。
馬斯克與《金融時報》生活與藝術版記者餐敘 圖: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報道截屏
海叔認為,且不論馬斯克談拜登或者俄烏的觀點是否正確。單看他談臺灣問題的話,那就是在說中國的內政。
1
俄烏是兩國交兵,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這一點,必須要搞搞清楚。在昨天( 10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路透社記者提及馬斯克言論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回答稱, 首先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中方解決臺灣問題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將繼續(xù)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xiàn)兩岸和平統(tǒng)一。
毛寧還說,同時,我們將堅決粉碎 “ 臺獨 ” 分裂圖謀,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顯然,馬斯克在與《金融時報》記者餐敘時,沒有點明這一點。
不過,馬斯克不是提了“特別行政區(qū)”,提了“比香港更寬松”么?
那海叔不禁要問——
誰的“特別行政區(qū)”?難道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qū)”?
誰可能給與臺灣地區(qū)“比香港更寬松”的政策?難道不是中央政府?
回顧歷史,“一國兩制”本是為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而定之策。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以后,1981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國家實現(xiàn)統(tǒng)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1982年,鄧小平就葉劍英談話指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國家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大前提下,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在提出結束俄烏沖突方案之后幾天,馬斯克又表示,可以將臺灣地區(qū)的部分控制權交給北京來解決臺灣問題” 圖:《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截屏
對于馬斯克的說法,海叔發(fā)現(xiàn)——《金融時報》的報道還是相當偏頗的。譬如采訪他的記者,在報道稿中夾槍帶棒地稱,“馬斯克竟然稱,哪怕臺海沖突不可避免,全球經(jīng)濟哪怕屆時受到30%的沖擊,他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廠仍能向中國的客戶供貨”。
對馬斯克建議設立臺灣“特別行政區(qū)”,《金融時報》記者又點評:“我懷疑他的建議不會被采納”。
海叔倒要問一問《金融時報》這位生活與藝術版記者,馬斯克的建議這是不會被誰采納?西方嗎?中國人民采取怎樣的方式統(tǒng)一祖國,其實不需要西方誰的首肯。這也是毛寧提到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主要原因!
在澳大利亞媒體《悉尼先驅晨報》的報道中,還將馬斯克談俄烏,與中國大陸與臺灣關系相提并論。又報道稱,馬斯克說的,“可以將臺灣地區(qū)的部分控制權交給北京來解決臺灣問題”。其實,還是煩請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寫明——臺灣到底是誰的領土?西方各媒體各自所在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度,是如何在建交時向中國政府莊嚴承諾的。把這些實情告訴各自所在國家人民,有那么難嗎?
2
馬斯克為什么要對西方媒體說臺灣“特別行政區(qū)”的事?在海叔看來,可能有一大原因——即便是西方,不希望戰(zhàn)亂嚴重沖擊經(jīng)濟,不希望民生被破壞的愿望,在商界是有一定的共識的。同時,也反映了西方一些人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認同,對兩岸統(tǒng)一是大勢所趨的基本認識。
馬斯克和他的太空探索公司
在海叔看來,即便馬斯克這么提臺灣問題有不妥之處,可聽到他的話,“臺獨”分裂勢力這次估計是要氣壞了。 然而,這種“茶壺里的風暴”,再氣又能怎么樣呢?
當然,從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的行文手法來看,也是戴著有色眼鏡在點評馬斯克。 可見,在西方,馬斯克的說法也不受一些反華勢力所待見。 這些反華勢力,未必不知道臺灣屬于中國,未必不明白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只不過他們不愿意看到中國的統(tǒng)一,歸根結底他們不愿意看到中國的強大。
在中國孱弱的時候,西方列強恨不得瓜分中國。 那時候,他們之間所商量的,恐怕是將臺灣 劃到誰家勢力范圍的問題,而不是臺灣是否與中國大陸統(tǒng)一的問題。
在中國強大起來的時候,他們只不過想將臺灣作為一個籌碼。 更何況,只要有“臺獨”分裂勢力在島內掌控一定權力,西方一些國家就能通過這些代理人攫取好處——譬如超高價格賣垃圾武器給臺灣地區(qū),由此來搜刮臺灣地區(qū)的民脂民膏。
這些西方反華勢力的做法,是否符合一般商人的商業(yè)利益呢?從馬斯克這次所言,倒可以看到,西方內部也絕非鐵板一塊。
3
既然馬斯克提到了香港,那就不妨看看香港的情況。總體來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是成功的。即便譬如2019年“修例風波”之類事情,也不能阻止香港的未來向好。
10月1日,香港教育工作者聯(lián)會黃楚標中學舉行“喜迎二十大,為國育英才”升旗禮,典禮儀式上,學生們朗誦了《可愛的中國》,表演了古箏獨奏《井岡山上太陽紅》,并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后,國際商界對香港的看法是否有變呢? 顯然沒有!
據(jù)《香港經(jīng)濟日報》網(wǎng)站9月9日報道,加拿大智庫弗雷澤研究所發(fā)表《世界經(jīng)濟自由度2022年度報告》,香港繼續(xù)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jīng)濟體。自報告開始發(fā)布以來,香港一直位列全球第一。在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jiān)管”兩項繼續(xù)位列首位。
在海叔看來,馬斯克提到香港,也不是偶然的。
香港回歸祖國之前,英國人有沒有各種小九九?各種想法?可撒切爾夫人到北京,在主權、治權等問題上兜兜轉談了半天,談出什么名堂了沒?顯然沒!
臺灣問題也如此。一些心懷“臺獨”執(zhí)念的人,不該心存幻想了!“臺獨”是死路。祖國統(tǒng)一以后,臺灣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更好,這一點,恐怕連馬斯克都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