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24 09:08:34作者:智慧百科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謝茂松】
一、第二個百年:“復其見天地之心”的文明復興與“天地交而萬物通”的百年盛世
二十大召開的歷史時刻,既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第二個百年的首年。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復興最終將是中華文明的偉大文明復興;更弘遠地展望,中國共產黨在建黨的第二個百年的首年開始,正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奮圖強,迎來中國今后百年的盛世、盛運。文明復興的同時也是在迎來百年盛世。
盛世、盛運一直是古代也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美好想往,盛世也是中國文明中重要朝代達到文明興盛高峰之標志。以作為中國文明核心原典的五經之首的《周易》的義理言之,復興為一陽來復之復卦,盛世則為三陽開泰之泰卦。復卦彖辭謂“復其見天地之心”,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復興正是人間正道;泰卦彖辭謂“天地交而萬物通”,象辭對此解釋道“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由復卦之一陽而進到三陽之泰卦,必經三陽之持續(xù)精進之積累而后始成。
建黨百年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二個百年迎來百年盛世的新起點;同時,民族偉大復興與百年盛世交錯而行。
展望第二個百年的中國遠景是——可大可久、可親可敬的中國。
二、“同人于野”“利涉大川”:政治報告中“團結奮斗”的淺白語言直揭現(xiàn)代政治本質而有深厚文明根源
兩個第二個百年的大歷史、文明史視野之下,可以更深刻而全面地體會二十大報告的體大思精,誠所謂“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二十大報告作為體大思精的大政治報告,可謂是當今世界政黨中所獨有的政治文本,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的文明大國政治全面統(tǒng)籌“國之大者”,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的新型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聚焦中心任務而團結奮斗。
二者正是體現(xiàn)了政治、現(xiàn)代政黨政治的最本質要求,即組織動員最大多數(shù)民眾,在中國則是能領導組織動員全體中國人民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價值、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奮斗,而這些更簡單地凝聚為二十大報告主題的最后四個字“團結奮斗”。
“團結奮斗“這四個字看似再平常不過,但正是“團結奮斗”以及“同心同德”這樣最為淺白的中國政治語言,恰恰是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淺白中對于政治共同體、國家共同體、文明共同體的共同性的最直觀、最本質的概括。團結奮斗、同心同德既是現(xiàn)代的,同時也深深植根于中國文明底層結構。
《周易》的同人卦、大有卦、比卦、萃卦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團結奮斗、同心同德的深刻哲學。同人卦卦辭說“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有所有人萬眾一心的大團結就能涉過前進道路上的所有大川險阻。同人卦緊接著的是大有卦,《周易》《序卦傳》解釋同人、大有的內在邏輯演進關系——“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于大有”,上下同心同德就能得成就偉業(yè)。
同心同德、團結奮斗造就了中國文明成為世界史上唯一的連續(xù)未斷裂的文明,同心同德、團結奮斗蘊含的上下四方相應的《周易》陰陽一體的哲學原理正是中國文明的可大可久之道的關鍵。今天的中國道路從五千多年文明傳統(tǒng)中而來,《周易》的文明原理正可以與時偕行地、創(chuàng)造性地詮釋今天的中國道路之“道”,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同心同德、團結奮斗集中體現(xiàn)在全黨上下同心同德、團結奮斗,集中體現(xiàn)在黨和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斗。作為政治領導者、組織者的中國共產黨,與作為組織、動員對象的中國人民,二者是一體相生的休戚與共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如果脫離了人民,就不成其為中國共產黨;同樣,脫離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就是一盤散沙,也就不成其為政治學意義上的中國人民。
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作出“從古以來沒有這樣的人民,從古以來沒有這樣的共產黨”的論斷,最好地說明了中國共產黨鍛造了從古以來沒有的“黨組織”,同時也鍛造了從古以來沒有的全面組織動員起來的“中國人民”,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文明意義和政治學意義。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可謂共同建構了中國文明的新的政治秩序與政治原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團結才能勝利,奮斗才會成功”,他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則指出:“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p>
三、中國式現(xiàn)代化方能“可大可久”
展望第二個百年的中國遠景是——可大可久的中國。
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xiàn)代化,是中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xiàn)代化社會,是為“可大”。
“可大”不一定“可久”,西方過去五百年的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以及西方的大國更替的歷史則一再印證了其大卻不能久?!翱纱蟆比绾芜€能“可久”?中囯式現(xiàn)代化完整給出了“可大可久”的全部答案,那就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xiàn)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xiàn)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xiàn)代化。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xiàn)代化,繼承了中國文明的成己成人的傳統(tǒng),克服、超越了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的資本至上所帶來的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的貧富差距;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xiàn)代化是“富而好禮”、人民由安居樂業(yè)而能安身立命、內心“充實而有光輝”的現(xiàn)代化,從而能克服、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資本至上帶來的理性、知識、科學與信仰之間巨大矛盾沖突所造成的精神空虛的精神危機、信仰危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繼承了中國文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資本至上在經濟高速發(fā)展中對于自然的巨大破壞;
