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2 16:10:27作者:智慧百科
資料圖
直新聞:陳先生,美國升級對華出口管制,尤其在半導體領域,你認為后果將怎樣?
特約評論員 陳冰:后果怎樣,股市已先行預告。美國擴大對華半導體產業(yè)制裁后,全球芯片股走低,包括美國企業(yè)??纯垂墒?,四類與半導體關聯(lián)的公司股票都在下跌。
首先是半導體投資類企業(yè),比如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其次是半導體材料類企業(yè),比如泛林集團;第三是半導體設備類企業(yè),比如超微半導體、阿斯麥;第四是芯片加工制造企業(yè),比如三星電子、臺積電。臺積電股票尤其慘,創(chuàng)1994年以來最大跌幅,下跌超8%。如果從地理上考察這四類企業(yè),受傷的有美國企業(yè),主要是投資類和設備類企業(yè);有歐洲企業(yè),主要是設備類企業(yè);有亞洲企業(yè),主要是芯片制造企業(yè),比如韓國三星、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等等;還有使用芯片的各類企業(yè),范圍更廣,全球都有??梢哉f,美國升級對中國的芯片出口管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讓全球半導體產業(yè)打了個寒顫。
這里有一個基本的市場邏輯,美國加大限制對華芯片出口,就是給中國這個大市場設卡,減少供應。中國市場芯片使用量減少,芯片制造商就得減產,進而導致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減產,半導體投資者自然也得瘦身。短短幾個月內,全球的芯片短缺就會變成芯片過剩,可以部分地減緩美國的高通脹,但也對半導體產業(yè)造成破壞,產業(yè)鏈可能得重組。所以中國商務部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做法嚴重破壞市場規(guī)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也損害美國出口企業(yè)正當商業(yè)利益。
資料圖
直新聞:美國擴大對華芯片出口限制,目的是要美西方減少對華產品依賴。這往往讓人想到歐洲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甚至用戰(zhàn)爭方式。這兩者有關聯(lián)嗎?
特約評論員 陳冰:你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往往被人忽視。實際上,美國現(xiàn)在在打兩場“戰(zhàn)爭”,一場在歐洲,就是美國支持的俄烏軍事沖突;另一場在亞洲,就是美國挑起的對華高科技戰(zhàn),是貿易摩擦的延續(xù)。在歐洲戰(zhàn)場,美國支持烏克蘭同俄羅斯開戰(zhàn),給烏克蘭的軍援數(shù)量超過了歐洲國家之和。表面上看是打擊和削弱俄羅斯,實際上是切斷了俄羅斯廉價石油向歐洲輸送,美國石油天然氣便占領了歐洲市場,并且用高出俄羅斯能源10倍的價格,給歐洲國家出售。歐洲的能源危機加劇,直接影響到歐洲企業(yè)的成本,有些關閉,有些降低產能,有的則在思謀轉場,到別的地方去建廠。到哪里去呢?一是到美國,二是到中國,三是到別的地方。這樣,歐洲的先進制造業(yè),就被美國“薅羊毛”了。
現(xiàn)在美國加大對中國芯片出口限制,一方面是為了遏制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智能手機、超級計算機等領域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是阻止歐洲的先進制造企業(yè)到中國安家落戶,因為先進制造業(yè)離不開芯片。而在亞洲“戰(zhàn)場”,美國加大對中國的芯片出口限制,就會迫使亞洲的芯片制造業(yè)另謀出路,美國早就打出了“到美國投資建廠”的旗號,來“薅亞洲的羊毛”,三星、臺積電都在美國建了廠。
除了對中國限制芯片出口,美國還試圖挑起臺海危機,把臺灣變成最大武器庫。臺灣成了武器庫,當然就不安全了,那臺積電是不是得進一步向外搬遷。美國也在縱容朝鮮半島危機,半島危機加深了,那韓國、日本的芯片企業(yè)是不是也得考慮搬家?這樣美國就掌握了半導體產業(yè)的控制權。歐洲戰(zhàn)爭讓美國獲得了工業(yè)時代的石油控制權,亞洲“戰(zhàn)爭”則讓美國獲得信息時代的“石油”控制權,美國的霸權地位就牢不可破。有個比喻,說芯片是信息經濟時代的石油,蠻形象的。
問題又來了,美國的野心能實現(xiàn)嗎?不一定。歐洲國家已經在為能源叫苦不迭,它們可能漸漸明白美國支持烏克蘭打仗,原來是為了“薅歐洲的羊毛”;亞洲國家也會明白,美國對華技術制約,是為了“薅亞洲的羊毛”。韓國企業(yè)已經與美國交涉,不愿失去中國大市場。所以說,只有大家都明白了美國的自私自利,才能有效抵御美國霸權?,F(xiàn)在要把敲響警鐘,讓那個半導體產業(yè)的各涉事方早早醒來,別像歐洲國家一樣,糊里糊涂就被美國“薅了羊毛”。
作者丨陳冰,深圳衛(wèi)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劉瑩,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主編
延伸閱讀
五角大樓鼓吹對華“脫鉤”,心態(tài)崩了?
