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13 11:20:27作者:智慧百科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在地產商特朗普首次參加美國總統(tǒng)選舉的2016年前后,眾多反感特朗普的美國媒體,以及與特朗普爭奪總統(tǒng)寶座的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及其支持者,都曾指控特朗普“私通俄羅斯”,甚至是靠俄羅斯的幫助才贏得了那場選舉。
如今,雖然此事已經過去多年,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近日卻披露出一則關于此事的超級猛料,不僅涉及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和特朗普,還涉及了一名曾被美國媒體追捧為“真人版詹姆斯·邦德”的英國軍情六處(MI6)的前特工。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此事的背景。從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多年來的公開報道來看,事情開始于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前。當時,美國政壇有兩股敵視特朗普、反對他參選的勢力,分別于2015年9月和2016年6月找到了一家名叫“Fusion GPS”的公司,希望這家專門從事提供政客“黑料”搜集服務的公司能去調查特朗普的黑歷史。這兩股勢力分別是美國共和黨內反對特朗普、不希望他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tǒng)的一些人,以及支持希拉里參選總統(tǒng)的民主黨一方。
隨后,“Fusion GPS”雇了一個名叫克里斯托弗·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的英國軍情六處的前特工,讓他來負責此事。斯蒂爾當時雖然已經離開軍情六處,成為一家他自己創(chuàng)建的“安全公司”的“獨立調查員”,但根據(jù)當時一些美國媒體對他的介紹,他曾有著在俄羅斯從事多年情報工作的豐富履歷。
資料圖
再后來,在距離2016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投票日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候,斯蒂爾完成了他對特朗普的“情報搜集”工作,并整理出了一份35頁的備忘錄。按照他的說法,這里面包含特朗普“通俄”的證據(jù)。然后,他便開始與他的雇主通過本來就很厭惡特朗普的一眾美國主流媒體“放料”,想挑起美國公眾對于特朗普“通俄”的懷疑。
不過,斯蒂爾當時并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僅稱自己是個“資深情報人員”。美國新聞網站Mother Jones就在2016年10月的一篇報道中使用了這個頭銜。
資料圖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Mother Jones網站之所以當時會對斯蒂爾這個“資深情報人員”進行報道,是因為FBI當時宣布已經完成了對特朗普的調查,沒有發(fā)現(xiàn)特朗普與俄羅斯存在“明確的關聯(lián)”。這一結果當時就惹怒了已經深陷“郵件門”事件(Emailgate)的希拉里和民主黨一方,認為FBI并沒有拿出調查希拉里的私人電子郵件服務器的那種態(tài)度去調查特朗普。一名資深民主黨政客更是對FBI喊話,聲稱FBI手上已經拿到了有關特朗普“通俄”的“爆炸性猛料”。
資料圖
顯然,這個“爆炸性猛料”就是斯蒂爾整理的那份35頁文件。而Mother Jones網站則是順著民主黨的這個角度和立場進一步宣揚了此事,稱這份文件是一個“前資深情報人員”整理的,已經交給FBI了。
而且,Mother Jones當時還在報道中特別強調說,有美國政府的“資深官員”表示,這個“前資深情報人員”非??煽浚啻螢槊绹峁┻^重要的情報。
資料圖
然而,F(xiàn)BI卻一直沒有就這份“斯蒂爾文件”的事情給出下文。
結果,到了2017年1月特朗普已經贏得選舉,準備宣誓就任美國總統(tǒng)的時候,斯蒂爾的雇主們,還有那些反感特朗普的美國媒體,都坐不住了。他們一方面決定公開斯蒂爾英國“軍情六處”前特工的身份,一方面則開始吹捧他的光輝履歷,想在FBI遲遲沒有下文的情況下,用這種宣傳炒作手段,引導美國輿論去逐漸相信特朗普的確“通俄”。