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xiàn)代化,是全球共同發(fā)展的新道路,繼承了中國文明“成己成人”、“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的文明傳統(tǒng),克服了過去西方現(xiàn)代化依靠戰(zhàn)爭、殖民、掠奪而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老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飽含深情地指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正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全新道路的這些全新超越的特質,使得中國式現(xiàn)代化“可大”的同時還能“可長可久”。
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將越走越寬廣,可大而能可久,在根本上具有“可長可久之道”,具有“道”的文明原理普遍性意義。中國探索、走出的這條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具有“可長可久之道”,在大本大源上是最大地繼承、創(chuàng)新了中國文明一直堅持的“可大可久之道”,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出了在現(xiàn)代新的“可大可久之道”。
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本質就是中國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自身不可克服的各種內在危機。正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體中國人民經過艱難曲折、艱苦奮斗走出了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能“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超越之道、普遍之道就是可大可久之道。
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國社會主義具有“可大可久之道”,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克服了過去五百年西方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帶來的難以克服的現(xiàn)代性危機因而不可持續(xù),將為世界下一個五百年提供新的文明想象力。
四、黨的自我革命帶來可大可久之道
中國深厚歷史文明傳統(tǒng)的歷史智慧深知“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的道理,第二個百年的可大可久,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可大可久、中國社會主義的可大可久,根本上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如中國文明過去能保持連續(xù)而未斷裂,離不開作為國家治理核心的士大夫政治的德性政治、賢能政治及其成己成人的內圣外王之道的士大夫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中國共產黨的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黨紀嚴于國法”自我嚴格要求,是當今世界政黨所獨有的,根本上是對于中國文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日新其德”、嚴于修身的偉大文明傳統(tǒng)精神的最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這也就是《周易》首卦乾卦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的始終保持的憂患意識與道德緊張感。
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guī)范體系”,這是明確將自我革命制度化。自我革命的制度化,使得黨的自我監(jiān)督能夠徹底完善,同時中國共產黨的自我監(jiān)督是以黨內監(jiān)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jiān)督貫通協(xié)調。這一切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革命能夠對于西方政黨制度及其舊有的政治學原理預設加以新的根本性的超越,而這在根本上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國偉大文明傳統(tǒng)及其內圣外王之道。
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永遠保持趕考的心態(tài),以及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三個務必,在根本上保證了第二個百年的可大可久。
正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特質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自我革命精神,在根本上保證了第二個百年中國的可大可久。
五、貫通“古今中西馬”的文明集大成特質: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的可大可久
中國式現(xiàn)代化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新形態(tài)根植于自身的偉大文明傳統(tǒng),那就是中國文明的大一統(tǒng)、成己成人、富而好禮、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偉大精神傳統(tǒng),從而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明新的“可大可久之道”,這一新的可大可久之道同時也就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與中國文明傳統(tǒng)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這就是為何來自歐洲的社會主義在中國不斷發(fā)揚光大,卻在歐洲式微的根本原因。
從文明史來看,為何佛教在其發(fā)源地消亡,卻在中國發(fā)揚光大并發(fā)展出中國大乘佛教的內在原因,就是佛教與中國文明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等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國具有佛教發(fā)展的深厚文明土壤與政治社會土壤。
