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歐盟峰會就能源艱難達成協(xié)議, 進口天然氣限價等關鍵分歧仍存

        更新時間:2022-10-22 10:10:27作者:智慧百科

        歐盟峰會就能源艱難達成協(xié)議, 進口天然氣限價等關鍵分歧仍存

        【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歐盟秋季能源峰會20日至21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重點討論有關限制天然氣成本的各類措施。經過馬拉松式的討論后,盡管歐盟各國就能源問題多項對策“達成協(xié)議”,但進口天然氣限價等關鍵分歧仍存。此外,在俄烏沖突和對華政策議題上,歐盟各國的表態(tài)也存在不小的“溫差”。


        資料圖

        限價議題分歧太大

        據法新社21日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當天凌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經過11個小時的討論后,歐盟峰會已在能源問題上“達成一項協(xié)議”,各國“強烈并一致認為”需共同行動實現三個目標:降低價格、保障供應安全以及繼續(xù)減少需求。根據峰會聲明,歐盟27國領導人同意歐盟委員會此前提出的多項緊急能源措施,包括聯(lián)合采購天然氣、對歐洲天然氣基準價格實施限價機制以及協(xié)調歐盟成員國能源供應等。此外,各方廣泛支持對“用于發(fā)電用途的天然氣實施價格限制”。

        不過,因德國、荷蘭等國堅決反對,本次峰會仍然未能就部分成員國極力推動的對所有進口天然氣實施限價達成共識,歐盟內部在此關鍵問題上分歧依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方面將繼續(xù)研究“限價”問題。預計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將在本月25日舉行的會上繼續(xù)就此問題進行磋商。報道稱,目前至少有15個歐盟國家支持聯(lián)合實施天然氣價格上限,但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對限價持反對態(tài)度。美聯(lián)社評論稱,歐盟各國在天然氣限價議題上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同意進一步探討歐盟委員會提出的計劃本身就被視為“一項成就”。


        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總理朔爾茨對于天然氣限價問題的態(tài)度有所變化。英國《金融時報》稱,朔爾茨20日仍表示,歐盟實施天然氣價格上限可能會適得其反。然而,在歐盟峰會后,朔爾茨承認對天然氣實施價格上限是“有道理的”,“我們已經討論了限制(天然氣)價格飆升的可能性,還有很多具體工作要做?!贝送猓傺览跉W盟對俄石油禁運中獲得豁免后,再次為本國爭取到了天然氣問題上的“特權”。匈總理歐爾班20日表示,匈牙利在歐盟峰會上談妥了一些事情,即該國在歐盟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和集體采購天然氣問題上將得到豁免。


        資料圖

        一些國家對俄烏問題更加謹慎

        “在歐盟各國選擇在天然氣限價問題上求同存異后,轉向外交政策議題”,路透社21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歐盟峰會當天主要討論俄烏沖突和對華政策議題。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波羅的海國家領導人21日在峰會上呼吁歐盟成立一個“特別法庭”,并以“侵略烏克蘭罪”起訴俄羅斯領導人。報道稱,該提議得到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捷克的支持,但歐盟其他成員國對這一提議更加謹慎。

        根據歐盟峰會21日發(fā)表的聲明,與會各方未能就部分成員國推動的進一步對俄制裁形成共識,會議未出臺新的對俄制裁措施。馮德萊恩當天宣布,歐盟將每月向烏提供約15億歐元援助,2023年全年將提供180億歐元援助。


        資料圖

        “我們歐洲國家過于自滿”

        報道稱,對華政策12個月來首次被提上歐盟峰會議程。據彭博社21日報道,比利時首相德克羅當天在會前表示:“過去我們作為歐洲國家過于自滿,過去幾個月里,我們了解到,在許多純經濟領域,地緣政治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德克羅還稱,我們與中國保持關系是正常的,“但一如既往,這是一種在不同話題上非常多樣化的關系”。此外,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與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在會前分別聲稱,在對華關系上,最好“用一個聲音說話”,“與中國的任何單獨協(xié)議都會削弱歐盟”。

        據法新社21日報道,米歇爾當天表示,歐盟尋求避免與中國直接對抗,“今天的討論顯示出非常明確的‘避免天真的意愿’,但我們也不想進入系統(tǒng)性對抗的邏輯”。香港《南華早報》稱,即便歐盟外交部門在峰會前的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呼吁采取緊急行動,并對華采取更強硬立場,但歐盟解決內部一連串的危機已焦頭爛額,中國話題恐怕不會成為首要議題。

        延伸閱讀:

        德經濟部長稱在對華貿易中"不再天真" 朔爾茨同日表態(tài)

        【環(huán)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張旺】路透社13日發(fā)表獨家報道稱,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當天表示,德國政府正在制定一項新的對華貿易政策,以減少對中國原材料、電池和半導體的依賴,并承諾在與北京的貿易往來中“不再天真”。



        資料圖

        哈貝克對路透社表示,雖然中國是一個受歡迎的貿易伙伴,但德國不能允許北京的保護主義扭曲競爭,也不會在失去業(yè)務的威脅下抑制對北京的批評。他說,德國必須向新的貿易伙伴和地區(qū)開放,鑒于許多行業(yè)嚴重依賴對中國的出口。德國經濟部正在制定新的德中貿易政策,其中大部分已經完成。在新政策中,“你們會看到(我們)不再天真”。哈貝克表示,柏林方面還希望更嚴格地審查中國在歐洲的投資。

        在報道哈貝克的最新涉華言論時,德國電信新聞網13日提及,該國總理朔爾茨主張進一步多樣化。朔爾茨13日在柏林舉行的“雇主日”活動上表示,他“反對所有現在提倡去全球化理念的人”,“我們不會那樣做的”。他解釋說,在南美洲、非洲特別是亞洲有很多有影響的國家,應該繼續(xù)合作。



        資料圖

        路透社稱,過去6年,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兩國貿易額超過2450億歐元。但由于擔心對中國的依賴,德國現政府對北京的態(tài)度變得更加強硬。路透社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德國經濟部正制定一攬子措施以降低中國市場對德企的吸引力,相關措施可能包括減少或取消對華投資出口的國家擔保、停止在華舉辦推介活動等。實際上,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前,德國就已經出現“減少對華依賴”的聲音,其“導火索”就是疫情中德國對中國醫(yī)療物資的依賴,俄烏沖突也讓德國擔心在其他領域過于依賴中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14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德國最近的確有一些討論,包括政府內部,想要減少對華依賴。但至少眼下,德國乃至歐洲在對華經貿等領域的態(tài)度跟美國還是不一樣的,并不是以“脫鉤”為方向,而是多元化。德國政府所謂“減少對華依賴”還只停留在口頭,尚沒有付諸行動。即便以后有了具體措施,也不太可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干預。比如,德國政府以后可能會減少對企業(yè)向中國投資的支持,讓企業(yè)自己考慮背后的政治成本和政治風險。

        “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客們的呼吁似乎收效甚微。”德國《世界報》13日稱,2022年上半年,德國從中國的進口同比增長46%,德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額為創(chuàng)紀錄的100億歐元。德意志銀行首席執(zhí)行官澤溫最近也強調:“所有在DAX上市的企業(yè)超過1/10的銷售額來自中國。中國是我們經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