其中,美國媒體CNBC在2017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就將斯蒂爾比作了英國知名諜戰(zhàn)電影“007”中的主人公詹姆·斯邦德,稱斯蒂爾是“真人版的詹姆斯·邦德”。
資料圖
可問題是,即便這些美國媒體當時不斷給斯蒂爾戴高帽,想以此暗示他對特朗普的調查是“可靠的”,但正如《紐約時報》在同一時期的一篇報道中指出的那樣,在FBI遲遲沒有給出下文,特朗普一方又極力否認的情況下,其實沒有人真正清楚斯蒂爾搜集的那35頁據(jù)稱包含特朗普的“通俄”內容的備忘錄,內容到底是真還是假……
資料圖
而在那之后的幾年里,雖然“通俄門”仍然是特朗普在美國政壇和輿論場上頻繁遭到質疑和攻擊的一個靶子,但斯蒂爾的那份“爆炸性”的文件卻在這些指控聲中銷聲匿跡了。至于FBI方面直到最后也沒有調查出特朗普“通俄”的實質證據(jù),僅僅是咬定了俄羅斯曾經“干涉”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
但到了如今,美國CNN等媒體終于在連日來發(fā)布的一系列報道中,交代了斯蒂爾在6年前弄出來的那份35頁文件的下落,以及FBI為什么沒有再提及此事。
原來,F(xiàn)BI當時居然給這位既是英國“軍情六處”的前特工,同時也是美國FBI線人的斯蒂爾,開出了高達100萬美元的賞金,希望他拿出證據(jù)證明那35頁文件內容的真實性。可這位被美國媒體封為“真人版詹姆斯·邦德”、履歷極為“豐富”的前特工,卻根本拿不出證據(jù)。
當然,這FBI也不傻,眼瞅著斯蒂爾拿不出證據(jù),也就并沒有把那100萬轉給他。
資料圖
至于CNN為什么會知道此事,則與一個給斯蒂爾提供這些“黑料”的俄羅斯人有關。
此人名叫伊戈爾·丹琴科(Igor Danchenko),是一名居住在美國的俄羅斯政治分析師,也是斯蒂爾那份指控特朗普“通俄”的文件中的重要信息提供者,但去年卻因為涉嫌對FBI撒謊而被逮捕,后來被送上了法庭受審。
從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對丹琴科案的報道來看,他對FBI撒謊的事情,其實是被美國司法部的特別檢察官約翰·達勒姆(John Durham)查出來的。有趣的是,這個達勒姆其實是特朗普在擔任總統(tǒng)的最后一年時,讓其政府的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任命的。他的職責就是專門調查2016年時特朗普“通俄門”指控的由來,以及FBI對此事的處置是否失當。因為特朗普和他的親信一直認為FBI在“通俄門”調查上故意給特朗普使絆子,沒有徹底為他澄清這一指控,才導致特朗普會持續(xù)深陷“通俄門”炒作。
那么,按照達勒姆的說法,他通過調查丹琴科發(fā)現(xiàn),他當年就斯蒂爾的那份文件接受FBI詢問時,曾對FBI撒謊,編造了特朗普“通俄”的情節(jié)。達勒姆還表示斯蒂爾那份35頁的文件中充斥著大量道聽途說的傳言、被夸大的事實,甚至是生編硬造的謠言。
資料圖
而在今年,隨著美國法庭對丹琴科案的進一步審理,更多案情細節(jié)也被披露了出來,其中就包括了CNN等媒體最近幾天披露的FBI曾給斯蒂爾開出100萬美元的賞金,想讓他證明材料真實性的情節(jié)。
不過,雖然FBI最終沒有給斯蒂爾這筆錢,但從2017年時CNN的一篇報道來看,F(xiàn)BI還是曾經給斯蒂爾報銷了部分工作開支……
資料圖
目前,特朗普的支持者們都被新披露的這些情況搞得“群情激憤”,在美國社交平臺上一邊怒斥FBI為了迫害他們的“川寶”不擇手段,居然還要拿100萬購買一個騙子的材料,一邊則得了便宜還賣乖地借此宣稱特朗普就是無辜的。但反感特朗普的其他網民堅持認為,就算斯蒂爾文件有問題,特朗普仍然不干凈,是“罪犯”。
資料圖
最后,耿直哥想說,盡管這是一場典型的美國國內政治鬧劇,但此事也“再次”暴露出了美國的政治、情報以及媒體領域是如何通過骯臟的媾和,操控輿論和帶節(jié)奏的。為了攻擊自己的政敵,美國的政客們一邊找情報搜集公司去編造似是而非的消息丑化對手,一邊找媒體配合“放料”進行政治宣傳。而自詡“專業(yè)客觀獨立”的美國各大媒體,則完全不顧職業(yè)操守,成為了“真人版詹姆斯·邦德”的吹捧者和這種政治攻訐的宣傳工具。
為什么說“再次”?因為我們中國人,早已非常熟悉美國人的這種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