社會主義傳入中國與當年佛教傳入中國一樣,中國具有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深厚文明土壤與政治社會土壤。與佛教在中國完成了中國化的過程一樣,社會主義傳入中國也有中國化,從而發(fā)展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過程。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文明新形態(tài),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古今中外法”,全面、成功地處理好了古今,即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張力關系,處理好了中西、中外的張力關系,處理好了中、西、馬三者的張力關系,從而貫通古今中西馬;又將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數(shù)字文明與生態(tài)文明熔鑄為一體,并以社會主義之“大道”、根本原則貫穿其中。
二十大報告主題中的“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彰顯了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尤其彰顯了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體用不二。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根本上來自于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國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克服了過去五百年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危機、文明危機,為世界下一個五百年提供新的文明想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于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具有思想引領性的意義。《論語》記載:“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蔽髦芏Y樂文明被認為是集夏、商、周三代禮樂文明之大成。《論語》又記載孔子答弟子問:“子張問:‘十世可知也?!釉唬骸笠蛴谙亩Y,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笨鬃拥幕卮鹬赋隽酥芤蚱浼蟪啥哂形拿髌毡樾裕献觿t贊頌孔子謂:“孔子之謂集大成?!笨鬃拥牡匚灰餐瑯釉谄浼蟪?。“集大成”而繼往開來,在中國文明傳統(tǒng)中具有至高的位置。
從百年黨史的大歷史來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具有中國文明傳統(tǒng)所強調的集大成的特點。唯有這樣的文明史、大歷史的視野,才能真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定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新時期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與新時代思想三者的集大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是中、外(西)、馬三者的集大成。
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及其具有貫通“古今中西馬”的文明集大成特質,在根本上形成中國新的可大可久之道。
六、“兩個確立”的文明意義:“兩個確立”帶來可大可久之道
“兩個確立“放在文明史視野下,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中國文明從西周“制禮作樂”的周公開始,歷代盛世都會聯(lián)系到政治家,像漢文帝、漢景帝與文景之治,唐太宗與貞觀之治。這并非所謂個人的人治,而是說唐太宗等最高領導者作為大政治家,最關鍵的是能有前瞻性戰(zhàn)略思維,能識人、用人,中央、朝廷有殫精竭慮為國謀的朝臣,地方官府則有循吏,即具有政治意識與高度執(zhí)行力的地方官隊伍來保證中央決策落地,最基層還有士紳鄉(xiāng)賢,上下同心,組織動員全國上下、四方民眾,這才能創(chuàng)造盛世。
中國共產黨繼承、創(chuàng)新了中國文明能深刻地理解“人”,相信人,相信人能團聚人心的傳統(tǒng)。這首先體現(xiàn)在作為全黨的核心與全國人民的領袖上,這就是“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重大意義;其次是具體落實,體現(xiàn)為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的全面領導的原則,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發(fā)揮統(tǒng)攬全局、協(xié)調四方的政治功能;最終是要體現(xiàn)在相信人民。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在全黨確立人民領袖的領導地位與確立作為全黨指導思想的“道”的指導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具體的“人”,是抽象的“道”對于大眾的最為直觀、日常、親切的體現(xiàn),也是人能弘道的最集中體現(xiàn),“道”與“人”合一而不可分;同時,作為具有原理性、普遍性的“道”、“道統(tǒng)”,也就是現(xiàn)代政黨的指導思想,則具有超越個人的持久影響力,經過歷史不斷檢驗的思想能超越及身而止的個人而對全黨具有更長持久的影響力,后繼者也會在新的歷史實踐中將其加以不斷發(fā)展。
鄧小平在起草第二個歷史決議的意見中說“我們黨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這是他在30年前說的話,今天來看,毛澤東思想教育了整整幾代人,五十年代又紅又專的一代人、上山下鄉(xiāng)的一代人無疑都屬于用毛澤東思想培養(yǎng)的接班人。由此,我們才能深刻理解鄧小平在30年前所說毛澤東思想“還在發(fā)展中”、“還要繼續(xù)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的政治遠見。今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是在發(fā)展過程中。
由鄧小平在起草第二個歷史決議的意見中說“我們黨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就可以在歷史視野下更深刻地理解“兩個確立”的未來深遠歷史意義,我們黨也將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未來幾代人。二十大的主題就包括提出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兩個確立”的深遠文明意義,就在于“兩個確立”帶來新的可大可久之道。
七、“君子終日乾乾”:“可大可久”來自每一歷史階段的踔厲奮發(fā)
第二個百年“可大可久”中國的遠景的實現(xiàn)來自每一階段的踔厲奮發(fā)。