直新聞:五角大樓敦促美國防務公司與中國供應鏈“脫鉤”,此前也有消息傳出,美國拉攏澳大利亞等盟國談稀土問題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美國不斷鼓吹與中國“脫鉤”的目的是什么?在各領域挑起“脫鉤”的貿易戰(zhàn)會成為常態(tài)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 劉飛濤:美國一直在推動對華經濟“脫鉤”,實際上包括各個層面。從特朗普政府以來,這種“脫鉤”實際上是美國政府的一個既定政策,拜登政府上臺之后并沒有改變這一態(tài)勢,而是繼續(xù)沿著在核心領域關鍵領域,甚至在關鍵技術層面,都尋求對華“脫鉤”的做法。
美國“脫鉤”的主要目的,我認為一方面是為了打壓中國的發(fā)展勢頭,同時也是維持自己在世界經濟、世界科技當中的主導和優(yōu)勢地位。
可以說,“脫鉤”正是美國進行對華戰(zhàn)略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也就是說,只要美國對華戰(zhàn)略競爭的需求在,那么它在這種關鍵領域、關鍵技術推動對華“脫鉤”的需求就是存在的。如果美國即使通過這種措施也難以恢復、維持自己的霸權,維持自己的這種信心的話,那么他們這種推動對華“脫鉤”的心理因素也會持續(xù)強化。
美貿易代表戴琪
直新聞:美貿易代表戴琪說,美國并沒有用關稅來懲罰中國,而是為了創(chuàng)造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并回避了關于“印太經濟框架”是否是遏制中國的工具的問題的詢問。您如何評價戴琪的說法?美國所謂的“公平競爭環(huán)境”指的是什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 劉飛濤:這種說法只是代替美國目前在國內推行的產業(yè)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投資保護主義等一系列保護主義的借口和托詞。
為什么這么講?我們說如果你談到國際社會的公平,可以說有兩種層面,一個層面是對等公平,就是大家在權利義務的均衡上,責任一樣,貢獻義務一樣,權利一樣,這是對等意義上的一種公平。
還有一種公平就是叫均衡意義上的公平,因為國際社會的國家大小強弱實力、地位發(fā)展程度、發(fā)展水平都不一樣,如果你讓發(fā)展程度、發(fā)展水平不一樣的國家承擔同等的權利、同等的義務,這就可能是對發(fā)達國家的公平,但對另一個國家來說,可能失去了這種均衡意義的公平。
比方說,我們如果在國際社會完全追求對等公平的話,那么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我們是不是所有的國家的提款權就都是絕對平等,大小國家都是一致的,這樣的話美國會同意嗎?它不會同意的。所以我們說公平如果脫離了一定的場景,那是毫無意義的。
比方說在中美之間談公平、談投資公平的話,投資大家知道我們沒有雙邊投資協(xié)定,如果我們想追求這種投資公平的話,中美應當在雙邊投資協(xié)定的簽訂的基礎上談公平。如果說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這種公平,我們應當在WTO機制下談,如果脫離了所有的機制談公平,那是毫無意義的,只能說是一種保護主義的借口。
資料圖
直新聞:美聯(lián)儲將召開最新的貨幣政策會議,外界猜測將繼續(xù)加息推高美元,如此舉措能打壓美國通脹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 劉飛濤:美國通脹問題,實際上是因為美國拜登政府對通脹的判斷,像原先他認為美國通脹不存在長期發(fā)展的基礎那樣,但后來改變了。現(xiàn)在就是說對通脹的判斷又發(fā)生了,所以這個美聯(lián)儲加息已經進行了4輪,現(xiàn)在第五輪馬上也要提上日程。
但是我們知道,真正推動美國通脹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為美國自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他先后通過了經濟救濟方案、基礎設施投資方案,在注這么多水的時候,總額可以達到6萬億美元,在未來10年內這么大規(guī)模的資金注入的情況下,它怎么可能不引起這種物價水平的普漲?所以這是一個主要原因,再加上國際社會由烏克蘭危機造成的能源緊張,再加上國際疫情的反反復復,所以這又增加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的話,美聯(lián)儲加息,我們可以說是沒法對癥施藥的,所以我們說它可能是治標不治本的一個動作,只為了美國一己私利,讓這個資金回流美國,而給世界帶來災難,這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的長遠和總體增長。
作者丨劉飛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