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1 17:00:44作者:智慧百科
據(jù)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網(wǎng)站10日報道,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保羅·戈薩爾(Paul Gosar)呼吁華盛頓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認為這些援助是被用來資助一場美國“本不應該卷入”的沖突。RT報道稱,美國國會有許多共和黨議員譴責拜登政府為基輔“敞開支票簿”的做法。
戈薩爾推文截圖
戈薩爾當?shù)貢r間10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fā)文稱,“不要再提供外國援助,特別是不要資助一場我們本不應該卷入的戰(zhàn)爭。拜登和他的犯罪家族可能虧欠澤連斯基,但美國不欠他任何東西?!?/p>
RT報道指出,戈薩爾是一名堅定的反干涉主義者,也是美國共和黨議員當中非正式“美國優(yōu)先”黨團小組的成員,他也是拜登政府烏克蘭政策最激烈的批評者之一。今年5月,戈薩爾投票反對美國對烏提供400億美元軍事和經(jīng)濟援助的法案,上個月又投票反對美國提供另外120億美元援助的撥款法案。
戈薩爾推文截圖
在這項法案獲得通過后,戈薩爾發(fā)推文稱,“在國內,颶風‘伊恩’使美國人失去了一切。邊境是開放的,芬太尼正在殺死成千上萬人,通貨膨脹正在肆虐。然而,左翼和當權派右翼剛剛投票決定向烏克蘭再送去120億美元?這更像是‘美國最后’的政策?!?/p>
拜登和澤連斯基 美聯(lián)社資料圖
RT報道稱,戈薩爾聲稱的拜登“犯罪家族”虧欠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的說法,可能是指美國一些保守派人士的觀點,他們認為是澤連斯基幫助拜登贏得了2020年總統(tǒng)選舉,因為澤連斯基此前拒絕了前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即拒絕讓烏當局對拜登兒子擔任高薪董事的一家烏能源公司重新展開腐敗調查。
俄媒還指出,戈薩爾并不是唯一呼吁美國兩黨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資金和武器的共和黨議員。美國共和黨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上周稱,美國對基輔的援助“殺死了成千上萬的人,并大幅推高了全世界各地的生活成本”,另一名共和黨眾議員馬特·蓋茨(Matt Gaetz)10日發(fā)推文聲稱,不值得冒著核戰(zhàn)爭的威脅來“維持烏克蘭作為國際洗錢圣地的地位”。(編輯:HHJ)
相關報道:
拜登聲明:強烈譴責俄對烏導彈襲擊 要讓俄付出代價
白宮當?shù)貢r間10日在其官網(wǎng)發(fā)表美國“總統(tǒng)拜登關于俄羅斯發(fā)起導彈襲擊的聲明”。
聲明稱,“美國強烈譴責俄羅斯今天在烏克蘭全境(多地),包括在基輔發(fā)起的導彈襲擊?!?/p>
白宮發(fā)表“總統(tǒng)拜登關于俄羅斯發(fā)起導彈襲擊的聲明”
“這些襲擊只會進一步加強我們的承諾,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會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我們將與我們的盟友和伙伴一道,繼續(xù)讓俄羅斯為其侵略行為付出代價……”聲明最后部分還說,美方再次呼吁俄方結束“侵略”,并從烏克蘭撤軍。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當天還與拜登通電話,雙方就烏克蘭和美國之間防務合作的優(yōu)先事項達成一致。澤連斯基在其社交媒體上稱,防空系統(tǒng)是美烏防務合作的第一優(yōu)先事項。
烏克蘭多座城市10日清晨發(fā)生爆炸,烏克蘭總統(tǒng)辦公室隨后發(fā)布消息稱,烏多座城市遭俄導彈襲擊。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晚些時候稱,俄軍10日早上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基礎設施實施了打擊,包括烏能源設施、軍事管理設施和通訊設施。
牛彈琴:美國外交遭遇重大失敗 有些國家公開"造反"
資料圖
拜登平時最喜歡吹噓的,就是他的外交政績。他曾長期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一直被認為是美國外交的老手。
但他不得不看到,就在過去一個月,美國外交遭遇了重大失敗,有些挫敗甚至是侮辱性的。
完全個人看法,至少兩個標志性事件。
事件一,沙特的打臉。
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降低高企的油價,是拜登當下的重中之重。他派出多名部長,一遍又一遍向中東國家施壓,要求增產(chǎn)石油,從而降低油價。
今年7月,拜登更是親自到訪沙特,核心任務,也是勸沙特帶頭增產(chǎn)。為此,他還和沙特王儲薩勒曼碰拳,再不提以前的舊事。
但拜登萬萬沒想到,沙特居然沒接茬,在最近的歐佩克+會議上,不僅沒有增產(chǎn),反而宣布每天大幅減產(chǎn)200萬桶,國際油價應聲上漲。
要知道,拜登近來自我吹捧的重大成就,就是在他努力下,油價又跌了幾美分;但現(xiàn)在,沙特等國這么一搞,一切政績都成了笑話。
更要看到,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最終幫助里根戰(zhàn)勝了卡特。按照目前的態(tài)勢,沙特等國的減產(chǎn),很可能使民主杜昂輸?shù)糁衅谶x舉,讓拜登成為政治跛腳鴨。
所以,這次失敗,對美國來說,真是屈辱性的。
資料圖
我們看到,惱羞成怒的拜登政府,除了痛罵沙特不負責任外,更在醞釀對沙特進行報復,比如指控沙特歐佩克國家“操縱價格”,要在美國起訴沙特,等等。
但沙特的辯護,說這不是沙特獨自的決定,而是整個歐佩克+共同的決定。這些國家中,有俄羅斯、委內瑞拉、伊朗等讓美國頭疼的國家,但也有不少美國的朋友甚至盟友,比如:
科威特、
伊拉克、
利比亞、
尼日利亞、
阿聯(lián)酋、
巴林、
阿曼、
南蘇丹、
墨西哥……
為什么這么多國家都對美國說不?