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百年變局的至高點上,全面總結和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確立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從2020年到2035年、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的總的戰(zhàn)略安排,明確了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10月17日上午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過去5年和新時代以來的10年,在黨和國家發(fā)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這10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黨和國家事業(yè)實現(xiàn)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可大可久的現(xiàn)代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yè)。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過去五年、十年以及今后五年等簡單數(shù)字的背后,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的結尾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fā)出的“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的號召?!奥耦^苦干、奮勇前進”的平實、淺白語言并不簡單,與前面分析過的“同心同德”、“團結奮斗”這一淺白語言一樣,也深深植根于中國文明底層結構,同樣可以用《周易》的思想、原理來加以深刻詮釋。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由上下六爻組成,其中有決定性的主爻,六爻中位置最重要、最有決定性的是在上面的第五爻,代表最高領導者。最高領導者需要有賢能的政治德性,要能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修己以安百姓”,在中國文明傳統(tǒng)中則是要有能團結帶領群臣百姓上下團結一心的領導力。為此要能識人、用人,要能帶領團結周圍領導層,要能剛柔并濟地處理好與臣下的關系,根本上要能激發(fā)、調動整個政治領導組織即士大夫群體的政治能力,要通過士大夫群體對于民眾的組織動員而激發(fā)全體民眾主動參與的覺悟。所以一方面一卦是整體,雖有主爻、五爻與其他爻的主次之分、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分,但六爻始才成一卦,每一爻都有其職能、功能,都缺一不可。
同時另一方面,六爻從下到上的推進,又代表著事物一步步逐漸發(fā)展上升的累積過程,直至從量變發(fā)展到質變,而上升發(fā)展、從量變發(fā)展到質變的過程并不是直線展開的,往往是螺旋式發(fā)展,所以從時間的發(fā)展階段上,也是六爻始成一卦,每一爻所代表的每一階段的積累也都是缺一不可的。前者主次的角度談論六爻每一爻的缺一不可,是從“位”而言;后者從上下的發(fā)展階段而言是從“時”而言。時、位即時間、空間又是一體的,人居于空間也必同時居于時間。上下既可以從位而言,而位的上升也是經過階段性的發(fā)展累積過程。
由《周易》“位”的思想、原理,我們可以從中國文明的底層結構來理解中國共產黨鍛造了前所未有、空前有力的黨組織,其中從人民領袖、各級領導層到基層黨員再到全體人民群眾,既有不同職能之分別,又無不是缺一不可的,誠如《易傳》所言“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由《周易》“時”的思想、原理,我們可以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對于發(fā)展中的每一時段無不重視,無不強調憂患意識與艱苦奮斗。因為第二個百年的民族復興、文明復興與百年盛世的“飛龍在天”的質變飛躍,無不由每一年、每一階段的踔厲奮發(fā)的量變積累而成。這就是《周易》乾卦九三爻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的始終的憂患意識與自強不息的精進奮斗,也是乾卦《文言》謂“君子進德修業(yè),欲及時也”。
從量變到質變,有大的、整體性的量變到質變;分而析之,在量變過程中的每一階段,也有小的量變到質變的發(fā)展過程。由此,我們理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每五年取得階段性的發(fā)展成就,可以說五年一變,十年大變。
在《周易》的思想、原理下,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二十大提出的過去五年、十年、今后五年,乃至今后十年、十五年以及更長時間對于中國的文明復興、百年盛世的一個個階段性持續(xù)積累的意義。而以《周易》的思想、原理來詮釋二十大報告,將更深刻地理解到“百年大黨,其命維新”,也將在深厚的歷史文明意識中感受到二十大報告的政治莊嚴性以及孟子所說的充實而有光輝。
孔子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說的期月為一年,政治一方面要有定力而行穩(wěn)致遠,同時政治又有緊迫感,尤其是面對各種復雜嚴峻形勢下。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班子剛剛亮相,而早一天則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集中了各地區(qū)、各部門、各條戰(zhàn)線、各個行業(yè)黨的執(zhí)政骨干和優(yōu)秀代表,整體素質優(yōu)良、結構比較合理、分布比較均衡,是團結統(tǒng)一、值得信賴的中央領導集體。
基于五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基于新時代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展歷史性變革,概括而言,基于新時代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筑基、全面創(chuàng)制而產生的更加穩(wěn)定、深厚、堅實的超大體量的新發(fā)展基礎上,今后五年的發(fā)展將是在新發(fā)展基礎上的更加行穩(wěn)致遠,同時將有如孔子所說“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的時不我待的擔當、奮進精神,并以斗爭精神隨時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孩浪的重大考驗。
八、可大可久又可親可敬的中國
《周易·系辭上》謂“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笨纱罂删玫闹袊?,同時也是可親可敬的中國,
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人口規(guī)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特質,使得第二個百年的中國不僅在內部、同時在外部世界都帶有既可大而又“可親”的內在凝聚的親和力,同時亦具有“可敬”的內在認同的感召力。
《周易》比卦、履卦非常好地詮釋可親、可敬?!翱捎H”就像《周易》比卦,比卦的上下的卦象組合是下卦坤卦代表地,上卦坎卦代表水,上下組合為“地上有水”,即水滋潤大地因而親和無間。《周易》履卦為禮之“可敬”,第二個百年的中國的可敬最終在于其創(chuàng)造的制度、文明及其禮義的文化價值的新的秩序安排得讓人尊敬、認同,《周易·系辭下》謂“履,和而至”、“履以和行”,深刻詮釋了可親與可敬的一體相生關系。
總之,第二個百年的中國對內、對外所呈現(xiàn)的中國將是——可大可久、可親可敬的中國,而這就是毛澤東在建國之初所展望的“中國會變成一個大強國而又使人可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