俄羅斯的影響有沒有?估計也有,但更重要的,還是利益。
國際油價此前一度超過了每桶120美元,在這次減產(chǎn)前,跌到了90美元左右。價格下跌,產(chǎn)油國收入自然減少。為了利益,那就減產(chǎn)!
以前美國施壓,考慮到違背美國命令的嚴重后果,這些國家不得不聽。拜登這次依葫蘆畫瓢,對沙特等國施加強大壓力。
哪知道,這些國家這次公開“造反”了。
不聽就是不聽。
事實上,這種事情早有端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拜登據(jù)說多次想給沙特打電話,要求對方增產(chǎn)降價,但沙特王儲都不接。
這次減產(chǎn),趕在拜登到訪沙特之后,美國中期選舉之前,也可看出,沙特等國不太在乎美國的憤怒。
人心散了,隊伍真不好帶了。
資料圖
事件二,法德的憤怒。
這件事尤其具有諷刺意味,美國要求沙特等國,增產(chǎn)降低油價;但德國和法國很憤怒,美國你賣天價天然氣給我們,怎么不降低價格?
最先發(fā)難的是德國。
就在沙特等國宣布減產(chǎn)的當天,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公開抱怨,以美國為首的“友好”國家,趁著德國急需天然氣的當口,將售德的天然氣價抬成了“天價”。
當天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同時兼任經(jīng)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的哈貝克,是這樣說的:“一些國家,甚至是友好國家,有時也會開出‘天價’,這很成問題……”
這個友好國家,首屈一指就是美國。
德國有意見,法國更是一肚子氣。
馬克龍日前就說:“本著偉大友誼的精神,我們將對我們的美國和挪威朋友說:‘你們太棒了,你們?yōu)槲覀兲峁┠茉春吞烊粴?。但讓我們支?倍價格這個事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銈冞@么做),可不是友誼的真諦?!?/strong>
什么意思?
美國和挪威,你們是我們的好朋友,好朋友兩肋插刀雪中送炭,你們卻是趁火打劫背后一刀,賣給我們的天然氣,是原先價格的四倍,友誼在哪里呢?
要知道,為了省氣省電,德國政府都號召少洗澡快洗澡,法國人號召多穿衣服保暖,一向襯衫領帶的馬克龍,都帶頭穿起了高領毛衣。
資料圖
美國你卻這么賣天價氣,歐洲人怎么心里沒有氣。
都是為了烏克蘭,我們接收了最多的難民,我們承擔了最多的損失,轉過頭,我們卻還被美國人割韭菜。
雖然法國和美國經(jīng)常爆發(fā)矛盾,去年還因為美國撬單法國潛艇,氣得法國破天荒召回了駐美大使,但事情很快過去了,澳大利亞也賠錢了。
這一次法德聯(lián)合公開抱怨美國,坦率地說,這還是拜登上臺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西洋兩岸的裂痕,正在加深。
哦,還有一個外交插曲,馬克龍又公開懟拜登了。
拜登日前講話,稱普京可能會動用核武器“不是開玩笑”,現(xiàn)在的局勢比古巴導彈危機還嚴重,世界正面臨“核末日”的高風險。
馬克龍顯然很不以為然,最近在參加歐盟峰會時,就公開表示,他一直不愿意摻和這種“虛構小說式的政治話題”(political fiction),特別是在核武器方面,“在這個話題上,我們必須非常小心”。
什么意思?
拜登,你說話注意點。
要知道,拜登今年整整80歲,馬克龍今年45歲,拜登進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時,馬克龍還沒出生呢。
但現(xiàn)在,馬克龍很不客氣地教育拜登,要注意講話了。
資料圖
沙特打臉,法德不滿,最后,怎么看?
第一,天下苦美久矣。
沙特等產(chǎn)油國很不滿,憑什么美國指手畫腳,要我們損害自身利益?法德很不滿,我們在勒緊褲腰帶為烏克蘭作貢獻,大哥你竟然這樣薅我們的羊毛。
坦率地說,從國家利益來講,油價上漲對中國也不利。但中國絕無可能去施壓沙特增產(chǎn)降低油價。但美國為了自身利益,不斷大棒揮舞,不斷割別國韭菜,最后難免怨懟四起:美國,你別欺人太甚了。
第二,美國影響力下降。
以前更多是敢怒不敢言,現(xiàn)在都是公開抱怨。而且,拜登親自到沙特拜訪,沙特依然不給面子。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美國不是原來的美國,美國的影響力確實降低了。
想一想也是,為了集中精力對付東方大國,美國正加速從中東撤離,這難免不讓沙特等國產(chǎn)生想法,我們就這樣被拋棄了?美國支持烏克蘭血戰(zhàn)到底,難免會讓歐洲心生警惕,這是不是在故意削弱歐洲?
第三,世界哪有鐵板一塊。
不錯,美國在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國還有駐軍,還用美元掌控著石油;美國和德國、法國更是同氣連枝,都是北約的盟國。但國家利益畢竟是國家利益,只要有利益分歧,就不可能永遠是鐵板一塊,哪怕面對的是美國。
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初,我就說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英可以繼續(xù)唱高調,繼續(xù)大棒揮舞,但法德必須考慮自身安全,還有經(jīng)濟利益。俄羅斯也不是省油的燈,更不會忘記及時給歐美分歧送一些養(yǎng)料……
這將是一場合連縱橫的大戲。別忘了,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是永遠的朋友。美國屈辱性的外交失敗,何嘗不是其他國家的鏡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